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县域经济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02-27 20:54张晓砚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4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

■张晓砚

(黑龙江省延寿县委党校)

引 言

现阶段在全方位地深入改革与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进程中,县域经济已然成为了中国社会增长最为快速,最具发展前景的经济体。在此大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达成脱贫工作目标,平稳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1 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数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县域经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较快的发展,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县乡一级的财政往往比较紧张;经济结构不均衡,工业总量不足,尚未找到自身产业的优势;农业经济精细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缺乏新颖的增长点;外部资金引进不足,县域经济较难持续增长;管理部门的诸多限制导致了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阻力等等。

1.1 贫困县域内在发展与脱贫助力之间的不协调

当前一些贫困县域的首要发展目标便是脱贫,因而为了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务必改革当地落后的县域经济结构,大力引进社会投资,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项目。然而,这些外部项目能否发挥出激发县域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以此实现全方位的持续发展,是困扰当前贫困县域的至关重要的难题,也是下一步使贫困县域脱离贫困、配套环境差、无外部投资、经济增长缓慢直至更加贫困的恶性闭式循环的关键。

1.2 结构性配置需求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协调

从生产要素方面着眼,贫困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致使生产资源和实现途径的依赖性很大并且认识不足,因而使贫困县域无法适应全新的生产要素。然而,贫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与之匹配的要素需求,那么如何优化和完善要素结构,便成为了导致贫困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跨越的一座大山。

1.3 缺乏资本积累

根据经济领域的科研报告结论可以看出,资本积累的多少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大而尤其是贫困县域因资本积累缺乏必要的支持,长时间居于不利位置,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产业资本的进入门槛颇高、知识资本进入缺少强劲的软性支撑、本身的资本积累能力相当有限、县域特色资源转变为资本的能力不足。

1.4 经济地位与主体要求不协调

当县域经济在全面持续的发展背景下,区域的主体作用在这时发挥着相当关键的影响。但从一些贫困县域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地区性的主体标志并不显著,甚至在进一步地经济上升中始终占据从属地位。现阶段,这种从属地位的体现不仅出于对外部的资本和市场的依赖,而且还有技术落后,软性条件不具备等,共同造成了贫困县域经济在生产要素方面与经济较为发达区域相比较而言的滞后性,同时还有信息流通速度的缓慢。

2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问题与挑战时常出现,然而经过大量的分析和实践证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通常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经济发展的指导理念与经济结构模式的不合理引起,然而症结的长期存在更是需要坚定的措施和执行手段来解决。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该探求全新的适合自身发展的革新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科学脱贫治理,深入疑难症结内部,改变结构模式,增进自身的造血能力,从而真正意义上完成县域经济的全新跨越式的发展。

2.1 从科学角度宏观把握区域发展的机遇

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农业基础较弱,其他产业规模分散,资金短缺,无法实现发展壮大,各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等是极为常见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户的耕种信心,而其他行业的规模小,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致使地方财政收入渠道狭窄,就算占据地理位置的优势,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致使大量的资源无法顺利获得和利用。面对如此情况,县域经济必须要抓住机遇,及时跟上经济大势的脚步,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2 加强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县城基础设施的完备,是县域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而首先应该对县城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明确各个区域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加快建设县城的引资新区和老城的局部改造。同时,要打造独特的县城特色和定位,进一步完善县城的各级功能。尽力做好重要道路和交通枢纽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应该重视建设县城的主要干道、休闲广场以及居民的民生设施的设计,实实在在地提升县城居民的生活品质。此外,应该革新县城的管理体系,构筑全面合理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县城的整体形象。

2.3 要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完善的背景下,很多县级财政本身就存在困难,政府没有多余的财政预算可以用于创办国有企业。因此,推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层面上要依托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来实现。从近些年来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便可以看出,民营经济不仅更加灵活,而且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快速调整结构来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无穷,有利于推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县级政府要继续转变陈旧的理念和思想,用有力的政策吸引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2.4 探索县域经济的优势

当地政府应该科学的探究县域经济中的潜力行业,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大力引进和开发多元化的产业类型,积极改良原有的经济结构,发展集群和特色农业经济,进一步实现用局部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开发规模,再以产业的开发反过来推进行业的精细化发展的目的。例如,当县域经济的特色潜力产业的规模也初见雏形,当地政府则应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向着新型的绿色产业出发,开发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县域的特色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以全域旅游的思想指导原则来引领县域经济的方向。全域旅游是指在特的地域内,将旅游业作为主导的经济产业,有机整合县域内的诸多其他资源,实现产业与行业间的深层融合发展,通过旅游业为先锋,引领经济全方位发展的创新性的县域发展思路。因此各地的地方政府应该通过详细严谨地调研,梳理清楚县域的产业情况,如果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政府应积极介入,发挥协调作用,搭建行之有效的主导经济模式,积极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政府的主导作用越明显,政策实施越具体越清晰,那么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就会越快,而旅游产业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也越高。因此,应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指定旅游产业配套规划方案、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竭尽全力打造全域旅游,会给拉动县域经济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2.5 加大引进社会资本

各地的县政府应该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脱贫政策和举措,积极正面地引进社会资金。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各项国家颁布的针对贫困县域的相关财政政策,并根据本县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尽量倡导和鼓励各地的企业家来本县投资,并且题刻力所能及的帮助,包括协调各方关系和力量。最后,政府应该坚持秉持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继续增加对研发的划拨经费。如此以来,县域的潜力产业可以进行技术升级改良,有效保护了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实现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进步。

2.6 有效推进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

城乡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是基于区域差别和发展进度的不同而制定的战略方针。就县域经济的整体来说,由于时代环境造就的阶段性差距,完全相同的统一政策事实上并不可行。应该分时间分批次来看,例如以农业产品为主导经济类型的县域经济必然应该在传统农业的有效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和根据地区特色包装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打造地域规模的农业开发效应。对于单一构成的产业主体的县域经济而言,应该首先升级和完善产业结构模式,改变低效益的现状,争强市场的竞争力,以此来推进县域经济的前进步伐。另外,还应加快完善市场销售网络的搭建,构建畅通的服务流动路径。通过狠抓市场与流通路径的搭建,来优化和升级农产品的流通平台,以此扩大市场流通主体的规模效应和完善市场流通服务路径等诸多工作。因此,应该致力于拓宽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范围,将优势品牌农作物的销售方向定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扩大品牌影响效应。

2.7 全力脱贫,形成良性的积极互动

县域经济应该利用脱贫政策,营造良性的积极互动,明确有效的脱贫方向。首要应该巩固现有的脱贫成效,务必完成基本的公共设施建设等,以推动任务的继续,从根源上解决原来的恶性闭式循环模式,有效解决最为重要的贫困问题。另外,在完善脱贫机制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切实推广“三位一体”的扶贫形式,实现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3 结 语

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以及发展特色的县域经济的进程中遇到的众多抉择和难题,都让我们明确了必须通过当地政府在前期的深入挖掘、实地考察调研以及数据收集,树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鲜明旗帜,从潜力向创造价值的现实意义转变,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真正地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而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