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庆,张丽霞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南京 21002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转型升级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活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确立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国策和奋斗目标。林草行业作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参与主体,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国仍然是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供应不足的国家,我国林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相比,与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1]。因此,作为现代高素质林草人才培养主阵地、主渠道的林草高等教育需要立足林草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现实问题和实践诉求为导向,精准对标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明晰“新林科”的基本内涵,拓展新时代林科发展外延,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林草高等教育体系。
“新林科”作为广义“新农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与“新农科”既有一定联系,也有各自的特色和内在规定性。从当前关于“新农科”的界定来看,主要从“新农科”的实施背景、实施路径、实施目标及实施效果等层面展开论述,如中国农业大学刘竹青[2]认为,所谓“新农科”是指在新的发展机遇、挑战、战略需求背景下,“推进农业学科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和融合,拓展传统农业学科的内涵,构建高等农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从而不断提升涉农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等的质量和水平,并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郝婷等[3]认为,“新农科”要从新的内涵、新的研究内容、新的研究群体和新的管理模式与组织形式等四个方面进行理解。也有研究认为,“‘新农科’是以融入全球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为发端,以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知识体系、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等维度,发展和重构面向新时代的农科高等教育体系”[4]。
而从“新林科”的角度而言,有学者指出,“‘新林科’的‘林科’指的是传统的林业学科和涉林学科,‘新’指的是通过传统的林业学科和涉林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和融合”[5]。其既可催生林业新技术,也可产生林业新产业。《第二届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新林科”共识》[6]认为,新林科“是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或国家对林业功能新定位相适应的涉林学科和专业结构与功能体系”,其主要功能在于解决新时代林科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与国家需求及战略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笔者认为所谓“新林科”是指传统林业、草业或涉林、涉草学科,立足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布局和新时代林草行业发展的新定位、新职能、新使命和新需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系统论、整体论的建设理念,突破传统学科知识架构和学科组织方式,按照需求导向、创新驱动、交叉融通的原则,实现林草学科在建设理念、目标定位、内容体系、组织形式、评价方式、治理结构、平台建设和实施路径等方面的重构、提升与拓展,最终形成多学科、多领域、多途径、多形式交叉融合、动态调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林草学科体系。此处所说的“新”,不仅体现在内容和组织形式之“新”,更重要的则是指“新林科”的创新之新、传承之新、交叉融合之新和实施手段、工具、路径和服务面向及职能定位之新。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等[7]认为,“新农科”主要具有3个特点:一是,“在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等方面超越传统农业教育范式,具有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等特征,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建立在产业链和综合性基础上,打破专业口径过小、培养模式单一的现状,促进相关专业的有效链接与联动,以农业及相关产业系统为背景培养新型农科人才”;三是,“在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基础上进行‘本研衔接’,构建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立交桥”。 “新林科”作为广义“新农科”的应有之义,大体亦具备上述特点。除此之外,其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时代性。张建龙[8]曾强调,“40年来,林业草原工作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关键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让林业草原事业始终富于创造性、把握规律性、彰显时代性”。而从“新林科”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动因来看,其既源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方位、矛盾新变化和发展新坐标对林草行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也源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林草行业和林草教育提供的历史新机遇、发展新契机;同时,也源于当前方兴未艾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知识革命等为“新林科”建设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因此,无论从时代需求、社会需要,还是林草教育自身发展诉求来看,“新林科”都源于时代、面向时代、服务时代、扎根时代,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2) 现代性。“现代性”本身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不仅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而且,涉及审美、文化等领域。福柯[9]从哲学层面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态度,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一种精神气质。认为,“现代性并不是一种对短暂的现在的敏感,而是一种使现在‘英雄化’的意愿”。哈贝马斯[10]指出“现代性面向未来,追新逐异,可谓前所未有”。而吉登斯[11]则从社会学角度将现代性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由此观之,“现代性”体现的是一种时代性以及与当下紧密联系的秩序性和思维方式。因此,扎根于现实实践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以及林业现代化和现代林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林科”必然需以现代性作为自身存在的基础和前提。这既是其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建设的主要思想、理念和手段。
3) 科技性。与传统林科相比,“新林科”不仅需要在学科体系、知识架构、组织形式、呈现方式等方面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要求,而且,需要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林科专业,不断提升其服务现代林草产业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在当前林草人才严重短缺、林草功能定位日趋多样、林草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的形势下,现代科技对林草学科建设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和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高素质林草行业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新林科”必须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和载体,实现自身内容、形式及实施路径等的全面更新和完善。
4) 传承性。从“新林科”建设的视角来看,其本身应以传统林草学科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进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自身特性的现代林草学科体系。因此,“新林科”与传统林科之间是“继承-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全盘否定或完全割裂。否则,“新林科”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5) 创新性。面对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定位和“新矛盾”“新使命”的任务诉求,以及“新科技”“新手段”爆炸式更新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业态,“新林科”必须突破传统理念的桎梏和束缚,紧跟时代,开拓创新。这既是“新林科”发展的基本路径,更是其之所以为“新”的核心和关键。
6) 融合性。“新林科”作为广义“新农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不仅包括传统林业学科的内容,还包括草业学科、农业学科、畜牧学科、水利学科、海洋学科、生物学科、信息学科、工程学科、人工智能、部分人文社会学科以及包括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林草行业文化、学科属地文化和大学组织文化等在内的多种学科、知识、文化、手段、工具和平台体系。因此,“新林科”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它的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多途径的交叉融合。
