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堤防是最为主要的环节,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稳固的堤防起到了加固的作用,能够全面保证河道堤岸稳定;同时,堤防还具备良好防洪能力和河道治理功能,使河流通道更加顺畅,又保证了航运安全。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身边的环保有了更高的关注度,社会各行各业均在发展的同时,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经济、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水利工程建设涉及面广,需要格外重视环保问题,才能实现良性发展目标,生态堤防就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生态堤防能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挥生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人类与自然的发展稳定关系,使自然生态得到有效长期保护,促进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环境进一步优化,最终实现水利工程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我国水利工程生态建设起步晚,目前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只有脚踏实地、实干创新,才能跟上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中国特色的水利生态保护模式。
生态堤防有别于传统堤防,能够在保证基本防洪、固堤的需要前提下,全面照顾周边的水环境和生态发展,全面兼顾了环境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生态堤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涉及到水利工程和生态学两个内容,通过生态堤防的建设,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要想全面建设好生态堤防,则需要更高标准的设计与建设。
从传统堤防的角度看,无非就是对河岸进行加固和修复,满足防洪、航运、农业等基本的功能需求,而建设生态堤防则不同,不但能够保证水利功能的发挥,同时,还兼顾了生态环境的需要,保证了周边生态不受破坏与影响,使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的保护。设计生态堤防时,需要以当地环境保护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进而满足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长远要求。
1.生态性原则。生态堤防设计需要考虑到各个环节流程的关系,合理布局各种生态,划分好各堤防间距,充分结合河流的流向进行全面的整体设计,通过合适的预留,保证河流正常流动,为河流提供最充分的空间,这样,河道中的水生动植物就能够快速生长,有利于周边生态的形成,要科学规划,尽量保留河道两岸植被,不受水利工程建设的破坏,全面实现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性,通过自然的和谐共处,确保两岸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提升,实现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2.多样性原则。水利工程要具有多样性,水利工程是保障民生的基础,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人们生活、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便利,能够体现社会综合价值。满足这些功能的同时,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生态堤防必须要全面兼顾生态保护,而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是重中之重,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生物产生影响,只有全面做好多样性保护,才能实现生态堤防设计标准要求。进行生态设计时,需要全面充分对河流、水文、环境进行考察,掌握好河流生物情况,把握多样性原则,根据掌握的情况,做好生态设计,切实保障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为生态系统提供更加稳定的生存环境。
3.全面性原则。水利工程要更好地服务人类生产生活,其建设目的就是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条件,传统设计会对生态进行破坏,不重视生态性,这也就是当前很多水利工程周边生态受到破坏的成因。生态堤防要在经济功能基础上,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布局,要全面做好功能设计,做好综合性评估,根据评估效果科学规划。
1.堤形和堤线设计。河流的情况不同,堤防设计也不同,要根据不同的河流形态做好科学设计,充分考虑河流形态才能形成科学方案。全面设计好堤线及堤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想把握好这两点,则需要充分把握好河流自然形态,根据不同河流的自然蜿蜒情况,拿出科学的水利设计方案,这样,就能够在不破坏自然的情况下,有效保证河流生态环境。堤形设计要考虑渗透性、稳定性,保证水利工程稳定可靠,确保使用后的安全性。生态性是必须要全面考虑的因素,尽量避免影响周边的生态系统自我修复。两个堤防间距要合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生态的生存成长空间,尽量避免出现河流行洪对两岸生态的影响。
2.河流断面生态设计。自然状态的河流,是有着多变性和复杂性的,河流的断面形状也会更加复杂多变,形成不规则的断面结构,随着季节的变换,河道会不断的更改方向,整体随意性大。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全面把握好断面结构,合理进行设计,了解断面信息,根据特点做好综合性断面设计,保证堤防构造合理有效。要对河流构造进行分析,把握定位要求,要对周边土壤、地形进行调查,合理做到保护与规划,避免后期施工造成结构性破坏,影响生态恢复。复式断面是当前最为主要的一种结构形式,能对河流生物多样性做到很大程度的保护,同时还有着河道的功能。
3.生态护坡设计。生态护坡是生态堤防的重要内容,更是生态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坡处于水陆交接带,不但对堤防起到加固的作用,更能够对生态的发展起到促进功能。护坡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的环境特点,全面减小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不影响河流的物种发展。那么,护坡的设计时就需要考虑生态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河流选择不同的护坡方式,这样,才能尽可能保留原有河流两岸风貌和生态系统。混凝土护坡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有效的方式,但是在选择材料时,多使用渗透性强的混凝土,通过良好的渗透性,避免出现混凝土影响生态的情况,周边的植物会得到良好的保护,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得到有效舒缓。
4.生态景观设计。原生江河湖周围会形成原生自然景观,如果水利工程破坏了景观,则失去了生态保护的意义,要在水利工程结束后,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景观进行恢复。因此,水利工程建筑物及其周边需要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景观植物选择当地原生植物,为当地动物提供栖息环境,利用水体进行再营造,尽最大的可能还原原有生态系统。
生态堤防的建设,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第一原则,进行设计时就需要严格把关,把握好可持续发展主线,要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全面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结合河流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水利工程建设,通过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促使水利工程堤防更加生态、科学,有力推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