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芳 王红
摘要: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与融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从资源要素分配结构上深入探究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问题,本文选取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作为调研个案,主要从产业层面和企业活动层面对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方式、内容和互动阶段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该区域存在制造业在产业链条中拉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支撑力不强等问题。为更好地促进二者融合,政府需要扮演好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推出更为完善的产业融合机制,通过价值链增值来实现深度融合。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融合;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2020)01-0106-10
一、问题的提出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和适应竞争,企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服务外包需求。这种需求加快了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内部分离,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兴行业。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正式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阶段应着重以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为重点来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制造业发展构筑了平台,一个区域的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与融合,深入解读两者的互动关系是关键。唯有在积极互动关系中才能构建良好的生态经济群落,才能促进经济结构良性调整,最终提升区域竞争实力。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最早在1975年由布朗宁和辛格曼提出,也被称为“中间投入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非消费性服务”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相对来说,生产性服务业表现出一种智力聚集、辐射面广等现代服务产业的特征。而制造业是指那些对制造资源按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使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主要经营对象是经过加工、制造生产的可移动的各类产品。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理论前提和作用机理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具有互动关系,二者之间的关联经由中间性服务投入建立起来;在呈现形式上,这种互动关系以互动、依赖和共同发展为主,目前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和对二者间长期均衡关系的检验等。
从理论前提上来看,当前学者主要从需求、供给、互动、融合等角度进行了归纳。“需求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要健康发展,制造业是赖以生存的前提。“供给论”主要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在二者关系中天然的比较优势作用翻。“互动论”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调发展中通过何种方式来达成依存、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目的研究较多。现有理论视角主要集中在社会分工、价值链、生态群落、共生理论四个角度。其中,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和专业化运作造就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价值链的角度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在价值创造中的战略桥梁作用,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取决于价值链的渗透、延伸和整合。生态群落将生产性服务业看作二者关系的黏合剂,制造业的服务外包、产业链衍生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可以借由知识投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圳。共生论将研究机理聚焦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共生共融关系的构建过程上,认为制造业发展将拉动服务业需求规模和服务层次,而生产性服务业又为制造业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前提。
从作用机理上来看,目前聚焦于二者融合发展机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空间、产业及企业活动三个维度。其中,空间维度关注二者在不同空间层次的表现,以经济地理和空间布局角度研究为主。产业维度重点解读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制造业服务化,深入解读产业价值链重构、相互嵌入的过程。企业互动维度的融合是具体分析生产系统在技术、金融、信息、知识和物质性生产要素等方面的融合,总体来说,大部分现有研究集中在空间维度融合和产业维度融合,尝试从区域企业互动融合层面开展的研究目前十分欠缺。
(二)生產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发展阶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从组织形式和结构特征上被划分为萌芽、深化和协同三个阶段。其中,萌芽阶段的生产性服务业组织形式松散,以单一企业提供单一服务为主,其服务功能和路径有较强的依赖性,“嫡系”关系在两大产业内部的人员、业务中较为普遍。在深化阶段,区域内独立的生产性服务公司数量增多,服务功能更加健全,单个企业服务多家制造企业的现象比较常见。生产性服务业集群零星出现,制造业服务外包占据主导优势,而服务业需要依靠专业技术输入到制造业内部。这一阶段两者间合作更稳定,群对单、集群对集群互动模式惯常出现。协同阶段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合作方式的平等性、资源互补和知识共享及产业协同等方面。这一阶段优势资源的共享性更强,资源分配的整合性更加合理,产业发展的联动性更密切。
综上所述,一方面,制造业发展有赖那些可形成深层次互动的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共融,企业才能更容易地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等中间环节实现价值链重构。另一方面,现有文献在研究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关系时,较少将考证二者关系建立在更为微观的资源要素分配的具体内容基础上,从而更清晰地通过产业链及企业活动等内在基本联系刻画其互动关系实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区域产业结构较完整、企业聚集度高、企业规模代表面广,能较好反映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融合的普遍现状。因此,为了从资源要素分配结构上深入探究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区域产业特色和案例代表性,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作为研究案例来探索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融合问题,将分别从产业融合和企业互动融合两个层次对该示范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总体情况、经济特点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两大产业发展特点,通过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相关制造业企业的融合方式、内容和互动阶段,进而探讨区域内产业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与对策。
二、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概况
