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结合对策分析

2020-02-28 10:08杨谨斓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二者效益主体

■杨谨斓

(四川亿永正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引 言

国有企业目前已经将相关要求作为依据,在企业内部制定并实施了企业领导人员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与此同时,还会通过年度预算核定指标,考核个人或单位的预算完成情况,并依据考核结果,采取奖惩措施,效益审计制度随之形成。一般情况下,两种审计相互独立运行,无法借鉴彼此的审计结果,导致企业各项资源被大量浪费。因此,探索促进二者融合的路径,其意义十分重大。

1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的区别及联系

1.1 经济责任审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渐改革完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依然处在主导地位。因此,国有企业发展得良好与否,会对我国整体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推动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治理机制,以此为基础,构建决策者和经营者相互约束的关系机制,以强化监督的效果,确保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在这一背景下,运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预期目标的达成,因此,这项审计活动受到了国有企业的高度关注。

1.2 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的区别及联系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逐渐显现,目前,在审计领域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不容忽视。相较于效益审计而言,二者在存在联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查证国有企业领导者个人经济责任,属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这种审计对象以个人为主。而效益审计则与之不同,具体表现为整个企业单位都是效益审计的对象,企业经济效益程序和途径属于审计重点。审计效益能够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前提条件下,准确判断企业各项财务收支情况,并依据审计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为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②二者的相同之处较为明显,促使二者有效结合,共同开展工作,可以使审计工作涵盖到国有企业各个岗位,审计效果也会随之提升。

2 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意义及重点

2.1 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主要有长期性、工作繁琐和要求多等特点,属于综合性审计工作,其开展时间主要是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换届,但由于换届时间较短,因此,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审计力量、审计任务和时间方面产生矛盾,所以,审计质量很难得到充分保证。伴随着效益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全面落实,企业领导业绩指标可以由效益审计所体现。在这种趋势下,使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审计质量和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同时,还能减少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

目前,企业领导任职期间的管理活动和决策是否科学,属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但事实上,由于缺少数据的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很难查证国有企业经济活动效益,而效益审计可以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指标上的支持。因此,促使二者相结合,有利于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1]。

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是监督国有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手段,结合上文可知,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重点是企业领导干部是否按照规定履行经济责任和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是效益审计的重要指标。促使二者相结合,有助于审计深度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领导干部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随着二者融合程度的提升,与领导干部相匹配的绩效考核机制会同时构建,有助于国有企业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2.2 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结合的重点

目前,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结合,使二者作用实现充分发挥,是促进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而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十分关键,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经济效益的全面评估。因此,想要推动二者的融合,需要以经营决策、使用效果、合法性和资金管理等方面作为着力点。

经营决策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阶段,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和可行,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同时领导与经济责任之间的关联极为密切,同时这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以企业重大投资项目为例,经营决策审计需要对投资项目由立项到效益实现的全过程进行审计,通过层层落实和把关,使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证,确保经营决策审计获取预期的效益,规避经济损失。

资金管理审计:在资金管理审计方面,效益审计所发挥的作用大于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重点内容包括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通过评价、跟踪等方式的运用,及时发现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减少因资金管理不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2]。

管理效果审计:审计管理效果,主要是站在管理角度,审核和评价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操作阶段,可以对效益审计中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进行借鉴,此外,通过评价管理系统的健全程度、财务信息是否真实等内容,亦可取得相同的效果。

3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结合对策分析

结合上文可知,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具有密切的关联,为二者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接下来会基于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和结合重点,提出促进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相结合的对策,并加以分析,如下所述:

3.1 促进制度体系的统一

在查阅资料后得知的,制度体系不同,是导致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无法有效融合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统一制度体系的缺失,导致经济责任审计活动无法如期开展,比如: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从未开展,即使是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也是在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帮助下进行,较为被动。有鉴于此,国有企业应促进经济责任审计有关规定和效益审计制度的有机结合,找出二者的共同要求,并将其作为依据,构建与国有企业审计要求相符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体系的构建,使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值得注意是,国有企业所构建的经济责任效益审计制度体系并不是简单的融合,而是以二者相同之处为基础,以制度体系为载体,提升审计的应用价值,以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3.2 促进主体和对象的合并统一

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的融合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审计主体不同,其中,财务部门是效益审计的主体,而其他部门属于协助部门,被审计主体是单位或个人。审计部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被审计主体是领导人员。这种审计主体和对象相互独立的情况,会导致审计工作量和难度大大提升,不利于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统一审计主体和对象势在必行。

在国有企业中,审计小组应作为审计主体,包括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其他部门需要支持审计小组开展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必然坚持一个审计小组的原则。与此同时,还要促进被审计主体的合并统一,这里所说的被审计主体是指领导者和企业。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效益审计的本质就是经济责任审计。而效益预算目标,可以转化为经济责任指标,简言之,就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指标完成度越高,企业整体效益预算目标完成情况更好,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总而言之,领导干部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促进审计主体和对象的合并统一,有助于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和效益审计的结合。

3.3 促进审计时间的统一

效益审计时间规定较为明确,企业可基于自身需要选择审计时间,比如:月度审核、季度审核、年度审核等等。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效益审核以季度和年度为主,因此,效益审核在时间选择方面具有动态化特征。但经济责任审核时间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临时性和偶然性特征明显。而审计时间上差异,使二者结合难度上升。为此,国有企业应该将经济责任审计时间选择作为着力点,通过明确审计时间,消除偶然性和临时性特征。比如:国有企业可以借鉴效益审计时间选择确定经济责任审计时间,使二者同时开展,从而提升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发挥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大价值。

3.4 促进审计标准的统一

企业月度和年度财务预算指标,是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这些标准和内容较为具体,有利于审计活动开展,但经济责任审计与之相比,却缺少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因此,在具体操作阶段,存在不确定性和被动性的特征。通常情况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会依据企业财务预算指标进行,简言之,财务预算指标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但由于不同子企业财务预算指标存在差异,导致审计标准无法统一,不能被系统性和整体性地使用。为此,国有企业需要对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评价标准进行完善,在保留预算指标的基础上,融入廉政、资产增值保值、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指标。通过审计标准的统一,规范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及时发现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让企业按照规定履行社会责任,增强国有企业的公信力。

3.5 促进审计报告的统一

在上述几项内容统一后,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就会变为一项审计活动,所以只能得到一个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但其价值和作用,却远远超过原有的审计结果,可以使国有企业审计需求得到满足。

结 论

综上所述,目前国有企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企业应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的结合,通过促进制度体系、主体和对象、审计时间、审计标准和审计结果的统一,增强审计的效果和质量,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二者效益主体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