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刚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159)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美国最重要的自然主义作家,他深受爱默生的影响却又走出了不同的道路,不管是他的生活观、人生观还是宇宙观都与爱默生有着显著的区别。梭罗生前默默无闻,几乎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知。他最重要的作品《瓦尔登湖》(Walden)于1854年问世,当时正是美国商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梭罗在其中表达的思想远超了时代,因此少有人关注,甚至还遭到一些人的嘲讽。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尤其是人类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瓦尔登湖》中表达的深刻思想日益得到重视,“梭罗作为‘户外’文学类型之父的地位得到人们的称赞,而不是作为次要地位的标志”(Sayre 2007: 39),梭罗的著作也进入了美国经典文学的行列。
梭罗勤于思考,注重精神追求,认为孤独寂寞有助于思考。对于物质生活,梭罗不太看重,在生活中只要能够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他便不再计较太多。1845年至1847年,他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自己搭建的小木屋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同时写下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这就是《瓦尔登湖》。两年多时间的独处与思考,梭罗的人生也因此而变得与众不同。然而,似乎梭罗除了得到忽略和误解之外,他思想的光辉并不为人所识。一直到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以来,《瓦尔登湖》以及梭罗的影响才变得越来越大。正如徐迟先生在《译序》中所说:“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瓦尔登湖》是用散文体写作而成,行文如涓涓细流,滋润着人的心灵,直接渗入到人的精神世界之中。梭罗的思想超越了美国时代的发展,与当时的美国崇尚的商业化精神背道而驰。因此,《瓦尔登湖》在当时的美国受到冷遇,一度无人问津。当然,也有几个冷嘲热讽的批评者。但是,梭罗的远见卓识终将被人们所接受,从而认识到梭罗思想的价值,给与他历史上应有的地位,正如常耀信教授所言:“历史和时间最终会使他恢复在文学上不可剥夺的地位”(Chang 2016: 69)。
《道德经》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最重要的经典,短短五千言运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本土特色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道德经》的著作者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迁 2012:394)《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但却阐释了深刻的思想,表达的内容涉及自然、人生、军事、政治和哲学等各个方面。用短短五千言,道尽宇宙和人生,言简意赅到让人叹为观止。《道德经》“直面现实社会,涉及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老子》前言 2012:11)
梭罗所处的时代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超验主义思想盛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美国的知识阶层之中,尤其是儒家思想。但是,在当时的西方已经也同时出现了《道德经》的译本,有些西方的汉学家比较了《道德经》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美国的知识界包括梭罗也有途径了解到中国道教的精神。虽然尚没有证据表明梭罗受到了《道德经》的影响,但是梭罗的行为和他在《瓦尔登湖》中所表达的思想与《道德经》不谋而合。《道德经》和《瓦尔登湖》都阐释了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等人类生活与社会思想中各个方面的看法,体现了人类对此类问题的哲学思考,闪耀着哲学思想的智慧光芒,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与特点,同时也有许多相似的观点与看法,在哲学思想上有着相互观照研究的意义。
梭罗的一生可以用孤独来形容,他只身在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了两年多,这让当时的人们很难理解。他对物质要求甚少,对精神生活则孜孜以求。其实,在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层面上,梭罗的观点似乎更接近于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尤其是在对政府的作用这一点上。虽然还没有证据显示梭罗直接阅读过任何一部道家著作,但在对待政府或者说统治者时两者表现出了相同的思想与理念,都强调统治者对于人民少干预的无为而治。
梭罗认为,政府的统治应该尽量少的去管理人民,人民可以很好地生活。《道德经》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达,如“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第三章》)一切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加入统治者自己的意志和私欲。“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老子认为统治者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处理事务,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大治的了。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指出,政府的存在应该为民众服务,而不是从民众中获取利益。但是,现实总是与他的政治理想背道而驰,他因为拒绝交税而入狱,在《瓦尔登湖》中他写道:“人间的肮脏机关总要跟他到哪里,纠缠他,攫取他”。(梭罗 2012:135)梭罗对这一切是厌恶的,这与他的少干预的思想背道而驰,对此他采取不服从的策略。这与《道德经》中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老子从反面说明勉强作为就会导致失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老子意在说明统治者统治民众应该做到顺应自然,不去妄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这是《道德经》中阐释的无为的作用和效果。然而,对此天下却很少有人了解到;即使是认识到,也未必能够做到。老子反复强调的是无为之道。
梭罗认为政府不能强迫民众做违背人类本性的事情,否则人民就有权利不服从。他说:“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会发现自己经常‘正式违抗’人类所谓的‘最神圣的社会法律’,因为他服从一些更加神圣的法律,他不是有意这样敌对,但他已经检验了自己的决心。”(梭罗 2012:249)《道德经》中“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老子强调了统治者强行所为,违背自然和人类的本性和规律,这不是好的统治,统治者应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老子认为统治者的“有为”违反了自然,反而容易造成动乱,只有无为才是顺应本性规律,才能治理好天下。
由此可见,在治国理念上,“梭罗显然重视自我探索和自我解放”(Syare 1992: 102),强调个人的自我管理和精神追求,减少政府的干预,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和统治策略。他在《瓦尔登湖》的政治统治策略与《道德经》中“无为”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政府和统治者,两者都提出应顺应自然,尽量不去干扰人民。
