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基层公路养护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0-02-28 20:35:17王金宏
经济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公路

●王金宏

“要想富,先修路”,这说明了公路交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当公路项目建成后,公路养护管理对公路的后续发展和养护起着关键作用,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不能被忽视。因此,公路养护管理所带来的价值不容忽视。

一、基层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首先,公路养护管理是强制性的,这是我国公路法律规定的。相关的公路管理人员必须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确保公路可以始终发挥良好的作用。其次,公路养护需要注意全面和普遍。公路需要维护的不仅仅是路面和路基,还有桥梁以及绿化带。在公路的预防和养护中,要及时、快速地对路面的损耗进行修复,确保公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此外,还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的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必要时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公路养护管理的工作比较复杂和专业,在实施公路养护管理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实施工作的专业化和机械化外,还要注意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和使用。最后,由于引入了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公路养护管理也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在确保公路养护管理成果能够实现的同时,还应树立相关的服务理念和生态环保理念。

二、基层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总的来说是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并且一些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构存在很严重的内部竞争现象,导致公路养护的效率较为低下。在一些地区,对公路的养护管理可能进行的还不到位,比如辅助设备会被入侵、一些建成的绿化带会被破坏,更有甚者一些原本建设良好的道路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损坏后,因没有及时进行养护,导致路段恶化不能通行。这些现象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养护管理的体系较为陈旧,不能引入新型的养护管理制度。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路养护管理或经营管理体制需要依靠上级资金,这不利于融资、养护技术的更好发展,并且对公路养护管理制度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影响。

2. 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影响了公路养护的效率。一些人保持错误的观念,认为公路养护缺乏经济效益,只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而这种错误认知将导致施工企业信心不足以及公路养护的完善和改革不够重视,这就造成了发展和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之间存在了不可跨越的鸿沟。

3.公路养护管理缺乏先进的新型维修设备。由于公路运行机制和养护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公路维修资金在许多地方都很紧张,导致缺乏维修需要的先进机械设备,影响了维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要求高的自动化程度高的机械设备极为缺乏。

三、基层公路养护管理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层公路养护管理具有许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接下来我们从促进国民经济的提高、维护公路交通价值、进一步提升国内需求、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等方面对公路养护管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探讨。

1.有助于国民经济提高。首先,公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所以说,公路养护管理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现阶段,我国公路和省道干线公路发展迅速,交通密集,车流量非常大,致使对公路磨损比较严重。因此,只有高度集中的养护管理,才能使公路的功能发挥可持续的作用。另外,交通管理部门的员工在进行公路养护管理时还需要结合我国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对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从而解决我国公路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

2.提高公路交通的价值。公路养护管理对维护公路交通价值非常重要。主线公路养护管理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大部分管理内容包括建设、养护、融资、运营、投资、监督等。在此基础上,公路管理人员将对公路管理制度进行划分,确保公路安全且畅通无阻。另外,科学的公路养护管理还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促进国内需求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公路养护管理可以推进国内的需求。总的来说,公路交通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其次,公路交通运输对我国国内需求的促进效果非常明显,我国很多贫困地区因修建了高速公路,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这些地区距离公路距离较近,就业机会较多,不仅提高了土地价值还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因而具有提高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4.降低交通运输的成本。公路养护管理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在公路交通行业中具有运输速度快的优点,对运输时间要求更严格,可以缩短运输时间,对农产品贸易发挥更大的效益。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产品的商业化。另外,高速公路的交通质量比普通公路建设水平要高,能够承受的车速也更高,并且带来了更好的行驶条件,在实际过程中也降低车辆的保养成本。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运输成本的降低发挥了不同区域的经济互动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公路养护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方法

1.基层公路的养护。基层公路养护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道路和成本上,就是使道路条件优良,降低养护管理成本。当今社会,公路养护单位的目标是“改善路况,降低成本”。在某些情况下,“改善道路条件”应改为“确保道路”。因为新的沥青路面交付是需要良好并且完善的路况,汽车的不断通行,会对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就会从一条好的道路逐渐变成一条坏的道路,从而需要修复或重新铺筑,使损部分恢复到良好的正常状态,保证道路能够安全通行。

2.采用合理的竞争原则。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是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效益的关键。交通管理部门在采用合理竞争机制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一线维修人员带来的价值,在以一线维修人员为管理中心的前提下采用现代竞争机制。此外,在合理采用竞争机制的过程中,交通管理部门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鼓励对员工带来的积极效应。同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采用竞争机制的同时还可以实施企业化的管理,提出竞争和择优上岗的招聘和升职通道,最终可以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的战略目标,从而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公路养护管理中要注意实施桥梁、安保等项目的招标,还要对项目的各个环节的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管理并建立项目电子档案备查。

3.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智能化。提高基层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效益需要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智能化。在提高管理人员智能化的过程中,交通管理单位应积极利用先进智能软件所带来的技术优势,使得公路养护自动化管理水平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提高公路行业的实际运营效率。此外,交通管理部门在管理智能化水平提升的过程中,还应实施公路智能化收费支付系统,使其能够保证车辆通过不停车收费,并能缩短车辆收费的时间。在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同时,达到提高我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效果。基层公路的日常养护和管理是利用在线实时监控的技术,跟踪养护人员的详细工作,并且给养护人员制定相应的巡查任务,以此来实现紧急事故的应急调度。在公路养护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时上传路段特定问题和道路违法侵权等信息对于公路养护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公路养护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公路运输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基层公路的养护管理。此外,在公路的建设和保护方面,还要进行设计和规划,在准确的科学标准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全面提高公路养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健康良好的公路养护事业。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中国记者(2022年8期)2022-09-15 12:59:38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0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公路断想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4:10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好刊社会效益高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20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9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中国公路(2017年12期)2017-02-06 03: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