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传静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描写了农民耕作的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白居易提醒人们即使在丰收之年,也要节俭。“一粥一饭,当念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末清初理学家朱用纯教育子孙们要勤俭持家。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先贤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留下了一个个舌尖上节俭的佳话。
季文子喂马不用粮食
春秋时期的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贵族家庭,他作为鲁国正卿,掌管国政和统兵大权30多年,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位高权重,他一心安社稷,忠贞守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史记·鲁世家》说季文子当政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全家人都不穿绸缎衣裳,过着俭朴的生活,只求朴素整洁,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
孟献子的儿子仲孙见他如此节俭,很瞧不起他,就劝他说:“你身为国家重臣,代表国家形象,你却如此寒酸、吝啬,你不怕朝中的文武百官笑话你吗?这样做在对外交往时也有损我们国家的形象,影响我们国家的声誉。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呢?这于己于民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回应道:“我当然也想穿华丽的服装、骑良马名驹,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有的还甚至挨饿,我不能看着全国百姓衣衫褴褛,粗茶淡饭,而让自己的妻子儿女衣着讲究,终日酒山肉海,如果这样做我心里会不安的。况且,我只听说国家的形象和荣誉是通过臣民的高尚品德和文明举止表现出来的,没听说过炫耀财富、讲究排场能给国家争光添彩。”一席话说得仲孙无言以对。
孟献子听说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将仲孙幽禁了7天。仲孙得到管制教育后,认为季文子做得对,敬重他的为人处事,于是仲孙痛改前非,效仿季文子的简朴生活。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崇尚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颂。
苏东坡在《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中写道:“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意思是说朋友聚餐后,还剩下一些饭菜,如果就这样离桌而去实在可惜,有个朋友便打包装起来带回家给孩子吃。而在南朝时期真有一位官员在皇帝的宴席上也打包。
南朝末隋朝初的徐孝克曾任国子祭酒、国子监博士,后侍奉东宫讲《礼》《传》。徐孝克为人最孝,父丧时几乎经受不了哀痛。侍奉生母陈氏,极尽赡养的义务。
徐孝克经常在宫中陪侍皇帝进膳,每次陪侍宴席,也没见他吃什么食物,可是到席散时,在他座席前的食品却少了,高宗询问中书舍人管斌是怎么回事,管斌因没有太注意也回答不了。从此管斌便偷偷地留意观察这件事,看到徐孝克在陪侍皇帝吃饭时,不舍得吃自己席前的食物,趁人不注意就将珍果塞在宽腰带内,管斌当时不解他的用意,后来查访,才知是拿回去给母亲食用。管斌据实向高宗禀报,高宗很受感动,感叹良久,于是诏令有关管事人员,以后宴会时,孝克席前食物,全让他拿回去孝敬母亲。当时朝野上下都夸赞徐孝克的孝行和皇帝善解人意。
徐孝克生性清廉,并且喜欢接济他人,因而不免穷困。他家徒四壁,母亲患病,想吃粳米粥,也不能经常办到。母亲亡故之后,孝克就常吃麦饭,有人送来粳米,他对着粳米悲伤哭泣,终身不再吃粳米。
王安石请客吃饼边
王安石在宋神宗时官至宰相,可谓位极人臣。他一生为官清廉,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吃粗茶淡饭,穿破衣烂衫。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载:王安石有哮喘病,用药需要紫团山人参,但是买不到。其时薛师政自河东还朝,正好有这药,就送给王安石几两,王不接受。有人劝他说:“您的病,非这药不能治。这病困扰您很久了,这点药物不值得推辞。”王安石说:“平生没有紫团参,也活到今天。”竟不接受。王安石脸面有些黑黄,门人忧虑,去问医生。医生说:“这是污垢,不是疾病。”门人送澡豆给他洗脸,王安石却说:“既然老天赐我一副黑面孔,澡豆又能拿我怎么样呢?”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高官,如此行事,难能可贵。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顺便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萧公子一听当朝宰相要请自己吃饭,真有些受宠若惊,于是他郑重其事,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过了中午,萧公子感到饥饿难忍,可是王安石还没有请他入席,他心里想:我第一次来,王宰相肯定会准备丰盛的宴席来款待我,饭菜也会做得非常精致,时间晚点有情可原,于是忍着饥饿,耐着性子等下去。
