韩提文,曹 珍,肖 斌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院长室;b.科研处,石家庄 050091)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的总体要求,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被赋予了更多的发展内涵。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实现教育强国、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不断贡献发展动力[1]。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服务推动区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树立打造国际化职教交流合作的品牌意识,坚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发展内容。高职院校应当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大学使命渗透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中去,既要从功能、产能、效能等方面统筹规划,建设兼具科技攻关、智库咨询、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的服务平台,凸显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等功能,实现产业端、教育端双向驱动;又要从政策协同、平台载体协同、技术协同方面合理布局,体现学校特色,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升级、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多维度建设赋能[2]。本文以H校基于“端端驱动、融合赋能”模式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例,探究打造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地的有效路径。
“产业端-教育端”双向驱动,本质上更加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挥产教融合的校企双主体作用,以双主体驱动为引擎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相长。传统平台建设多数以产业端或教育端的一端为主导,未能充分发挥产业端和教育端双主体的双向驱动作用。H校在搭建平台架构体系时,最大限度谋求双方利益契合点,并通过更多赋能实现利益最大化。H校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开设专业,健全发展机制和保障机制,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师资融合、社会培训等方面打通从专业发展到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
(1)坚持技术需求导向。技术创新在国家制造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国家战略位置已经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创新定位是应用技术研发,肩负着从理论到实践、从实验室到生产一线的技术转化的责任和使命,为地方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因此大力提升职业教育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校面向区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主战场,实现各类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工程中心等产教融合平台的有效供给,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科技成果并进行成果转化,围绕绿色钢铁生产、钢铁冶金智能生产、冶金焦化及冶金建筑产业形成具有行业特色和聚焦区域技术领域的新型高端智库,创新具有学校特色的技术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与发展方式,有效支撑河北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2)坚持人才需求导向。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不断涌现,其中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稳岗位和促就业的新引擎。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要靠高端创新型人才引领,更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和实践型人才的有力支撑。通过搭建技能实践平台、技术研发平台、产品中试平台,提升地方支柱产业创新创业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可积极促进校内外科研专家深入交流合作,形成有利于地区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和脱颖而出的政策保障机制。
(3)坚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导向。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七大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高职院校要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到应用型技术成果的开发和推广上,为科研人员主动参与或联合地方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研究新工艺和开发新产品,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服务,解决地方企业科研人员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区域性支柱产业发挥智库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合理化建议或对策,全面深入对接区域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坚持教学成果导向。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集群效应,追求“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效益最大化,联合依托平台的校企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标准,依托真实场景和实际项目开发创新课程,为实施有效教学、开展现代学徒制等提供有效的载体。为此,高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要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建设绿色钢铁生产专家智库、绿色冶金生产人才信息中心、钢铁生产企业研究所等各类育人平台,推动校企科技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兼职,尝试探索“寓教于研”的育人模式,有效带动专业教师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2)坚持科研成果导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紧密对接钢铁冶金、智能制造产业,整合专业群优质科研资源,组建科研团队,成立院级、市厅级、省级三级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加强与区域地方经济联系紧密、产业契合度高的平台扶持力度,实现校企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建设全覆盖。为提升技术研发平台的社会服务效能,从功能定位、市场定位、研发定位等不同维度对接产业端,坚持成果研发和成果转化并重的原则,布局大学科技园、双师工作室、企业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等技术技能服务平台,从目标、计划、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强化过程管理,开启由低级向高级递进式迭代孵化培育模式的探索。
在对接国家地区发展战略与区域产业新需求高度契合的背景下,以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促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从二者的关联逻辑分析,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瞄准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以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为辅助,校企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打造资源共享、机制灵活、支撑发展的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致力于构筑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的高地[3]。而高职专业群建设应坚持突出“岗位群和职业性”特点,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变化,为区域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与专业群建设在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产业发展生力军的主阵地,应立足学院特色与区域优势,主动对接区域技术需求,探索建设前沿专业并逐渐融入新技术要素,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群,更好地为新技术应用提供人才支撑。同时,通过服务区域发展反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增加技术积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H 校紧密对接河北省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专业群优化建设项目,将专业群建设作为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和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载体。瞄准钢铁生产绿色化、生产控制智能化,打造黑色冶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高水平专业群,创新高水平专业群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模式,力促专业群建设并跑钢铁产业发展,有效支撑钢铁工业实现绿色化、智能化,服务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助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H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建设格局如图1所示。
