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军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前在大多数院校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着教学效率偏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守旧。教师往往更重视书本上知识的讲解、不重视教学内容的拓展,学生难以掌握最前沿的艺术设计知识,课程教学内容因循守旧,与艺术设计领域发展相脱节。二是教学方式单一。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习惯于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简单制作及播放PPT 课件,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三是教学效果欠佳。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包含很多抽象性的概念、理论、思想观念等教学内容,教师若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式,不仅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抽象知识,还会让他们对抽象知识产生歧义,学生的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不佳。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欠缺。目前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普遍缺少社会实践能力,教学信息化能力更是亟待提升。
信息化教学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其应用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不同其他专业教学,需要在教学中融入大量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对抽象的知识在进行扩容式讲解。信息化教学能够满足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需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收集整理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将这些教学素材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播放[1]。如此一来,丰富了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拓展了知识视野。同时,应用信息化教学还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立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艺术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应用信息化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在线课程进行提前预习,上课利用8~10 分钟的时间扣紧问题观看微课,而后再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从旁给予适当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又如,教师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利用校园网站、QQ、微信等信息化社交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为学生答疑解惑[2];艺术设计专业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学资料库,允许学生登录资料库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自学条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教学以教材为基础,以课堂讲解为手段,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听讲疲劳,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而开展信息化教学之后,教师可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如AI、PS、Flash、GraphicsGale、CoreIDRAW、Illustrator、3DS MAX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实现对专业知识的多角度传授。教师可以利用软件图层技术解析复杂的艺术作品图形构成,可以利用动画技术演绎设计项目的创意表达过程,还可以利用实物摄影技术开展微课教学等。
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优秀作品、名家作品的赏析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学生可以快速直观地了解设计形式,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可将信息化教学引入到作品解析,运用软件图层技术对作品图形关系进行分解,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名作解析通常用PPT、名作欣赏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作品,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直观,但是受教学课件自身技术的局限,学生很难看清楚设计作品的形式和层次关系[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中的软件分层技术,根据教学案例的实际情况,选择带有图层功能的软件,如AI、PS、Flash 等软件,对设计作品案例进行分解,将设计作品案例的每一个层次画面都分别设置在不同图层上。教师在教学时只需操作控制图层按钮,就可以将不同图层上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包括设计作品不同层次间的疏密、虚实、冷暖、形态、色彩关系等。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实践类课程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各个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抽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及实践能力也极有帮助。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模块教学中,设计项目案例的教学法是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实现课堂与企业对接,教学与实践对接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布置学生自主完成某一课题或设计项目,这个项目甚至可以是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在设计项目准备阶段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创意思维过程。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将设计过程制作成静态图示,利用PPT 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设计项目的实施步骤。但是,PPT 展示却不能清晰呈现出设计项目的创意构思过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设计项目制作成动画,向学生清晰展示项目设计的思维逻辑递进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聚敛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利用Flash、GraphicsGale、万彩动画大师等软件制作动画,围绕创意原点层层抽丝剥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收集视觉元素、创作创意图形,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项目设计的全过程,直接体会到抽象的“创意思维”形成过程,由此激发学生的创意构思意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创意设计思维训练。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习中,素描、色彩等属于必修的专业基础绘画课程。在基础绘画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现场绘画演示这一示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绘画技能形成直观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绘画技能学习的畏惧心理。但是,随着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班级人数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若依然采用现场绘画演示的教学方式,必然无法顾及到远处学生的观摩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如教师可将边讲解、边绘画的过程录制成小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看,学习教师的绘画方法。教师还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共享视频,方便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仔细观摩、反复训练,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的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在大屏幕上投影教师的现场绘画过程,增强演示教学的现场感,并让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及时提问,实现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具备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掌握艺术设计的专业技能。教师可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引入到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多种应用软件的操作,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如在平面构成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引入CoreIDRAW 和Illustrator 两款软件的教学,改变过去单纯的单线平涂的纯手绘训练,利用这两款软件帮助学生进行二维图形或三维图形的设计,让学生快速掌握平面构图的操作技能;在色彩构成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运用PS 软件展示色彩的变化交接,让学生感受到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色彩敏感力[4]。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对PS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能够利用PS 软件自由搭配色彩,赋予作品感染力;在立体构成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和渲染技术讲解细节构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降低学习难度。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掌握3DSMAX 软件的操作,使学生能够通过软件系统中提供的素材进行造型设计,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对资源需求极高的专业,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习资源,并且保证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多元性[5]。为此,艺术设计专业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教学资料库,解决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满足专业课程教学对教学资源的需求。教师可根据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调用资料库中的素材,制作高质量、个性化的电子教案,提供给学生进行网上学习。教师要更新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资料,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学习资料。在教学资料库中,教师不仅可以上传国内外优秀作品,而且还可以上传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将这些资源分门别类存储,以便有需要时快速调用[6]。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教学资料库建立起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如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中均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方面的知识,而三维设计又包括了产品设计和室内设计等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针对这些课程整理出相关类别和关联的教学资料进行分类编放,让学生可以在资料库中进行自主学习。
总而言之,艺术设计专业要结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积极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现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持续发掘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应用价值,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不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