7) 开放性。开放办学不仅是“新林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应遵循的基本方略。从“新林科”建设的角度而言,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不同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和互学互鉴,同时,也体现在不同地域、国度、年代以及不同行业产业之间的深入交流和相互合作,因此,“新林科”的开放性,不仅体现为空间的拓展,还体现为时间的延伸;不仅注重当下和未来,还应注重回到传统和“过去”;不仅注重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学术团体的融通交流,还要注重与行业企业及社会公益组织等的合作共建、共享共赢。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新林科”建设不仅需要重构课程体系、专业布局,还需要重塑自身职能、定位,融汇交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和工具平台体系。在此过程中,不仅涉及国家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内部各司局之间的通力合作和相互交流,还需要平衡国家林草主管部门与地方林草主管部门及与农业、水利、环境、教育等主管部门,地方林草主管部门与当地其他政府机关及林草行业企业,以及不同类型林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林草行业组织等的协调、沟通和共同推进。同时,“新林科”的建设也要与林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学科、领域相关标准进行有效对接。面对如此宏达、繁杂的重组整合任务,单凭一所学校或几所学校很难完成。因此,在此过程中,必须做到统筹规划、多方协同。一要树立全局意识、整体意识,由国家林草行业主管部门及其领导的学术和行业组织成立专门的“新林科”建设领导机构,依托行政和学术力量,统筹规划,多方联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提出保障措施,并尽快形成关于“新林科”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建设理念、具体内容、实施路径以及保障举措等的基本共识,以此,为“新林科”的实践、落地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二要共建林草行业企业联盟、高校联盟、教材建设联盟、行业标准开发联盟等,实现标准、教材、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教科研平台等的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三要加强研究和实践探索。各涉林高等院校要立足当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部署和林草行业的新任务、新使命、新职能,结合学校所在区域及自身发展定位,积极进行“新林科”建设的实践和探索,积累相关经验和做法,加强总结和理论升华,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林科”建设路径。同时,要加强对当前我国林草学科设置情况、目录外专业建设情况以及林草行业与林草学科之间的适且度、关联度、匹配度等进行深入研究,确保“新林科”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四要注意把握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匹配程度,尤其是要注意与当采学科转变方向的契合和一致,切忌贪多求全,盲目组合。五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国外相关学科、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办学理念、方式方法和工具手段,同时,要主动走出国门,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质量、传播自身理念、贡献自身智慧、发出中国声音。
“新林科”作为现代多学科、多产业、多业态发展的产物,交叉融合、协同发展既是其自身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林科”之为“新”的应有之义。有学者指出,“在多元融合、多领域融通的新经济背景下,学科融合不仅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而且学科融合的广度与深度都较以往扩大”[12]。2019年6月28日发布的《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13]提出,要“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走融合发展之路,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因此,在“新林科”建设过程中,一要树立生态系统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体系。在学科调整过程中要避免片面化、功利化、单一化倾向,要按照生态系统理念,将“新林科”建设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考虑,不能仅仅将学科排名和招生数量等直观指标作为学科、专业调整、建设的唯一依据。而应从学校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和学校具有的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职能出发,立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与“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同频共振、协同发展,构建科学、严谨、动态调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新林科”体系。二要完善组织机构设置,促进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按照大学科、大专业、大部门的理念,重新构建教学、科研及管理部门,构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中心,实现扁平化管理,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相应的组织保障与制度支持。三要加强科技建设,构建“互联网+新林科”。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提档升级学校信息网络系统,尤其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林草学科专业建设、林草高等教育发展和林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构建“互联网+新林科”。
教师作为高校的两大主体之一,其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新林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建设。一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各林草高等院校要以健全师德考核制度、教师信用档案制度、学术不端惩戒制度以及师德师风教育制度等为抓手,守住师德建设底线,突出林草行业特色,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要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师德师品、林草情怀四重考察,探索实施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证书、行业资格证书“三证”上讲台制度,真正将“懂林”“爱林”“爱生”“爱教育”的人才吸纳进来。三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遵循需求导向,按照“新林科”内容架构和教学实际需求,着力打造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跨国界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可在“课程组”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实行一门课程由多位专长、学科甚至所在院系、学校等不同的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等共同承担的制度,以此解决很多学校“双师型”教师相对不足、短时间又难以补齐的现状。四要深化实施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实施的互聘“千人计划”,加大优秀教师、林草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聘用力度。五要注重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分类设岗、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体系,进一步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严格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突出“以本为本”。
要想确保“新林科”建设的质量,必须要加强课程建设。一要优化课程内容。根据“新林科”学科体系、专业布局及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同时,既要注意不同课程之间的互补衔接,又要避免与传统课程的重复、矛盾。二要调整课程结构。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课和通识类课程的开发建设,强化“厚基础、宽口径”的育人理念。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的开发建设。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学科前沿课程、交叉课程以及林草特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建设,按类别、分层次打造林草专业“金课群”。三要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规划、设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内容,在遵循教育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林草林业自身特色和核心价值体系,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及职业素质要求,在每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具有林草行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育人的良好格局。四要丰富课程组织形式。要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功用,积极打造微课、慕课、在线精品共享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等多种课程体系,组建林草高等院校课程联盟,实现林草高等院校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五要加强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教材编写,提高教材编写的影响力和适用面;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形式,加强立体式、活页式等新型纸质教材和电子教材开发;优化教材话语体系,实现由林草理论体系向学生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能力体系的转化。
“新林科”建设作为一项开创性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且无经验可做参照,因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既需要教育部主管部门和林草行业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大力支持和宏观指导,也需要各林草高等院校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同时,也需要林草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等的积极参与和共建共享,只有这样,“新林科”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最终建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中国特色林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