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志东
1.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管理质量。目前,固定资产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不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管理质量和发展速度,因此及时地解决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水平,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质量。也只有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商业银行才能够在运行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而能够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推动银行更好的发展。
2.有利于银行的成本控制工作。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从长远来讲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工作十分有利,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的浪费、避免固定资产的闲置,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利用率,进而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3.能够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使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更加明确相关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严谨性,当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自觉遵守相关的制度和规范的时候,他们的工作行为也会的得到规范,能够促进其工作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及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1.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表现为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不够严格、对固定资产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够重视、固定资产盘点不准确等。首先,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不够严格,具体表现为部分商业银行在每年年初申报固定资产预算的时候,没有依据银行的业务实际发展情况如实进行预算申报,而是存在着瞒报甚至虚报的现象,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其次,对固定资产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部分商业银行在资产缺乏的时候特别注重前期的申请工作,而当资产真的配置到位的时候,却忽视了对资产的后期维护与管理。而固定资产盘点不准确则表现为盘点信息失真以及不能准确反映达到报废状态的资产、不能准确地反映盘盈和盘亏的资产方面等问题。
2.固定资产成本分摊工作不合理。目前,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成本分摊工作不合理的问题。虽然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成本分摊系统,但是在具体的成本分摊工作中并未按照相关的制度严格执行,甚至部分商业银行缺少有效的操作手册。而固定资产分摊工作是一件需要耗费很大工作量的事情,它的种类比较繁杂,因此部分商业银行出现了资产验收部门简单化处理收益部门的现象,而这种做法将会导致资产的详细使用情况不能被真实反应的现象,甚至容易致使部分部门的资产成本分摊过于集中的现象,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后期分摊核算工作,亦不利于成本和效益问题的真实反映。
3.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目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存在着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实不符的不足。首先,部分商业银行在资产核算方面存在着明细账不规范甚至不具备的现象,许多分支行没有依据相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的固定资产明细账统计,导致其在后期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固定资产台账和实物资产无法进行核对的现象。其次,部分商业银行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忽视入账的重要性,只重视配置事宜,具体表现为部分商业银行的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积极地响应分支行提出的资产配置需求,而对于资产配置成功以后的验收入账工作却总是后延,导致真实的资产现状不能够被真实反映。再次,部分商业银行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利用固定资产带动银行业务发展的现象,而其将会因此失去对投入给合作方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权益,导致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入账时出现盘亏的现象,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1.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合理的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是保证商业银行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适当的固定资产投入能够促进商业银行的良好发展,而如果过度投入则会阻碍银行的发展,因为过度的投入会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商业银行一定要重视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商业银行全体成员固定资产预算管理的意识,加强全体员工对于严谨预算重要性的认识,以保证年初固定资产预算的准确性,以有效杜绝资源浪费和私自占有等现象的发生。商业银行可以把银行员工对于固定资产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为对员工考核的标准之一,把固定资产预算精细化到个人,及时地嘉奖执行情况良好的员工,及时地批评执行情况较差的员工,以此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2.转变采购模式。若想实现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商业银行一定要及时转变采购模式,将采购模式由企业采购转向由政府采购的模式,实行招标和采购相互监督又互相分离的采购模式,同时还要注意将预算审批和采购执行相互分离、招标和资产采购相互分离,将外部采集方式和内部采集方式结合起来,以达到一种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相互监督的模式,从而使商业银行的竞价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是提高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对策,商业银行可以从固定资产的预算、审批以及调拨等方面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商业银行要及时地对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进行登记,比如购置时间、购置金额、购置型号以及使用位置和使用人员等信息,可以建立固定资料管理台账来完成详细信息的登记工作,并且要随机的将管理台账和银行财务系统中的固定资产台账进行核对,查看账实是否一致,及时入账已经达到使用状态的资产,而对于那些没有决算价值的资产,则要按照相关规定暂估入账,以确保账实一致。其次,商业银行可以针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建立责任制,要明确谁使用固定资产谁负责以达到有责可咎的目的,同时要审计离职人员和岗位交流人员,监督其进行固定资产的移交。再次,商业银行要建立并严格执行资产后期维护制,以保证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实现效益最大化。商业银行要指定专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需要进行专门的维护保养,从而使其持续可用。此外,商业银行要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积极地盘活闲置固定资产,对达到报废状态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以确保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最后,商业银行要建立成本分摊制度,在进行成本分摊时要严格遵守分摊操作手册和相关的制度规定,使得商业银行的分摊工作有章可依,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资产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4.对固定资产核算工作进行规范。首先,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组建并培训固定资产财务人员的方式来保障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定期的培训能够提高财务人员固定资产核算的专业水平,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商业银行可以推行专项营销费用制度,根据不同档期的营销情况建立适合的营销费率,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财产流失,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把专项营销纳入考核范围,注重严格规范的管理固定资产,以确保固定资产核算时的准确性。
5.统一资产配置标准。首先,商业银行的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要重视固定资产的长期效益,在进行全面资产购置预算的时候要仔细考虑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此外,商业银行要严格审核固定资产的申请,避免占用思想的存在,引导各分支行依据本行的业务种类、岗位以及人员数量和业务量等配置核定固定资料,避免资产闲置的现象的产生,同时能够减少浪费、减少盲目性。其次,商业银行要统一各新设分支机构的资产配置标准,包括装修风格和配置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区域、人员和业务等配置统一的固定资产,且要杜绝随意更改装修设计图纸,不允许私自更改资产配置方案,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6.实行智能化管理。商业银行要实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智能化,可以通过建立智能化的固定资产盘点系统,使用电子标签、培养全体员工的盘点观念,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盘点的准确性,智能化的盘点能够大大地降低人工盘点的出错率,提高盘点效率,有利于保证账实相符的实现。
固定资产的投入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顺利发展的基石,目前固定资产已经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管理质量、有利于银行的成本控制工作、能够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因此,商业银行一定要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适时地转变采购模式,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行智能化管理以及统一资产配置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