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靖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对“母亲”的称呼有许多,现代口语中最常用的称呼就是“妈妈”。“妈妈”一词起源较早,本文将对“妈妈”这一称呼的来源进行分析,并考察其词义演变。同时对具有“母亲”含义的其他词语进行考察。
关键词:妈妈;母亲;来源;演变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20)01-153-03
一、“母亲”的来源
要了解“妈妈”及其相关词汇的来源及演变,首先要了解“母亲”的来源。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母亲”一词使用较为频繁,包括现在,书面语中一般都使用“母亲”一词。出现最早的即为“母”字。“母”字在甲骨文中就已有记载,它在甲骨文中记为,在“女”的胸部位置加两点指事符号。《说文·女部》:“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日象乳子也。”因此“母”本义为养育孩子的妇女,引申为母亲,常用在书面语中,历经几千年沿用至今。自周朝即有记载,如:
(1)岳日:“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蒸义,不格奸。”(周《尚书》)
(2)其不书葬,不以讨母葬子也。(周《春秋》)
“亲”字最早在金文中有记载。《说文》:“亲,至也。从兄,亲声,字亦作儭。”为关系亲密的意思。而“母亲”作为一个词出现却远远晚于“母”、“亲”两个字出现的时期。“母亲”一词最早在六朝时期的典籍中有记载。
(3)菩萨三昧等意,慈心哀愍念一切十方诸天人民,父母兄弟妻子,怨家债主泥犁薜荔畜生中人及非人,萨和萨,视之护之如母亲护赤子,一切平等无有异意,已平等是为三昧法。(六朝《佛经·刘宋译经》)
(4)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後,以义不宜,乃据丰隆之重任,忝污王爵,损辱袁宗,绍罪九也。(六朝《三国志》)
因此,“母亲”一词最晚在六朝时期已经出现,并且多用在书面语中,其用法一直延续至今。
二、“妈妈”一词来源及演变
现代口语中,我们一般都用“妈”或“妈妈”来表示“母亲”,有很多人认为“妈妈”的称呼是从外国引进来的,但“妈”字早在《广雅》中就已经有了记载。根据《广雅·释亲》里的记载:“爸者,父亲之转。”“妈,母也。”可知“妈”当时即是“母亲”之义。而这部《广雅》是三国时魏张揖编撰的,说明至少在那个时期就已经有了爸妈的叫法了。宋元话本中也有大量“妈妈”的说法出现,如:
(5)云日:“以何为验?”日:“爹爹妈妈明日请和尚斋。”(南宋《佛语录五灯会元》)
(6)话说本地有一王妈妈,与二边说合,门当户对,结为姻眷,选择吉日良日娶亲。(《南宋话本选集》)
(7)只见翠莲走到爹妈面前,观见二亲满面忧愁,双眉不展,就道:“父是天,娘是地,今朝与儿成婚配。(《南宋话本选集》)
(8)李员外便叫妈妈将钞来,赏赐先生和媒媽妈,并车马一干人。(《南宋话本选集》)
(9)不知那个是妈妈?不知那个是公公?诸亲九眷闹丛丛,姑娘小叔乱哄哄。(《南宋话本选集》)
(10)妈妈心里也疑心道别有缘故,却是护着女儿女婿,也巴不得将“没”作“有”,便认做走了也干净,那里还来查着?(明《初刻拍案惊奇》)
(11)刘员外固然看不得,连那妈妈积袒护他的,也有些不伏气起来。(明《初刻拍案惊奇》)
(12)又道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街上卖身,只见一个老妈妈走近前来,欠身施礼,问道:“小娘子为着甚事卖身?