(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十分良好,逐步形成了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主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業,金融业协调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结合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来看,在此期间内,生产性服务业五个行业法人单位数量从1092家增长到2316家,从业人员数从58019人增长到79125人,资产总额从405.42亿元增长到2368.69亿元,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增长率分别达到120.33%、36.38%和484.28%,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来看,占据比重较大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些均属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重点发展的行业。而从营业收入及利润的情况来看,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具有绝对优势,是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最突出的行业。而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规模上则排位靠后。五大行业中内资企业比重相对较高,大多超过95%,外资明显利用不足。
从行业内部结构来看,第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三次经济普查中,全区该行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分别比第二次普查增长167.1%和224.3%。其中内资企业占96.3%,法人单位资产相比第二次普查增长365.4%,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总资产量的79.11%。第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稳健增加。全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分别比第二次普查增长64.4%和177.4%。资产比例上比重最大的是专业技术服务业,达到总量的75.56%。2017年东湖高新区科技活动人员更是达到了149183人,科技活动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比重为26.89%。第三,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倍速发展。第三次经济普查中,全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分别比第二次普查增长188.4%和465.2%,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48.79亿元,增长781.6%,呈现倍速发展之势。第四,金融业快速起步。第三次经济普查中,全区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分别比第二次普查增长522%和347%。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2.08亿元。辖区内金融业包含货币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等具体行业,其中货币金融服务业务的资产量达到86.44亿元,占总量的77.12%,新兴的金融服务业发展有待提升。第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内部均衡发展。资产量比重较高的具体行业为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以及仓储业,分别占总资产量的40.16%和37.06%。
(二)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制造业
从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来看,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制造业在此期间内从业人员数量和资产量有大幅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表现最为突出,成为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制造业的支柱行业和优势产业。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表明:通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有14580人,资产量达到1040.46亿元,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达到了101420人,实现资产量1022.73亿元。从制造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具体情况来看,第三次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有160个,占4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科研经费投入57.8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3.78%,全年专利申请量1302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752件。从高技术制造业的情况来看,第三次经济普查全区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企业法人单位152个,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比重为42.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研发内部经费支出47.22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比重为80.77%。研发投入强度为4.41%,高于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2017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848家,居全国高新区第四位。从产业结构来看,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占总产品的44.7%和22.84%。税收产业结构方面,税收100万以上的企业中,光电子信息产业占16.60%,同比增长39.20%;生物医药产业完成占5.90%,同比增长21.60%;节能环保产业完成占比8%,同比下降25.50%;高端装备制造业完成税收16.60亿元,占比17.20%,同比增长2.60%。在四大优势特色制造产业中,规模较大、发展增速较陕的行业集中在光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优势产业。
三、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现状
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基础,并结合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产业布局和具体企业活动情况调研与分析,本文分别从产业融合的方式、内容和互动三个层面全方位地对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现状进行了概括。
1.产业融合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一是分工逐步趋向专业化。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四大制造业优势产业在产业链的扩张和延伸过程中需要在产品流通渠道和价值转换渠道上实现优势资源整合,为了实现成本优势和规模效益,不少制造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造,将内部一些服务职能部门分离和改制为独立、专业化的服务公司,使分工逐步趋向专业化。比如,武汉烽火信息技术集成有限公司负责烽火科技集团的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务,原来内化于制造企业中的生产性服务独立成为专业的生产性服务公司。由原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整合重组的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也发展成为专业从事智能电网输变电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工程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注重价值链的有效整合。价值链的渗透、延伸和整合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制造业采用新兴信息技术、用颠覆性的生产方式来推动经营活动的可能性,成为制造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关键。作为中部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主要聚集区,百余家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入住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有效促进了制造业在信息技术资源上的对接,也为可能的信息交互处理提供保障。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借助一流地球空间信息及服务创新产业集群,通过应用位置信息在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物联网应用感知环节,构建了由地球空间信息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加工与运营服务和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三是借助产业集聚构建生态群落。生产性服务业是重要的黏合剂,在经济生态群落构建中,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激活服务外包、衍生产业链过程中举足轻重。比如,在物流领域,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凭借中西部最重要的物流支撑平台,融合了信息技术与物流、医药物流、冷链物流等物流支撑平台,为高端装备、医疗器械、清洁能源装备等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产品流通渠道。
