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达娃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一般由五个子系统共同组成,具体包括路外、行车、客运、货运、劳动等安全管理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以此来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质量。近年来铁路运输任务量较大,这就更需要全面做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针对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好具体的防范工作,进一步保障铁路安全、稳定的运营。
外部环境主要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出现一些自然灾害或是经济、政治和法律等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行车的具体状况。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出行安全,这也对铁路运输设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铁路运输设备速度提升速度较快,铁路设备保养工作量增加,这也导致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加,铁路运行中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当前铁路运输设备中先进技术的应用,但铁路员工技术改革相较于科技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因此在实际铁路运输设备运行过程中,一些安全隐患员工无法及时发现,这必然会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在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中,运输人员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当前铁路列车安全事故由人为因素导致的比例较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在实际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员工不严格根据具体的规程开展工作,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一些安全工作流于形式,部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从而导致铁路运输安全事故频发,而且在事故发生后各部门之间对于责任存在推诿的情况。部分员工值班作业时为了方便存在违规的行为,部分人员甚至对信号不认真确认,由此而导致铁路行车事故发生。在实际铁路运输作业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不足。一些老员工虽然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部分年轻员工虽然学习能力强,但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再加之部分工作人员自身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消极,一旦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或是隐瞒实情。另外,当前铁路部分安全规则制度还不完善,部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应付检查的情况,而且安全管理方式过于落后,现实际情况相脱节,这就导致铁路行车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这就导致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泥石流、地震及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发生,必然会对铁路行车安全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勘测工作,尽可能的避免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并根据具体的勘测结果来设计铁路运输路线,强化对铁路运输线路的监控,积极构建完善的铁路运输监控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预防和补救措施。另外,还要根据不同区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做好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
提高铁路行车安全运输质量,维护国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安全,促进铁路运输业的稳健发展。
首先要着重优化设备安全保障体系,定期做好信号灯、机车、轨道、自动报警装置与其他装备的质检工作,及时修复设备故障,更换废旧零件,排查安全隐患。此外,铁路企业应重视完善机车导航跟踪管理系统,借助GPS 技术绘制电子地图,以便于掌握行车信息,规范行车安全管理。一般情况下,行车运输系统中的GPS 技术系统能够将G/S 与B/S 两种子系统融为一体,使安全管理功能更佳。而且,GPS 技术系统在运输机车导航与跟踪系统中的应用极为成功,可以为司机提供最完善的导航信息,辅助司机选用最安全的路线,从而有效提高安全运输质量。
其次,GPS 技术系统能够对机车进行全程监控。利用GPS 技术,借助于电子地图,能够对铁路运输里程进行准确定位和跟踪,并对机车在地图上的运行位置进行保存,针对其运输轨迹进行直观绘制,从而全面了解和掌握运输机车的具体的信息。一旦机车运行中遇到困境,司机能够借助于GPS 技术系统及时向监控中心发送求助信息,监控中心会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安全操作指令,以此来保证运输的安全。
另一方面,GPS 技术系统具备记录轨迹与回放功能,因此,可以随时针对所选定的机车进行指定时间点的信息回放,准确回放机车运输轨迹,并根据具体需要调整回放速度。所有机车的运输信息均由服务器保存,该配件能够以列表的形式清晰展示回放机车的行驶轨迹。一般情况下,分析服务器中所保存的运输信息能够进一步了解GPS 技术对安全运输的管理效果,全面优化运输路线。
目前,国内不少铁路企业已经研发了完善的GPS 运输软件系统,该系统能够分别组建机车安全运输路线模型、最佳路况模型、最短路线模型、信息物流模型、实时定位模型与分配集合模型,进而设计出最安全的运输路线,根据路况做好运输路线调整工作,有效节约运输成本,确保运输安全质量。除此之外,GPS 技术系统能够全方位跟踪所有机车的运行轨迹,针对实际情况指挥调度,与司机进行通话,避免出现疲劳驾驶现象。
在整个铁路运输安全系统中,由于涉及到较多的人员,因此对于各级人员需要重视整体素质的提高,以此来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特别是要加强对机车乘务员及技术人员的监督,全面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安全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铁路企业还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使其在紧急事件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积极应对,进一步提升铁路企业防范行车安全事故的整体能力,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这也有效的促进了铁路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但在实际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较多的挑战,而且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较多,特别是环境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针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管控,进一步保证铁路列车的行车安全,为铁路运输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