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制造强市”政策推动下,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显著,产业转型升级进展明显,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是,我市制造业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安全的重点工作之一。按照《行动方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工程,切实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攻关与产业化。
建立技术攻关计划清单。按照《行动方案》,我市将深入开展制造业产业基础调查,围绕我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前沿产业(新兴产业) 发展的重点领域,强化梳理排摸,建立分层分级、动态跟踪管理的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攻关计划清单。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合作攻关。按照《行动方案》,我市将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主体,围绕需求开展精准靶向攻关;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市场主体技术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优势企业主导、创新主体协同的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机制;加强开放合作,推进关键零部件与整机产品的技术协同突破。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按照《行动方案》,我市将实施研发大户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培育一批有创新优势的重点企业;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型;推动创新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开展技术攻关;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关键核心技术孵化创新基地。
推动专利标准创新提升。按照《行动方案》,我市将实施专利导航项目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计划,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单项冠军企业参与产业领域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在重点领域超前部署一批重大技术标准,鼓励单项冠军、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 (修) 订,主持制 (修)订“浙江制造”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