四是共生融合模式多样。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内涌现出多种共生模式(见表1),区域内物流行业、金融行业、咨询行业等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优越的环境条件,使区域内的制造业更具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的壮大与升级。
2.融合内容多角度
为进一步了解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内部的融合情况,本文结合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金融业五大行业内容,于2017年下半年开展了辖区内企业调研工作,着重对100家制造业企业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内五大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依赖和促进关系进行了调查,得到有效数据的制造业企业为95家,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为77家,占总量的80.9%。综合而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主要集中表现在资金、渠道、信息、技术和人才五个方面(见图1)。
第一,资金融合。金融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主要集中在资金融合上。一方面,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等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由于资金回笼周期长、需求规模大,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来满足需求。金融保险业为制造业提供了顺畅的资金渠道,不仅提供融资便利,并且通过完善的资金渠道激活了优势制造产业;从对制造业企业的金融关联情况调查来看,企业受访代表对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内金融合作的评价均值达到了3.36(总分为7分)。另一方面,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激活了金融业的创新潜质,实现了互惠互利的良性关联。光谷金融港为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刺激了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渠道融合。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两大行业与制造业的关联集中表现在渠道融合上。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产业链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中,需要在产品流通渠道和价值转换渠道上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成本和价值成本,进而发展核心技术。从经济普查数据来看,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租赁和商業服务业资产量以及营业收入都得到了较快增长,在生产性服务业产值中比重排在第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迅猛增长有效地为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而从制造业的情况来看,对仓储和物流服务要求较为频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完成税收16.60亿元,占总产品的17.20%。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资产达到1040.46亿元,占总产值的36%,意味着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渠道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联动。从主观数据来看,受访企业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关联状况的评分分别为2.38和4.29,表明在渠道融合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关联水平相对较高,而租赁业和商业服务在服务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制造业方面目前仍存在较大发展和改进空间。
第三,信息融合。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制造业布局来看,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中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应用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和需求。比如,光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生物医药产业涉及的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节能环保产业涉及的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新型环境友好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中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均为技术密集型企业。从调研结果来看,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证实制造业企业受访代表对东湖高新区辖区内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融合状况评分达到了3.74,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受访代表给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融合状况的评分更高,达到了4.24,明显高于整体水平(见表2)。
第四,技术融合。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在促进科技服务业开放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下,已基本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依托区域科技资源优势和区内龙头企业,吸引国内外研发机构、设计机构人驻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积极引进跨国公司、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及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等人驻。而从主观数据来看,制造业企业受访代表对武汉东湖高新区辖区内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关联状况评分达到了3.79分,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受访代表给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关联状况评分更高,达到了4.06分,也高于整体水平。
第五,人才融合。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等专业咨询服务,大力引进设计类高端人才和大师,加快高端研发人才的汇聚。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聚集的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和技术研发机构以及专业技术人才为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储备。辖区内传统制造业的大量一线工人招聘自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的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主要来自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内,大量高新技术企业通过3351人才计划享受到人才政策的实惠。