(13)李氏妈妈见如此光景,一发舍不得大的,终日啼哭,哭得眼中出血而死。
(14)妈妈道:“只要保得没事时,随着那里去何妨?”尼姑道:“妈妈若割舍得下时,将姑娘送在佛门做个世外之人,消灾增福,此为上着。(明《初刻拍案惊奇》)
(15)原来周大郎平昔为人不近道理,这妈妈甚是和气,邻舍都喜他。(明《醒世恒言》)
(16)从人问:“妈妈到后面作什么去来?”甘妈妈咳了一声说:“员外,方才是我女儿将我叫到后面去了。我女儿一生好管不平之事。她要见着不平事,就要伸手去管。老员外这件事情,她要替你们出气。”(清《小五义》)
(17)哥哥就该改过做起正经人来,也该奉养母亲才是,不想进了京仍是这样。妈妈为他不知受了多少气,哭掉了多少眼泪。(清《红楼梦》)
“妈”字单用的情况不多见,一般与“爹”放在一起称呼,对应出现,如例(7);叠音词“妈妈”有时也与“爹爹”对应出现,如例(5);“妈妈”前有时会加上姓氏,一般为丈夫的姓氏,以表明妇人身份,如例(6)的“王妈妈”、例(13)的“李氏妈妈”、例(16)的“甘妈妈”等。“妈妈”前也可加上职业或者表示年纪的词,用以区分妇人的身份,如例(8)用“媒妈妈”称呼媒人,例(12)用“老妈妈”突出其人的年纪特征。通过以上例子,可得知“妈妈”在宋、明清的小说中就已经普遍使用,这时“妈妈”不仅指“母亲”,也指已婚中年或老年妇女,可见此时“妈妈”也为妇人的通称。例(14)中尼姑称呼姑娘的母亲为“妈妈”,也是对妇人的尊称。元代俞琰在《席上腐谈》卷上谈到:今人称妇人为妈妈。也可证明“妈妈”在元代为妇人的通称。
在宋代,“妈妈”这个词,还可以用来指代祖母、曾祖母,比如:
(18)高宗不怿,谓宪圣(高宗后)日:“终是将种,吾为皇甫所误。”孝宗屡训妃,宜法大妈妈。(南宋《四朝见闻录》)
(19)嘉王(宁宗)闻命惊惶欲走,宪圣(高宗后)已令閤门事韩侂胄掖持使不得出。嘉王连称:“告大妈妈,臣做不得,做不得。”(南宋《四朝见闻录》)
例(19)南宋皇帝宋宁宗就称呼自己的曾祖母宋高宗吴皇后为“大妈妈”。
另外,宋元时代,“妈妈”还有一个较为极端的用法,就是还可以指代影视剧中常听的“老鸨”,即妓院里的老板娘。因为“老鸨”是妓院中妓女的长辈,与她们属于收养被收养的关系,因此称呼“妈妈”也属于一种尊称。如:
(20)师师闻道,就得魂不着体,急离坐位,说与他娘……,李妈妈听得这话,慌忙走去告报与左右二厢捉杀使孙荣。(《大宋宣和遗事》)
(21)妾身是洛阳乐籍张妈妈是也。来到这汴梁闻知这郑一女儿月莲,因不挣钱,赌气要卖。(元《云梦窗》)
(22)“‘相烦姐姐请出妈妈来,小闲自有话说。梅香人去不多时,转出李妈妈来。”(明《水浒传》)
三、与“妈妈”相关的其他称呼
(一)“妣”
(23)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周《今文尚书》)
“妣”多指祖母或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也指死去的母亲或女性祖先,如:
(24)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周《周易》)
(25)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周《诗经》)
(26)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战国《礼记》)
(27)祝文曰:“孝曾孫開元神武皇帝諱,敢昭告於代祖元皇帝、祖妣元貞皇后獨孤氏。”(唐《通典》)
(28)是故皇英嬪虞,帝道以光;太任妣姬,周胤克昌。(唐《通典》)
(29)考,皇成都府双流县尉;妣昌黎韩氏,外祖荣,皇缑氏县令。(唐《墓志汇编续集》)
(30)其妣朴氏,受性温和,为人真洁,自幼口口於俗口长口口勤修佛事,迨其岳降分娩,等闲由孝,感而易为,若霜口之疾,是以咸通五年四月五日,诞生大师。(唐《高丽大安寺广慈禅师碑铭》)
(31)古者只祭考妣,温公祭自曾祖而下。(北宋《朱子语类》)
(32)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北宋《太平广记》)
因此,“妣”既可以指母亲,也可以指祖母或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尤其是多用于尊称皇族祖先。唐代以及后代“妣”经常被用在墓志铭、碑铭等环境中,“妣”的语义也逐渐缩小,开始专指已故的母亲或者祖先等。《说文解字》中写到:妣,殁母也。从女,比聱。说明“妣”多数情况下专指亡母。但“妣”有时也指在世母亲。如例(32)依然称高祖之母为“皇妣”。
(二)“婆”
“婆”在历史上也曾指代过母亲。婆:《尔雅释训》:“婆娑,舞也。”用作连绵词“婆娑”,本义为盘旋起舞的样子。《广韵·戈韵》:“婆,老母称也。”《集韵·戈韵》:“婆,女老称。”又表示已婚或年老的妇女。引申为女性亲属,如:外婆、姑婆等;又引申为丈夫的母亲,如:公婆、婆媳:
(33)其家有六岁儿见之,指与祖母日:“阿爷飞上天,婆为见否?”(南朝《冥祥记》)