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是建设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力量,以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高水平师资孵化重要载体,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培养一批由专业群带头人、骨干教师、技术技能大师、企业领军人才和大师名匠等构成的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高水平双师队伍,以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创新高水平双师队伍培育模式,通过完善教师引聘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兼职任教等方式,在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中形成培训、发展、拔尖、锻造等节点实现整个师资培养良性闭环,健全教师培养体系,从而建设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
以技术技能研发型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工匠之师”,有利于培养师生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劳动精神。围绕区域产业,H校依托专业群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有半数以上委员是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通过广泛吸纳企业一线专家意见,选取典型生产任务,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不断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了“生产岗位与专业课程一一对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共同研究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吻合,共同把脉人才培养[4]。为开辟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乃至培育工匠的有效路径,H校围绕两大平台、对接四类合作对象,搭建多维度、多层级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打造人才培养的晋级创新格局。H校人才培养与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1 H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建设格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撑的职责。依托行业优势办学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教的一种显著优势,不具备区域产业优势背景的高职教育办学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着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行业办学办专业,要紧跟产业前沿形势,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根据产业对行业人才需求提前布局,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汇聚资源,形成合力优势,聚焦服务区域高端产业发展。
当前,高职教育融入的行业、产业元素越来越多,融合也越来越深入,找准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定位和形式仍是提升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切入点。办学定位决定社会服务定位,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坚持以服务高端产业为己任,赋能产业升级,能为高职教育办学找准定位、彰显特色始终注入持续动力,更是“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服务职教强国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5]。H校将服务高端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建设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内容,以绿色冶金为行业背景,先后牵头成立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教育联盟、河北省钢铁焦化职业教育集团、河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联盟等,以此作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促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协同发展,围绕冶金技术开展协同攻关。
当前,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一方面我国面临着产能过剩,对国外的一些资源依存度高,存在工业和基础设施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另一方面周边国家与我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一带一路”合作,让沿线国家迎来经济共创共享的新时代。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好时机,通过加强与国外优秀教育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比较研究,进一步丰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内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双主体作用发挥等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优势的中国方案,这些办学经验为扩大我国在国际教育研究组织和合作项目中的参与度奠定了基础,注重通过应用技术来输出或引进的交流合作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国职业标准、职教模式、职教文化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中国职教智慧。
H校依托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依靠自身深耕冶金行业多年的技术积累,2018 年与河北钢铁集团塞尔维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学院为青年学生搭建实践舞台,轧钢、冶金、IT、环保等相关专业20名学生奔赴实地实习,拉开了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序幕。2019年启动中泰合作办学,签署了《中泰“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框架协议》,“燕赵丝路学院”在泰国正式挂牌成立,双方依托共建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合作平台,以旅游管理和物流管理专业为试点,以“汉语+专业技能+产业”的形式,在汉语教育、专业教学、合作办学、师生交流、留学游学、实训实习等方面,协助泰北二区职业教育中心、泰国清莱职业学院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双方通过学分互认、课程共建、人才共育等形式,不断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泰国4.0计划”。
图2 H校人才培养与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结构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质量的关键在于成果转化和效益产出。依托行业办学优势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应将是否有效支撑服务行业某一应用技术领域作为其质量评价标准。成果产出靠人才,人才培育重方法,好的创新方法尤为重要,能注入创新源泉和提供持续创新动力,从根源上解决创新路径问题。H校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将TRIZ理论融入创新平台建设的各个环节并贯穿始终,形成了“TRIZ+科研人才”“TRIZ+科技成果”“TRIZ+服务平台”等“TRIZ+(T+)”型系列成果产出,提升了平台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H 校依托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发现领域问题——转换TRIZ问题——匹配——TRIZ模型——构建——领域解决方案”创新方法理论模型引入应用技术研究过程,并建立了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唯一的TRIZ工程师培训基地。基地以TRIZ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方法,培养了对专业领域理解深刻、对TRIZ创新方法熟练应用的技术技能创新工程师,现已培养国家级创新工程师20 余人,省级创新工程师40 余人,为中船重工、三一重工、河钢集团等数家河北知名企业解决了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近20项,并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TRIZ工程师的培育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引入TRIZ 创新方法后,各平台的科技成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实现了丰收,国家发明专利实现翻倍增长,一些行业技术难题也迎刃而解,其中“双螺旋真空熔炼悬浮设备”的研发,使得该服务平台在新材料产业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领域占领了技术制高点。“金属材料深过冷制备技术”作为提高新型金属材料制备的关键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轮毂、通讯设备、高端医学设备等领域,即将成为河北特色经济增长点;“基于步态和人脸特征的多模态身份识别技术”,采用特征点定位技术进行结果识别,该项目研究成果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在以TRIZ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方法和科研人才的有效支撑下,H校围绕冶金行业的科技成果得以迅速积累,在此基础上创建了“钢铁冶金和新材料制备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材料细晶制备技术创新中心”“金属材料深过冷制备工程中心”等省级技术创新平台。依托冶金行业建设的技术创新中心始终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集中优势资源和核心技术人才开展技术协同创新服务,为河北省实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去产能目标以及完成传统冶金行业结构转型升级目标贡献智慧。
目前,我国正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被赋予的社会经济服务能力正在科技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行业办学优势,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要凸显综合性、行业性、区域性的建设理念,注重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短、平、快的研发效益,以平台思维和市场化运作机制,研究产业发展方向、找准研发服务定位,最终实现专业与专业之间、专业群与产业链之间融合发展,打通专业集群至产业集群的高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