3.互动阶段逐步推进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发展大致分为萌芽、深化和协同三个阶段。通过对企业走访,受访企业中认为关联阶段为萌芽阶段的占总量的37.9%,认为关联状态属于深化阶段的企业占总量的35.8%,而认为关联阶段已经处于协同阶段的企业数量占总量的26.3%。总体来说,所有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制造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之间的关联阶段处于萌芽和深化阶段的是绝大多数,占到了总量的73.7%。按照制造业行业是否属于高技术制造业将所调研企业进行分类,整理得到的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中认为现在处在萌芽阶段的占总量的42.4%,认为关联状况处于深化阶段的占总量的36.4%,只有21.2%的企业认为自己处于协同的关联阶段。相对而言,非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所汇报的关联数据要明显比高技术制造业要好。处于萌芽阶段、深化阶段和协同阶段的非高技术制造业比重分别达到了22.2%、44.4%和33.4%。
总体而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目前处于互动的萌芽到深化阶段,并逐渐走向协同阶段。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以及高端装备为代表的制造业在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行业互动中处于主导优势地位,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中小型企业在产业配套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形成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企业生态群落。
(二)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从产业调研数据来看,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均取得长足性发展和跨越式增长,但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方向性,以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关联、互动、融合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了深入开展企业活动层面的研究,本文从制造业行业所有制形式、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三个角度有选择性地选取了五家制造业企业作为典型个案,通过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对这些企业与武汉东湖高新区辖区内生产性服务业在资金、渠道、信息、技术和人才五个方面的关联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整理(见表3),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生产性服务业竞争能力较弱
虽然近年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上持续发力,但仍未成为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助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一是骨干企业和著名企业数量较少。实力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企业集团不多,技术服务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仍存在提升空间。二是产业内部结构尚不均衡。生产性服务业内部构成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迅猛,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555.94亿元,占据整个生产性服务业的82.58%,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49.54亿元,比重为8.84%,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67.75亿元,仅占整个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不足10%。这些数据表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金融、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虽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但发展仍相对滞后。三是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在知识性、创新性、专业化上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尚未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与领跑科技新区差距依然较大。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水平稍显不足,海外资本对东湖高新服务业规模化投入仅局限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两大产业,与国际国内同行的竞争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链条中的“拉力”不足
一是制造业服务需求内部消化为常态。从统计数据来看,第三次经济普查全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304747人,占64.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3500人,占7.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7839人,占5.9%。制造业规模较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应该产生数量较大的中间需求。但实际情况是,目前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制造业产业链条短,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尚未完全形成。第三次经济普查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开展R&D活动的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160个,占44.4%,科研经费投入高达57.84亿元,科研投入强度达到3.84%,其中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更是达到了38.15亿元,科研投入强度达到4.35%。由此可见,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财务、法律咨询以及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不得不在企业内部消化完成,使得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力”严重不足。
二是制造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和升级。一方面,从产业发展基本模式上看,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分布仍未打破传统结构,对实物性产品的投入过于依赖。专业化服务通过内部供给解决为主,服务外包程度明显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活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层次较低、水平不高。虽然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已经跃升为专业化服务的重要需求部门,但在制造业内部,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三分格局并未打破,产品、产业制造及服务配套能力不强,使得高技术制造业尚未在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中发挥出明显优势,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对知识技术服务的需求带动作用有待提升。从个案调研的情况来看,包括大型国有企业国网电力武汉南瑞有限公司和中型民营企业武汉中旗电子有限公司,以及小微民营企业武汉华电太安电器有限公司在内的制造业企业内部均存在融合不足的情况。
