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公司“1+2+4”审计管理体系的构建

2020-09-29 13:19:02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审计工作经营

文| 龙 吟 冀 松 张 平

“1+2+4”审计管理体系诞生背景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关于“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N公司成立。其组织形式不同于传统国有企业以及大型上市公司,股权由国有资本、外资资本及民营资本共同组成,股东方组成呈现多元化态势,非国有直接控股,国有企业A实现相对控制,但主要决策权通过董事会实现。

N公司成立后,需要快速形成满足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同时,由于国有资本的参与,需要保证企业依法规范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满足多元化股东方的需求。快速创新体制机制与国有资本的监管要求集合,对审计体系上全方位创新提出了极高要求。内部审计要在N公司这样的创新性企业充分发挥作用,面临的是四大矛盾,即:一是快速高效发展与有效防范风险的矛盾;二是多元化企业管理灵活和满足国有监管要求的矛盾;三是组织价值增值和审计监督成本的矛盾;四是多方利益相关者与单一经营团队之间的矛盾。

为解决以上矛盾,创新发挥内部审计在新时代经济体系下的价值最大化,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提出了1+2+4的审计管理体系,即:以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为指引制定“1”个总体目标;为实现总体目标建立“2”大作业中心;围绕“2”大作业中心运行“4”类工作体系

“1+2+4”审计管理体系实施模式

以战略目标为指引,树立“1”个总体目标

N公司内部审计目标的设定紧密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以战略规划为指引,树立一个总体目标,明确内部审计发展的总基调。即:树立“1”个与N公司战略发展方向高度一致的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以其战略目标为指引,以审计创新为动力,深入业务、服务经营,快速响应,发挥‘增值型’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健康成长,为N公司初期建设以及后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围绕战略目标设定总体目标,树立内部审计权威性。内部审计的发展要不断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正确把握创新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可以表达N公司股东方、董事会、管理层的诉求,获取其有力支持,在日常工作中充分树立内部审计权威性。

2.围绕战略目标设定总体目标,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保障内审机构独立履行其职责的前提。始终围绕战略目标制定审计工作总目标,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置于组织内部的一个较高层次,奠定了内部独立性的基础。

3.围绕战略目标设定总体目标,发挥内部审计时效性。N公司作为创新企业,内部审计不应局限于事后监督以及发现风险领域,更多的应该体现事前、事中控制的价值,同时作为专家为企业在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内部控制甚至经营管理的领域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可以更多的体现内部审计的工作价值。

以人工智能为依托,建设“2”大作业中心

N公司整体实现扁平化管理,下属企业类型繁多,分布范围广,审计工作如果依靠传统的事后监督,人工控制,难以全面控制风险,同时,对于创业公司的高速发展态势,管理者难以随时把控风险,故N公司投资建立审计人工智能平台-X-包含“2”大工作中心,即:审计风控中心A+咨询服务中心C,“2”大工作中心是“1+2+4”审计管理体系的主体部分,N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全部工作依托X平台。X平台具体架构如下:

“2”大作业中心示意图

1.审计风控中心,充分发挥风险防范作用。审计风控中心A是传统审计工作的作业平台,在审计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实现智能化,节省人工成本,减少审计项目现场时间。

(1)动态的审计计划定制平台,聚焦风险,锁定工作目标。N公司作为多元化创新企业,没有强制的“五年轮审一次”的监管要求,但是由于下属企业类型多样,对于审计监管的覆盖率仍然有强制性要求,审计计划备选清单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紧密围绕战略目标制定审计计划备选清单-20%。②定期进行数据分析自动生成计划备选清单-20%。③管理层关注的领域直接列入审计计划备选清单-20%。④以前年度问题聚集领域筛选加入审计计划备选清单-10%。⑤长期未进行审计的领域加入审计计划备选清单-15%。⑥其他项目酌情加入审计计划备选清单-15%。

另外,整个审计计划生成过程不仅依赖于X平台,同时也依赖于专业的审计计划工作组成员,工作组成员包括:具有多年审计工作经验的项目组组长,以及擅长不同领域的审计师,同时根据每年审计计划备选清单的不同,抽调N公司内外部不同类型的专家参与审计计划制定过程,由于X平台的信息化优势,工作组的工作模式不用局限于地点的统一,可以采用远程会议平台,共享意见,出具最终结果。

(2)灵活的审计项目管理平台,提升效率,降低审计风险。X系统的审计项目管理平台是整个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依托平台,分为:风险评估区,包括:审计项目跟踪模块、审计风险分析模块、审计模型利用模块、审计数据分析模块;现场工作区,包括:制审计方案制定模块、审计证据收集模块、审计结论梳理模块、审计报告生成模块;审计管理区:审计项目跟踪模块、审计项目评价模块。下面重点介绍比较有特色的审计风险分析模块、审计结论梳理模块以及审计项目评价模块。

