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2020-02-27 18:39潘山
毛纺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服饰文化服饰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基础物质资料,是历史文明发展的痕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地域特征鲜明,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一书对中国55个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逐一进行介绍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分布地域、人口数量、历史沿革、生产及生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背景资料,以及服饰用料、造型、纹样、搭配等内容,分析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探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式,为保护少数民族服饰及服饰文化做出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我国的1000多个县市中,不同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均有所不同,这与各个民族之间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生活环境方面,《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一书提出,由于各个少数民族分布全国各地,分布区域地理环境与气候环境均有所不同,因此所穿着的传统服饰以及背后的文化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如北方、南方,林区、牧区等。如生活寒带与温带区域的北方地区少数民族,服饰面料以皮革、棉布居多,以起到保暖防风的作用。我国西部地区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早晚温差极大,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都身穿宽大的藏袍,中午温度升高时就把袍袖脱下系在腰间,露出上半身散热,夜晚温度下降则重新穿戴整齐,以便保暖,这种传统服饰穿着方式十分独特。而生活在南方的少数民族,由于气候炎热、雨水丰厚,服饰面料大多为单薄的棉纱,轻便凉爽,如水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为了适应潮湿炎热的气候环境,服装大多宽敞而短,便于透气干爽。生活方式方面:不同少数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不同,则必然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身穿蒙古袍,两侧开开衩,便于骑马。尤其是蒙古靴子的靴底为月牙形状,在骑马时便于踩马镫,传统的高筒靴不仅能够御寒保暖,还可以防止由于长时间骑马而对小腿的损伤。又如,羌族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山高路陡,大多数物资运输都需要人力背运,所以羌族男女均穿着麻布长衫,外面套上羊皮背心。由于羊皮背心御寒性能好,也十分耐磨,能够满足羌族群众的生活生产习惯。

结合《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一书以及当前少数民族服饰现状,少数民族服饰与其他文化现象相同,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生理与社会需求而形成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我国传统服饰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不仅仅具有所有服饰拥有的普遍性特点与功能,也表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与功能。少数民族服饰的普遍性功能主要有防御寒冷、抵御太阳照射、隔绝蚊虫叮咬、避免风霜袭人,防止外界的恶劣环境对人体造成损伤。而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个性化特点与功能则表现在文化功能中。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的标识与识别作用。中国55个少数民族都可以拼接传统服饰加以辨别区分,主要原因在于每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有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款式、面料、工艺、色彩、图案等方面。如赫哲族的传统服饰是用鱼皮制作,这是赫哲族独有的传统,也是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中不会出现的独特之处;又如苗族传统服饰为绣花衣,头戴银冠银角等等。《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一书中提到,少数民族穿服饰的辨别区分功能不仅仅表现在不同少数民族之间,同时还表现在各个少数民族内部区域与支系中。如藏族服装分为安多、康巴、卫藏三大类型共数十种。第二,装饰的审美作用。审美是服饰继实用功能之后形成的另一重要功能。中国少数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虽然都有所不同,但是对通过服装、饰品等来表现对美的追求的心理是相同的。如朝鲜族崇尚白色,以穿着白色素服为美,服装衣裙大多为大衣颜色,绣花镶边、首饰佩戴情况较少;而苗族的传统服饰则偏好五彩缤纷,十分注重服装的色彩与饰品,服装的领口、袖口、裙摆上都绣上了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头顶、颈脖、胸前、手腕、脚腕上都佩戴了各种各样的银饰。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为人们提供了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让人们能够从全新的视角分析早已熟悉的少数民族服饰,深切感悟到少数民族服饰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千百年流传下的财富,其独特性、实用性、民族性,都充分反映了各个少数民族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艺术风俗等。因此,我们要重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工作,注重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第一,规定法律制度加以保护。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关键在于尽快出台权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依法开展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结合《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一书以及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保护的迫切性,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法律法规建设。一是建立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普查机制。建立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基础普查工作,进行能反映少数民族很好、生活风俗的服饰的相关收集,以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服饰档案与保护计划,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其开展规范。二是建立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机制。在建立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法律时要规范重要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遗产标准,公布相关名录以及保持者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对于保留完整少数民族传统服装习俗与制作的区域,可以将其命名为“民族文化艺术之乡”,将这一规范与标准纳入法律中,以推动各个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第二,通过开发传承等方式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开发传承等方式保护少数民族服饰传统文化是法律法规保护的有效补充。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通常以调研、开采为基础,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以摄影、录音为手段,系统记录各个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再进行不同类别的整理归纳。针对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可以采用研究性保护方式,根据分层分类的原则开展研究保护,以满足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多样性。分层即为在走访、调研、记录的基础上,从所收集获得的资料入手,将需要保护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分为国家级与省级两个级别;分类则需要先了解被保护对象的保存现状,是否可以继续进行保护。如被保护对象虽然已经出现衰退,但如果存在可以直接保护;部分由于无法穿着或制作技艺已经失传则需要先进行抢救再进行保护;部分要侧重对服饰自身与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部分要侧重对服饰制作工艺手艺人的保护。总的来说,只有经过充分调查才能够找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保护方法。另外,要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是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否能够存活的重要媒介。要注重掌握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民间手艺人的保护,鼓励其积极带徒弟、传技艺,让珍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能够得到传承。

第三,强化群众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意识。强化群众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意识是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有广大的群众作为基础,在强化群众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意识方面,媒体要做好宣传工作,将互联网、电视台、报纸、杂志作为沟通的桥梁,通过多角度、立体化的方式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展现在大众视野中,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地位。一方面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课堂的教育工作,开设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课程,将少数民族服饰、歌曲、美术、音乐等纳入活动课程中,开展民风、民俗教育,组织学生亲身走访少数民族地区,感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转变传统单一的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节日等,配合电视台、互联网、报刊等媒体宣传,加大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宣传保护工作。

总的来说,《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一书反复强调,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能够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工作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需要在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实践中探索,从而建立起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措施,并深刻认识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必须肩负起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服饰文化服饰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雪人的服饰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