3.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力度不强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发展并不均衡,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已逐渐渗入到制造业产业链内部,成为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发展成熟度较高、与制造业关联最为密切的服务业部门。但金融、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总体规模不大,仍处于成长粗放阶段,与制造业的嵌入程度较低,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短板。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产业与科技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大量“融合产品”无法就地生根。另外,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外资制造业企业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产业关联得不到支撐服务体系的协作与配合,产业链向服务业增值部分受到抑制,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渐疏远。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对外资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薄弱,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从对武汉爱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和武汉住电电装有限公司这两家日资企业的关联状况调研结果来看,日资企业大都实行严格的集团化内部管理,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内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仍然不够。另外,不同规模制造企业在生产性服务活动外部化过程中的融合方式具有差异。受制于空间布局,区域内小型制造企业比大中型制造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区域内外部资源。同时,同一类型制造企业中越是战略性强的越不易外化,越是非高技术服务业越倾向于外部化。
四、促进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依靠制造业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依赖更有效率的生产性服務。二者唯有形成良好的融合机制才能构建完善的生态经济群落、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在资源整合、产业布局、机制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对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案例研究能带来普适性较强的研究结论。因此,本文认为要促进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通发展和有机整合,应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扮演好“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1.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一是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政府需要持续创造大力吸引国际生产服务企业人驻的条件,通过引入竞争性的国际企业,促进本地企业的学习和成长。二是通过公司制改造,逐步改善目前部分生产性服务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垄断经营严重和透明度低等状况,鼓励民营经济深度参与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助推产业结构改革。
2.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完善行业空间布局。在当前经济背景下,要继续做大做强信息技术、软件、科技研发等目前发展较好的行业,积极培育有发展前景的金融业及现代物流和仓储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结合商业互联网科技平台,构建“科技金融”“科技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物流资源的有效对接。二是构建创造价值的科技核心区。比如,可结合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从大产业布局着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带动都市圈内的相关产业和需求服务,进一步发挥创造价值的科技核心区的带动与辐射作用。
3.构建健全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确定管理定位
一是在权限范围内充分制定优惠政策。改革和完善税种设置和税负政策;通过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等一系列专项政策,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行扶持,可选取有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树立行业典型和标杆。二是为企业营造优良服务环境。继续深化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联合办公中心,实现开放式、电子化、一条龙服务。
4.持续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一是制定鼓励创新发展的政策。抓住两大行业中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出台一系列激发自主创新、扶持科技创业的政策措施;以其所具有的人力、资源、区位等优势,建设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产业和创新体系。二是大力引进人才和资本。人才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根本,创业者和投资人是创新驱动的主体。要用最好资源、最优政策、最多投入来推进全方位、全体系、全区域的改革,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内在动力,抢占制胜高科技的战略高地。
(二)着力构建更为完善的区域产业融合机制
1.借助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势,根据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成。加紧组建产业联盟来促进特色产业的集聚。采用技术外包模式、加大“首台”“首套”“首创”等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通过定期开展竞赛活动,助推制造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间的互动,达到盘活“众创”“众研”的目的。比如,围绕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联盟建设,在技术攻关、产业协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优势信息、技术、人才的资源共享与整合,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2.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制造企业外包服务需求与流程再造
积极寻求与专业化服务部门的有效合作,依托先进制造技术来树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激发生产性服务的专门需求,促进资源优化整合,最终提升产业价值链效率。比如,利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在光通信、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节能环保、数控系统等领域能够代表国内最高水平,并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话语权的优势,政府应该有策略地引导企业向目前优势的制造业方向发展,建立顺畅的企业沟通与对话机制,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大力发展消费电子、集成电路等光电关联产业,提高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帮助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制造业成功转型。
(三)促进价值链增值,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
一是产业政策制定应加强细分。根据不同产业的不足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加强调内生性发展,强调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关联作用,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加强对制造业的支持性。在制造业内部大力发展拉动效应更强的技术密集产业,最终从产业细分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完善产业间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传输服务业,为企业提供更完善的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同时着力部署信息平台安全方面的维护与监管,构筑软件平台建设与制造业管理改革有机结合的安全屏障,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达到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增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