①审计风险分析模块:通过前置资料采集,提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X平台的风险评估模快,是风险评估区的主体部分,通过提前采集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财务、管理数据,对比行业数据,以及历史数据,同时汇总多来源审计、总结报告以及审计人员穿行测试的结论,自动生成财务分析表、经营分析报告、SWOT分析报告、重点领域风险点提示等,在结合系统内存储的数据库数据,自动生成风险评估等级,供审计项目人员参考。

②审计结论梳理模块:建立海量审计问题库,加强审计结论的规范性。X平台中,建立了审计问题库,形成审计方法-审计问题-审计风险-审计依据-审计建议一整条线。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项目初期,查找到对应项目的参考审计清单,对应在审计方案中加入审计风险点,可以针对性的开展审计项目;在审计项目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审计现象,可以查找到不同的审计依据;在审计底稿和报告阶段,也可以根据审计问题找到规范的审计结论性准确性。审计结论梳理模块可以应用在审计现场阶段不同的场景分别应用,推动形成精准的、规范的审计结论。

③审计项目评价模块:建立项目评价机制,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审计评价的主要目标一是可以评价审计工作组的工作质量,作为激励和考核的依据;二是通过长期的数据收集工作,精准的分析每位审计人员擅长的工作领域,有效进行人员分配;三是通过评价,明确现有工作系统和审计工作团队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3)高效的审计整改推动平台,助力整改,加强结果应用。审计整改平台分为短期整改模块和长期整改模块两个部分。审计过程中的问题一旦确定,会根据性质的不同加入两个模块中。短期整改模块:一般问题立行立改;长期整改模块:重大问题长期监督。以上两个模块会根据整改结果,按照整改完成情况自动对以前年度经审计的企业负责人以及业务负责人进行评分,并将对应评价结果发送至组织人力部门进行参考。

咨询服务中心C,体现内部审计增值价值

咨询服务中心是审计工作事前控制和提供服务的依托平台,包括:日常经营咨询建议平台和重点项目咨询服务平台。

人工智能与人工的结合,高效提供日常咨询服务

X平台的咨询服务中心的日常经营咨询建议平台采用了人工智能与人工结合的模块,该平台对N公司内部管理层以及审计系统人员全面开放。内部管理层和审计系统人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咨询模块查到必要的法律法规、审计案例、以及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X平台内置审计机器人小X,可以24小时自动回复咨询者与审计相关的专业问题,给出适当的建议。对于小X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智能机器人会进行梳理备案,待工作时间由专业审计人员与咨询人进行沟通处理。

集合多方面人才成立团队,进行重点项目咨询服务

现在企业内审人员从项目初期就全面介入,从而做到事前控制,全面把控风险,避免全部事后审核。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在很多企业已经普遍开展,专项咨询服务在很多集团内部已经普遍开展,但是审计人员不可能是全部问题的专家,X平台通过人才数据库集结系统内部人员,组成专兼职项目人员;通过问题数据库系统化梳理项目每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对项目组提示风险;通过对项目不同阶段的“管家式”监督与管理,全面把控项目各个阶段的风险。

以实现价值为目标,创建“4”类工作模式

内部审计价值的体现,除了基础的审计监督业务,还可以在推动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控制模式)、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服务模式)、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专家模式)、推动缔造合规形象(监管模式)四个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1.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解决快速高效发展与有效防范风险的矛盾。审计署《201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指出 “做好‘经济体检’工作,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创新企业的内部不仅要“查病”,更要利用内部审计自身专业价值,推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如:完善治理、健全制度、分清权责、控制风险、灵活监督,强化沟通等,充分体现对风险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权衡民营管理灵活和国有管理合规的矛盾。由于N公司的特殊性,属于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共同出资的多元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多方挑战。内部审计在推动N公司经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包括咨询、建议、答疑解惑等多种类型的服务,将国有资本的管理强制性要求融入日常的公司自身经营管理体系中,而不是利用国有监管的条款直接进行强制性要求,直接查找问题。

3.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解决组织价值增值和审计监督成本的矛盾。由于N公司作为创新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着组织成本的巨大压力,业务的不断扩张,人员的不断增加,内部审计很可能被经营层认为是单纯的管理中心。企业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内部审计虽然不直接参与直接产生企业价值的活动,但是通过保护企业资产、减少组织风险、降低企业不合理的支出、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增加组织获利机会等活动来为企业增加价值,充分发挥其“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作用。

4.推动缔造合规形象,解决多方利益相关者与单一经营团队的矛盾。N公司作为多元化创新企业,具有超过10个以上多种类型的股东方,以及政、产、学、研、用、资、创等多种类型的上下游利益相关者。N公司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合规管理的工作,推动N公司合规体系建立,对外树理良好的合规形象,充分发挥事前监管的重要作用,更有利于获取股东方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充分信任。信任度的提升,减少经营团队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障碍,降低合作成本,极大的提升经营效率。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审计工作经营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4:56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在线学习(2021年12期)2021-01-03 20:20:00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