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海燕
(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黑龙江 伊春 153100)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物圈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对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和管理好森林资源,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保持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
小兴安岭林区为东北三大林区之一,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酷热短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十分适合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生长。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人工造林和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使得小兴安岭林区重焕生机。同时,在小兴安岭局部地区,人工纯林所占比例较大,因而极易爆发病虫害,严重阻碍了小兴安岭林区的健康发展。据统计,我国森林每年因受病虫害的影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当前,森林病虫害的种类繁多,且情况复杂,有些病虫害在经过营林措施治理之后得到改善,而有些反复出现的病虫害十分顽固且难以根治,给小兴安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严重困扰和工作难度[1]。
1)造林树种的选育是决定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质健壮的苗木,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森林资源的免疫力。实施林木种苗的科学培养和管理,选育优质高产的林木种苗,有利于全面提升人工造林质量。
2)不同的树种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应当选择不同的造林树种,不同树种合理搭配营造混交林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森林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小兴安岭林区栽种落叶松、樟子松及杨树树种较多,主要原因是生长速度快,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培育周期。近年来,根据小兴安岭地区的气候特点,引进、培育许多珍贵树种,如红松、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等,这些珍贵树种更有利于优化人工林树种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多树种结合造林更能使森林焕发勃勃生机,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时期造林与育林技术的研究要不断加强,实现管、护、防相结合,提高林业资源的培育效率,提升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小兴安岭林区育林,应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以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相结合为主。一方面,因地制宜,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方法,相互辅助、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做好病虫害的调查,监测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分布、林木损害程度,随时关注病虫的种群动态、发展趋势、变化规律情况,为进行森林病虫害预测、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单一的造林树种不利于林分遗传结构的改善,长期栽种会导致林地地力衰退,影响人工林的稳定性。依据生态特征进行科学混交,选择互补性、有差异的树种,有利于优化林区空间结构,促进生态环境平衡。
2)小兴安岭林区的森林类型主要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实践证明,红松与水曲柳的搭配混交是比较成功的混交类型,水曲柳与红松混交林的静态持水能力较强,红松是小兴安岭林区顶级植物群落的主要成分,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幼林生长缓慢且耐阴,需要一定庇荫,而水曲柳生长较快,很快形成了第一林冠,既有利于红松的生长,又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生物量,形成良好森林生态环境。红松与水曲柳的混交林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另外,云杉与落叶松的混交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3)在小兴安岭林区,人工林极易受到雨雪冰冻灾害的危害,特别是针叶纯林,而阔叶林的抗雨雪灾害能力明显高于针叶林,二者的合理搭配混交,能够有效提升林木的抗灾害能力。合理配置栽植点,采用三角形或梅花型栽植林木,形成均匀树冠,也能够很好地提升林木的抗灾害能力[2]。
抚育间伐是人为干预森林生态系统的方式之一,是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研究不同的抚育方式、抚育强度与频率,对重塑、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营林治理中,通过抚育间伐能够降低林木间争夺土壤养分的程度,促进幼林根系的生长,通过适宜强度的抚育能够增加林下灌木生物量,益虫以及益鸟拥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森林生物多样性也就得到了保护,有害生物破坏林木生长的几率大大降低。
近年来,外来引进树种引发的重大病虫害呈高发态势,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必须加大森林树种检疫和预防监测工作的力度。这就要求对防治范围内的树种进行充分检疫,提高检疫意识,提升树种检疫水平,采用全面的监测网络,定期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带病林木,要采取隔离措施,在苗木的运输、贮存以及栽植等各个环节,也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避免病虫害的蔓延。
1)小兴安岭林区病虫害种类较多,既有本地的病虫害,又有外来传入的病虫害。不同的树种间又存在形态各异的病虫害特征,治理难度很大。目前常见树种的病害有红松疱锈病、红松烂皮病、水曲柳梢头白腐病、花曲柳叶斑病、白粉病、核桃楸枝枯病等;危害主要树种的害虫有红松球蚜、松梢象甲、小地老虎、花椒凤蝶、蚜虫、蛞蝓、双肩尺蛾等。
2)红松是小兴安岭林区珍贵的用材林、水源涵养林树种,其病虫害特点十分具有代表性。红松的病虫害呈现出普遍性的特点,以红松为寄主的病虫害高达49种,其中病害5种,虫害有44种。红松球果种蝇对红松的种子以及果实危害最大,红松的果实一旦受到这种害虫的威胁,产量和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最严重的还会导致红松种子绝产,严重影响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对于日益严重的人造林病虫害问题,仅仅依靠单一的药物防治无法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防治体系,充分利用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辅助化学药物,进行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提高人造林区病虫害防治效果,须加强林区监测和预防工作力度,完善营造林操作体系,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最终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
2)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药物喷洒仍然是重要的防治手段。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出现的病虫害种类也不尽相同,需要选择最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治技术,使用药物不可盲目。以红松为例,治疗红松疱锈病,首先要保证造林后必须进行抚育,铲除寄主转主植物,在幼林封闭后,要及时修枝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合理修剪病株,发病较轻的林木,可在病变部位涂抹焦化蜡药剂、含酚油。对于红松球蚜虫害的防治,一般开始于每年的5月上旬,此时第一代球蚜病虫开始集结,喷洒50%杀螟松乳剂或者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即可毒杀害虫[3]。
3)现代新型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备受推崇的绿色病虫害防治手段,通过完善森林生态食物链,在森林中引入病虫害的天敌,来消灭病虫害,达到“以鸟治虫”、“以虫治虫”的效果,此举已经在部分地区取得显著效果。除此之外,微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如细菌杀虫剂可有效杀灭松毛虫、柳天蛾、美国白蛾等,且不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生物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虫害的正常生长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病源病毒等均得到了有效的使用。
森林资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提升营林管理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问题迫在眉睫。在有效分析病虫害成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有针对性地预防与管控,对促进我国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