18世纪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迅速扩大到整个西方世界,西方文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了梭罗所生活的时代工业革命的影响日益显著,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工业革命推动科技不断发展,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但人也被物所异化,被物质化的人也就成了物的奴隶。梭罗的生活理念可谓反其道而行之,1845年他只身来到瓦尔登湖畔,自己亲手搭建小屋,过起了简单的生活。梭罗说:“对许多人来说,从这种意义上讲,生活必需品只有一种,那就是食物。”(梭罗 2012: 8)梭罗在这儿阐明简朴生活的充足和明智,说明了简朴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多。简单的生活使人的物质欲望减少了,人们就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精神生活反而变得更加丰富了。他认为:“他把自己的生活越是简单化,宇宙的法则就会删繁就简”(梭罗 2012:250)。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日子,他给自己的必需品列了一张单子,“梭罗的‘必需品’简短清单中显然没有金钱这个资本主义的基本要素”(Myerson 1995: 98)。梭罗认为,人们的生活必须品很少,人类只有摆脱了物欲,过简朴的生活,才会在寂寞孤单的思考中提升自己的精神,成为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
我们也可以从《道德经》中找出这种简朴生活的观点: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第三章》)老子认为恢复纯朴的民风,反对现实社会的物欲横流,倡导减少人的物质欲望,这样国家才能大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老子认为过度的物质享受会使人堕落,也会使人感官丧失功能,从而失去对外界的敏感度,从反面说明了简朴生活的必要性。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老子主张去除太过的享受,去除奢侈的生活,去除生活中一切非必需品之外的欲望,过一种简朴的生活,才能接近于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老子强烈地控诉和诅咒这些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生活糜烂的统治者走的是邪恶之路,是一伙强盗头子,他们的生活远离了大道,不符合人类的自然本性。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提倡人们过一种简朴的生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世界的充实上,并崇尚心灵与自然的融合,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道德经》中老子希望人民的生活恢复到单纯质朴,过简单的生活,这样才符合人类的自然本性。对物欲的反对,要求生活得简朴,追求精神的丰富,这一点在《瓦尔登湖》和《道德经》中都表达了同样的生活观。
随着十八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的持续深入,人类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导致人类的私欲急剧膨胀,把自然也物质化了,把自然看作仅仅是作为人类掠夺和征服的对象而存在。对于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法国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对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思想进行了批判,要求人们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有益于人类的生活。
梭罗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大自然是他描写的中心,也是他心中的神圣所在。在《瓦尔登湖》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梭罗的影响,读到梭罗在书中对儒家经典的引用,但梭罗在书中所表达出来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却与《道德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进行机械、还原的分析处理”(李艳 2009:105),梭罗的作品无疑返回到了自然的神秘。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畔生活,寂寞的日子让他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充满了喜悦,并在自然中思考人生,精神得到了升华。他说:“我在大自然中自由来去,以一种奇异的姿态,成了它的一部分。”(梭罗 2012: 102)《道德经》中具有着宇宙一体的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体,而“道”是一切的源泉,把一切按照一定的规律统一起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体现了《道德经》中人与自然的统一,共同构成世间万物。
人类的祖先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臣服于大自然的脚下,活着已经很艰难,更不要谈去改造自然和战胜自然了,他们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力度不断加大,甚至产生了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想法,想去征服自然。梭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的观点是:“他(人类)始终是大自然中的一个过客”(梭罗 2012:28)。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应该和谐共处。甚至人融入自然当中,成为自然的一部人。在《瓦尔登湖》中他写道:“渔夫、猎人、樵夫等等,他们终身在原野山林中度过,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看,他们已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梭罗 2012:165)
梭罗还对大自然抱有一份深深的尊敬和感激,在《瓦尔登湖》中他反问道:“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上的泥土吗?”(梭罗 2012:109)梭罗并不认为人类就是至高无上的,他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中的“泥土”,只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事物,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万物之灵。对于梭罗来说,“让自然融于自身,同时也让自身融于自然,是梭罗不同寻常的人生追求。”(程虹 2013:86)
《瓦尔登湖》就像一首田园诗,在其中梭罗极力讴歌自然,甚至认为人能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与《道德经》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致的。老子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此处的“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而是世间所有的存在,包括天、地、人在内,把人与天地等的存在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无论是人类,还是天地,还是大自然,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道德经》中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避免因工业的发展而破坏自然。
无论是在梭罗眼中的自然,还是《道德经》中的自然,都不是人类需要征服的对象,而是学习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这有利于人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从而建设生态和谐的社会。
梭罗生活的时代美国超验主义盛行,而与超验主义的领导者爱默生亦师亦友的关系也使梭罗深受其影响,然而梭罗的思想却又有其独到之处而在当时独树一帜。虽然当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其思想的闪光之处,梭罗的影响也日渐增大。梭罗是时代的独行者,虽说他在理论体系中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受到了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但他的生活方式与其有巨大影响的著作《瓦尔登湖》却体现了“无为”思想,主张过简朴的生活,以及其对自然的态度,这些都与《道德经》中所体现出来的极其相似,体现了东西方在哲学思想、生活理念和对待自然态度上的共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