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思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2208)
焦虑症是临床神经症类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上以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急性焦虑和广泛性焦虑,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1]。西医治疗焦虑症以苯二氮卓类及新型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疗效虽佳,但具有毒副作用较大、易成瘾等不足之处。中医将焦虑症归于“郁症”范畴,认为其由于情志失调、忧愁思虑所致,中医治疗该病以养心安神、疏肝理气为主[2]。静心安神汤治疗气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即对静心安神汤治疗气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气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35.48±5.23岁)和观察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35.69±5.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药物使用阿普唑仑(陕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0061),起始量为0.4 mg/次,3次/d,用量根据需要调整,一日最大限量为4 mg;给予观察组患者静心安神汤治疗,具体如下。基础方:人参3 g,石莲肉12 g,莲须3 g,麦冬6 g,远志6 g,芡实6 g,甘草3 g,水煎,睡前服用,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
观察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焦虑程度的评价选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共包括焦虑心境、紧张、害怕等14个项目,总分≥29分为严重焦虑,≥21分为明显焦虑,≥14分为有焦虑,≥7分,可能有焦虑,<6分无焦虑。
纳入SPSS 22.0软件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HAMA评分治疗前后比较,HAMA评分:治疗前对照组(29.47±3.46)分,观察组(29.36±3.56)分,比较结果为(t=0.115,P=0.909);治疗后对照组(16.48±5.41)分,观察组(10.45±3.56)分,比较结果为(t=4.838,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焦虑症是指以焦虑情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神经症,临床上分为急性焦虑(惊恐障碍)和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两种,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剧增,焦虑症发病率逐年增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困扰[3]。西医上治疗焦虑症以苯二氮卓类、抗焦虑、抗抑郁类药物为主,但若长期服用西药将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并产生较强副作用。
中医中并无焦虑症病名,根据其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可将焦虑症归为“郁症”范畴,气郁化火型焦虑症病因病机为阴阳不和、情志失调,复加肝失疏泄,郁极而发,病位主在肝,与心、胆、三焦等脏腑有密切关系,治宜疏肝解郁、调和肝胆,以达到阴阳调和、水火相济的目的。
静心安神汤中人参性甘、微苦,可补气安神,石莲肉养心益肾补脾,莲须养心安神、清心通肾、益肾固涩,麦冬养阴生津、补气清心,远志安神益智,芡实益肾补脾,加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肾补脾、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之功效。静心安神汤能够起到很好的镇静安神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本研究中,两种治疗方法在气郁化火型焦虑症患者失眠的治疗中,均能产生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使用静心安神汤治疗显著优于西医药物治疗,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气郁化火型焦虑症的治疗中,静心安神汤疗法有更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程度。
综上所述,在气郁化火型焦虑症中应用静心安神汤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安神功能,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