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范 侠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有效实施,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尤其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事业单位应该深入分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各方面要求,对事业单位内部自身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提升,强化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开展的有力支持,确保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和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提高事业单位管理的规范性,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政府机构等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而对以往的会计制度进行的改进完善。相比原有的会计制度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了重构,构建了具备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功能、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双基础、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双报告适当分离,采取平行记账进行互相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第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统一,将过去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高校、医院、科学、地堪、林业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统一。第三,政府会计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财务会计的功能,并对预算会计功能进行了改进,整合了基建会计核算等。第四,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和结构进行了完善,分为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其中预算会计报表包含了财政拨款预算收支表、预算收入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以及附注。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是:
1.促进事业单位进一步健全成本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体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增加了财务会计相关功能,设置了待摊和预提费用两项会计科目,对事业单位本期应付或者后期分别摊付、已经支付费用等进行核算,确保了各项费用归属期可以有效确认,因而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并增加了预期负债和长期待摊费用进行业务成本费用核算,有利于促进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2.促进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管理以及财务信息公开的规范化。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对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进行了优化,预算会计采取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并形成决算报告,财务会计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形成财务报告,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加准确获取财务实际状况,促进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以及财务信息公开。
3.促进事业单位内部资产配置更加合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不仅可以准确的反应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状况,同时还可以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完整反映,增加收入费用表,引进了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以及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对事业单位资产以及负债状况的有关核算进一步作了细化。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该根据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的各种调整变化内容,优化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和会计工作体系,促进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具体应该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方面,应该按照政府改革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等规定,按照关于会计科目和报表设置等要求,完善会计科目的设置,细化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制度,做好账务清理、损益认定、财产清查等工作。
在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管理方面,应该强化对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去向、使用等有关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准确掌握资金动向,并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要求调度各项资金使用,确保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规范透明。在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方面,应该注重按照事业单位自身状况制定固定资产采购预算,做好资产调拨配置,强化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定期盘点入账,充分盘活事业单位内部的各类闲置资产,促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方式的转变,按照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相关内容,完善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调整完善预算、核算、决算、收费、内控、绩效、采购、资产、合同、人事等关系财务会计工作的功能模块,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效率。同时,应该注重做好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教育,针对有关改革的制度规定要求开展理论和实务教育,确保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以及补充规定,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衔接以及后续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等工作。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推进实施对于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应该注重进一步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各项工作,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提供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