(34)宪即为固长育至十余岁,恒呼固夫妇为郎婆。(北齐《魏书·节义传》)
(35)我家公婆又末死,如何点盏随身灯?(南宋《话本选集》)
(36)周妈妈便令迎儿去请得王婆来。(元《元代话本选集》)
(37)见了妈妈,妈妈说女儿从金明池走了一遍回来,就病倒的因由。王婆道:“妈妈不须说得,待老媳妇与小娘子看脉自知。”(元《元代话本选集》)
(38)元来那妈妈,正是洛阳的薛婆。(明《初刻拍案惊奇(上)》)
“婆”最初表示称谓出自南朝《冥祥记》,如例(33)所示,此处“婆”指祖母,例(34)中的“婆”则用以指“母亲”。从词典中对“婆”的解释可以说明“婆”作为称谓词是指可已生育后代的女性,因此“母亲”、“祖母”皆可称“婆”。后引申为所有已婚或年老的妇女,如例(36)、(38)中的“王婆”、“薛婆”,也可以指丈夫的母亲,如例(35)的“公婆”。现在“婆”已经不指称“母亲”了,其他用法还在。如“外婆”指祖母:“婆婆”指丈夫的母亲;“老婆”指妻子。
(三)“娘”
“娘”也可以表示母亲,在古代和现代的口语中都使用得比较普遍。《玉篇·女部》:“娘,少女之号。”本义为少女,年轻女子。可见“娘”最初是表示年轻女子,代称母亲是后来的用法。“娘”是一个后起字,篆书中本从女,襄声,写作“孃”,后借以表示母亲。《说文·女部》:“婊,烦扰也。从女,襄声”。《玉篇·女部》:“孃,母也。”到了隋唐时期,“娘”才成为母亲的代称。
(39)睿小名须拔,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山公主也。令游娘母之,恩异诸子。(魏晋南北朝《北史》)
(40)冯娘者,子昂妹也,初为魏任城王妃,适尔殊世隆。(魏晋南北朝《北史》)
(41)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晋宋《乐府诗集子夜歌》)
(42)韦世康为绛州刺史,与子弟书云: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隋《隋书》)
(43)汝次妹十八娘,先九年而殁,以年月未通,未克便归大茔,故权窆於妹之墓侧。(唐《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44)子有抛娘之意,娘无舍子之心。(唐《洞山语录》)
(45)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唐《新丰折臂翁》)
最早记载有“娘”字的典籍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娘”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到了隋唐,“娘”才有了母亲之意,此时既指代年轻女子,又可指母亲。现代口语中“娘”还指“母亲”,在老一辈中使用比较多,年轻人已经很少用“娘”来称呼母亲了。
(四)“妪”
在古代,还有一个词表示母亲的,就是“妪”。“妪”的本义为母亲。说文:“妪,母也。”引申为妇人,多指老妇。又指禽类以身体孵卵,《礼记·乐记》:“羽者妪伏,毛者孕鬻”(禽类以身体孵卵生子,兽类怀孕生子。)引申指养育。
(46)东海莫不贤知其母。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至大官。东海号曰:“万石严妪”。(汉《汉书·酷吏传》)
(47)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春秋战国《公羊传》)
(48)时乘黄牛车,故百姓谓之黄牛妪。(汉《汉书》)
(49)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唐韩愈《谴疟鬼》)
(50)后有嫗行哭而来,曰:“吾女年三十不嫁,击缥於此,遇穷人饭之,恐事泄,投水而死。(宋《太平御览》)
如以上例句,“妪”作为称谓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汉书》中,此时“妪”指“母亲”。如例(46)所示,“严妪”指的是延年的母亲。后来“妪”多用来表示老妇,没有“母亲”的含义了,有时和“翁”同时出现,如例(49)。现代汉语中“妪”已经逐渐消失,一般不用此称呼。
结语
本文考察了“妈妈”一词的来源及演变,认为“妈”表示母亲的用法至少在三国魏时就已出现,宋元小说中“妈妈”一词使用普遍,此时演变为“已婚妇人”的通称。曾表示“母亲”含义的词语还有妣、婆、娘、妪等。“妣”最初指母亲或女性祖先,后多指已逝的母亲或女性祖先:“婆”最早出现于南朝的文献中,最初指祖母,后表示“母亲”,再后来引申为所有已婚或年老的妇女:“娘”最初指年轻女子,隋唐时期有了“母亲”的含义,直到现代口语中还有保留:“妪”本义也为“母亲”,后多指老妇。能够表示“母亲”含义的词汇远不止文中所列出的几个,他们在来源和演变上各有不同,可见中华词汇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