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萍
(北票市台吉林果服务站,辽宁 北票122122)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虽然年降水量有500 mm 左右,但主要集中于6-8 月份,春季则是干旱频发,有“十年九旱”之说,因此提高造林成活率一直是荒山造林的难点,为此先后发明和采用了小坑造林、浸根造林、容器育苗造林、覆膜造林、DJS造林法等多种提高造林成活率方法。其中DJS造林法是根据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树种特性以及幼树个体水分平衡原理,并运用聚乙烯塑料不透水的特性,将苗木或幼树植入装有营养土与水配比的混浆植苗袋,进行植苗袋容器造林的新技术[1]。DJS造林法与普通浇水造林方法对比,生态树种单株节水11.2 kg,经济树种单株节水23.5 kg,植苗袋可保墒2 个月;DJS 造林方法平均可提高裸根苗造林成活率25%~28%,提高造林保存率34.7%[2]。然而,DJS 造林法虽然可显著提高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但荒山造林采用的针叶树绝大多数是容器苗,为此自2010 年起在容器苗造林中改进了DJS 造林方法并应用到荒山造林的生产实践中,大大提高了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使改进了DJS 造林方法(以下简称容器苗DJS 造林法)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现把多年经验总结提炼的造林方法介绍如下。
2~3年生油松和樟子松容器苗。
容器苗运达造林地点后,首先选苗,去除根系脱离容器杯的苗木,然后用刀片把杯底划略小于杯底直径的2~3 道口子,在低洼处紧密平放,把杯摆正,灌水浸泡12 h,使杯体浸湿浸透。
整地采用栽前整地方式,株行距为3 m×4 m。在钩机能作业的地方,用钩机挖长、宽、高为60 cm×60 cm×60 cm 以上的栽植坑;坡度大、土层薄或石头多的荒山处用人工挖直径60 cm、深40 cm 的鱼鳞坑。挖好坑后回填土到坑深的1/3,石头坑用客土回填。
4月1-30日,最好在4月20日前后完成。
把容器苗装入已经在底部有8~10 个小孔(直径1 cm 以下)的长宽均30 cm 以上的塑料袋中,然后往塑料袋中装入3~4 铁锹泥浆,运到栽植坑中心。或者把有孔的塑料袋直接放在坑底,底部装入3~4 铁锹泥浆,再把容器苗放在泥浆上。接着把塑料袋上口敞开,填土装满塑料袋。然后在敞开塑料袋的四周填土,坑填满后踩实。回填深度以超过袋顶15~20 cm 为宜,使苗根茎处略低于地表,利于雨水能进入坑内塑料袋中。然后视地形情况,修成直径50~100 cm 的树盘,集聚降水,满足树木生长的水分需求。
栽后连续10 d 没有10 mm 以上降雨,立即浇水,每株13~15 kg。如遇特殊干旱年份,1 个月后再对树木浇水1次。
为防野兔咬伤,秋季草木枯黄后(约11 月20日)应立即人工抹药(北票市林业和草原局林业科研所生产的多效防啃剂)。需戴两副手套,内层是防水手套,外层是棉线手套。用手蘸稀释药液握住苗的主干直接从苗接地表处往上撸40 cm,可一次性解决秋冬春幼树野兔啃咬问题。此防啃剂还有防病、防虫、防冻、保水作用,有效期可达6个月。
2008 年常规植苗造林113 475.6 hm2,当年10 月造林成活率只有30%,1 年后所剩无几。2010 年开始用容器苗DJS 造林法在同一地块造林65.6 hm2,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78%,2019 年保存率仍然能达到60%以上。
2016 年在石质山造林11.33 hm2,用风镐挖坑,规格60 cm×60 cm×60 cm,采用DJS 造林技术,3 年生油松全部客土栽植,栽后由于长期无降雨进行了2 次浇水,每次每株浇水13~15 kg。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2019 年保存率达到了80%以上,可见容器苗DJS造林方法在提高辽西地区荒山造林成活率方面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