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的蜕变之路
——华润生命科学园一期立面改造及室内展厅设计

2020-03-02 15:20张露秋郝龙英盛启宇
建筑技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楼梯间厂房展厅

张露秋 郝龙英 盛启宇

弘石设计

1 亟需改造的传统工业厂房

华润生命科学园隶属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地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的核心位置,紧邻大兴机场,占地约43万m2,总建筑面积约103万m2。

随着北京产业重心的转型,传统工业生产模式逐渐凋零,促使产业园向4.0时代迈进。为此,华润生命科学对产业园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打造一个符合时代特性的前沿科学园。北侧三栋厂房作为园区的首开区,如何改造是其重要挑战。

三幢厂房原为生产医药的车间,建筑空间巨大,形体简单。随着北京市产业布局的调整,厂区由医药生产基地转变为产学研一体的综合园区。建筑用途的转变带来了建筑性格的转变,由于原始工业厂区的条件与高端科研人员所需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匹配,也为了化解既有场所与当前需求的矛盾,我们从使用者的根本需求入手,制定了一系列改造策略。

2 细致入微的改造策略

面对业主定位需求的转变,三栋厂房的外立面形象与平面功能亟待改造升级。改造要求将原有结构、交通核、超长连廊保留,在此基础上,如何将这三栋建筑从工业厂房转变为产学研综合性建筑成为本次设计的难点。

2.1 变化立面主动线

我们将立面主动线调整为三层界面,东/北沿街面、西侧展厅主入口面以及南侧内部花园。

第一界面是城市界面。建筑的北立面、东立面紧临主要街道,与城市直接对话。为了更好地融入城市,避免突兀感,立面设计风格相对安静、简单,以低调的姿态站立在城市街角。

1 西侧主立面

2 总平面图

3 西侧展厅立面局部特写

业主:华润生命科学集团

建设地点: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

建筑设计:弘石设计

项目负责人:张兵、张露秋

设计团队:吕兵(规划)张露秋、郝龙英、盛启宇(建筑)李红庆、李子兆、康十妹(室内)

总建筑面积:43 000m2

设计时间:2016~2018

建成时间:2018

摄影:根本堂影像机构

5 首层平面图

6 二层平面图

7 彩色连廊夜景

第二界面是园区展厅主入口界面。作为前后界面的转折区域,该立面的特点介于安静与活跃之间;作为园区对外展示的橱窗,立面首层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二、三层立面加入了大量活泼的凸窗元素,形成连续起伏的曲面,与沿街立面形成鲜明的性格对比。

第三界面是中心花园界面,中心花园位于整个建筑组团中心,阳光充足,植被茂盛,是园区的活力聚集地。南立面充分考虑与花园的关系,将保留的连廊打造成活力共享空间,并在连廊外立面设计了彩虹玻璃肋,成为整组建筑最活跃的展示面。

2.2 弱化体量

将三栋工业尺度的厂房与园区其他建筑的尺度进行协调,原有体块被横向划分为三段,削减了厂房的厚重感与巨型尺度。

2.3 戏剧性表皮

原有建筑体量为三个方形体块,没有任何造型上的处理,与其他建成的厂房相比,不具备可辨识性。在创作过程中,前后共经历了十几版方案,体块与表皮的演绎可谓包罗万象,最终我们从建筑的本质出发,通过挖掘建筑属性,结合人的心理感受,做出了如下调整:1)不在建筑立面上添加过多的设计元素,只是在每个立面剪力墙外部分采用加法,生长出若干凸窗;2)为了使建筑内外环境相互渗透,立面有条件设置开敞空间的部位尽量都布置了凸窗,并成为立面设计的母题,这些看似无序的凸窗实则和内部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们宛若一个个生命体从原有体量上生长出来,充满了生命的张力;3)无外围护结构是我们创作的另一个亮点,首先将整片墙面剪开,实墙采用陶土板材料,中间穿插玻璃幕墙实现虚实对比。