过了很久,王安石请他入席。萧公子兴高采烈在餐桌前坐下,可是一看桌面,又傻眼了,竟然菜肴果蔬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上饭后,又上了一份菜汤。萧公子很娇惯,只吃胡饼中间比较薄脆、香甜的那一小部分,而把四边湿且厚的饼边都扔在了桌上。王安石看到后,也没有说什么,起身把萧公子吃剩下的饼边拿过来全吃光了,那个萧公子见堂堂宰相,如此节俭朴素,羞愧难当,起身告辞了。
“于半鸭”与“于青菜”
清初名臣于成龙早年科举失意,以至大器晚成。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44岁的于成龙被清廷任命为罗城县知县。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抛妻别子,来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上任。《清史稿·于成龙传》记载:“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于成龙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他遵循“治乱世,用重典”的原则,在罗城为官三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方圆百里人人称颂于成龙功德无量。当地百姓见于成龙不带家眷,插蒿棘为门,以土砾为几案,生活极其清苦,便主动给他送来一些盐米,于成龙皆一概谢绝,他说:“我一个人无需这些东西,你们拿回去孝敬父母如同我受。”
康熙八年(1669年),于成龙被擢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在麻城歧亭“黄州二府衙”工作生活了四年。麻城非罗城可比,沃野千里,稻米飘香,衣食丰腴,可是于成龙的生活仍然十分俭朴,平时布衣蔬食,与平民百姓别无二致。每天早晨,他买豆腐脑一小碗,作为早餐。他说:“日节一口,月积一斗。”在此期间,他曾写一词《百字令》曰:“楚天和霭,忽风狂云暗,霎时雨溅入篷窗,喷碎玉,湿透竹,穹珠滴,龟怒龙吟,雷轰电掣,永夜无休息。挑灯倚枕,危墙只恐吹揭……”他在歧亭住的竟然是四面透风的危房。他的大儿子于廷翼来歧亭探望父亲。廷翼心想歧亭乃富庶之地,父亲的生活状况一定不同于罗城,今非昔比了,不料其父仍然非常节俭,囊无长物。廷翼返回老家时,府中只有一只腌鸭,于成龙就割了一半给廷翼作路途之食。所以民间流传“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
康熙十七年(1678 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他乘船前往福建,快要开船时,他让手下人买了好几担萝卜。送行的人笑道:“你买这么多不值钱的萝卜干什么?”于成龙笑着说:“我一路上的饮食,就全靠这些萝卜了。”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成龙被擢为直隶巡抚。作为一方诸侯,他仍旧坚持清廉节俭,甘守淡泊,不以为苦。每天以“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翌年蒙康熙帝召对,皇帝对他非常满意,称赞他为“清官第一”,下赐帑金、御马,并御制诗歌赠送给他,以示宠幸,
未逾两年,于成龙又出任两江总督。他从直隶到江宁赴任,与幼子同行,父子俩租了一辆驴车,每人带数十文钱,途中自己掏钱住旅店,而不住公家的驿馆。于成龙上任之初就明确表示,减免一切用于摆酒设宴和游玩作乐的陈设与用具,并且明令不许设宴迎接、拜会和祝贺。有一次,下属官吏办了一个很简单的酒席,邀请于成龙参加。他问为何设宴,属下回答“为总督增寿”。于成龙笑道:“以饮食寿我,不如以鱼壳寿我。”原来,当时江南出了个江洋大盗,名叫鱼壳,此人武艺高强,凶猛强悍,祸害一方,官府也奈他不何。于成龙的一句话,下属感到惭愧,后来筹款请江南名捕将鱼壳抓获归案。于成龙在鱼米之乡江南任职期间,“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他的儿子们,冬天只穿短衣或木棉袍,没穿过一件皮袄。总督衙门的官吏在严格的约束下,“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江南民众被他的清廉节俭所感动,送给他一个雅号“于青菜”。
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床头的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康熙帝破例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