2.4 200m连廊与玻璃橱窗楼梯间

由于建筑用途的转变,业主要求保留的200m连廊以及三部外挂楼梯是不可能低调处理了。借鉴康在理查德医学院研究楼设计中将外挂楼梯间处理成建筑标志性节点的做法,我们也将这三个楼梯间和超长尺度的连廊作为北三栋的标志性节点。为了削弱超长楼梯间的立面视觉疲劳感,设计采用彩虹退晕的玻璃肋,使其成为面向庭院空间的视觉中心。为了打破原建筑单一的功能属性,我们为连廊内部置入了包括咖啡、阅读、健身、儿童活动以及共享办公等功能,使之成为人们闲暇时刻的休闲娱乐空间。同时原有墙体拆除替换为玻璃连廊及彩色玻璃肋,三个楼梯间安插在连廊上,弱化了连廊的冗长感,每个楼梯间内部挂满绿植成为一面展示橱窗,使这条原本“多余”的长廊由内而外焕发生机。

2.5 重塑内部空间

改造前,这三栋建筑功能单一,每一层仅为一个独立车间,单间面积过大,且并无其他辅助功能,这样的布置不仅不符合首开区的基本使用需求,也不利于中小型创业公司的入驻。设计通过新功能的植入,打破了以往产业园区的单一性,实现了组团内的自给自足。

(1)园区展厅

作为首开区,园区的形象展示必不可少,设计将展厅布置在201栋首层,在展示企业形象之余,还可为企业用户提供沙龙空间。

(2)生产办公

为保证建筑各层独立运营,避免互相干扰,通过重新梳理原有的交通核,实现了各层独立入户,且各层平面空间能够根据租户需求重新划分。

(3)连廊

原先连接三栋建筑的连廊为原料运输廊,空间相对宽敞,设计将儿童活动、图书馆、咖啡吧、健身房以及众创办公等辅助功能布置于内,作为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重要空间。

3 设计着手点

3.1 人文艺术

首先,园区的发展成长应重点考虑如何吸引企业入驻,这不仅需要优质的硬环境,还要增强人文属性。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真正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尊重人的感受,尊重环境,以温暖的色彩、戏剧性的曲线造型以及立面陶板,与砖石材料相呼应,为园区的科研人员营造求学、工作、生活相结合的校园氛围。

8 纤细柱林的结构表现

9 纤细柱林的结构表现

10 展示中心展厅

11 整体改造策略

12 体量改造策略

13 彩虹连廊分析

14 来访者流线

15 场地人行流线

16 场地车行流线

17 沿街西立面

18 厂房改造前外立面效果

19 彩色夹胶玻璃肋细节

20 彩虹连廊与弧形陶板凸窗

其次,落实绿色生活原则。用地北侧大面积的城市绿地成为建筑向城市过渡的客厅,绿地将建筑包围其中,模糊了建筑与景观的界限。除园林绿化外,建筑外立面、楼梯间、公共空间还采用大量绿植墙面,提升生态品质,美化园区形象。

再次,作为园区一期启动区,处于景观轴线的起始点,建筑充分考虑了整体的立体绿化、立体联通理念。下沉庭院、屋顶花园、防霾通道形成多维交通网络,小街区、密路网与高贴线率强化了城市的真实尺度。

3.2 资源利用

由于北京土地资源紧缺,在设计中我们充分利用地下庭院、地下室等空间挖掘地下潜质,集约利用土地。为了降低能耗,建筑围护幕墙尽量采用K=2.0的中空Low-E玻璃且可开启扇面积达到12%。建筑设中水、废水处理间,最大限度处理降解生活、生产污水,并设雨水调蓄池及透水铺装,形成海绵城市生态圈,最大程度利用雨水与节水灌溉。为了提倡绿色出行,园区内设置若干与地铁接驳的摆渡巴士站点,尽量减少私家车出行。

4 后记

产业园区的转型已不可逆转,产学研用一体化作为产业园转型的方向,将在工业建筑改造项目中越来越常见。此次项目改造没有使用酷炫的设计手法,一切从产业园自身需求出发,审视产业园自身发展的弊端,力争做到比业主更了解产业园的需求,让建筑服务于人,让旧建筑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也是我们对生产建筑功能转型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希望通过该项目的落成,为工业建筑的转型和重生找到一条道路。

猜你喜欢
楼梯间厂房展厅
光影回响-TW展厅
工业厂房大型钢结构屋面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展厅中的盗贼
意库马涂料展厅
楼梯
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党史展厅设计
建筑防烟系统设置方式的辨析
报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