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学
(秦皇岛市抚宁区中医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399)
在骨科急性创伤发生后,患者会存在疼痛表现。如果疼痛持续存在或者疼痛比较严重,就会致使神经组织出现适应性改变,患者失眠、烦躁,甚至是镇痛药物成瘾,影响患者康复[1]。所以本文为探讨在骨科急性创伤疼痛患者中中药方剂的治疗效果,抽选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105月间医治的骨科急性创伤疼痛患者(80例)开展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是。
对2018年3月~2019年10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急性创伤疼痛患者(80例)进行分组(单双号法)研究,分成乙组、甲组,每组均40例患者。女30例、男50例;22~68岁,均值46.12;22例为躯干创伤患者、58例为四肢创伤患者;体重50~86 kg,均值63.25 kg。两组基线资料P>0.05。
乙组常规清创+固定治疗:对于闭合性骨折患者来说,在复位满意后进行外固定,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来说,局部要清创后闭合,需手术治疗者要在局部消肿后开展内固定术。甲组是在乙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方剂治疗,中药组方:10 g的赤芍、15 g的杜仲、6 g的三七、15 g的丹参、10 g的木香、10 g的补骨脂、6 g的桃仁、15 g的熟地黄、6 g的川芎、6 g的红花、10 g的骨碎补、10 g的怀牛膝、10 g的当归、3 g的甘草。每天一剂,清水煎煮两次,煎液合并,早晚温服。在药渣中加水后再煎煮,药液对患处进行清洗,每天两次。在两组患者治疗中,如果患者无法耐受疼痛或者主动要求使用镇痛药物后遵医嘱给予其镇痛药物。
在乙组和甲组治疗中和治疗后,观察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
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满分是十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重[2]。
在乙组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有11例患者因疼痛难忍而使用镇痛药物,其概率是27.50%;在甲组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有3例患者因疼痛难忍而使用镇痛药物,其概率是7.50%;对比镇痛药物使用率,乙组高于甲组(x2=5.541,P=0.019)。
乙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是(5.52±1.38)分,甲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是(2.11±0.62)分。对比疼痛评分,乙组高于甲组(t=14.255,P=0.000)。
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等范畴,因长期血瘀、气血凝滞以及风湿寒内侵等,致使肌肉、筋骨以及关节等疼痛麻痹、受损[3]。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中,手法推拿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病灶周围的组织粘连,利于损伤快速修复;中药熏洗可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显著改善症状,方中的透骨草、海桐皮等可通络散瘀、消肿止痛以及温经活血;艾灸可补充元气、疏通经络、缓解疼痛,还能提高关节功能[4]。三种方法可对病灶部位直接起到作用,可避免副作用,且作用持久,效果确切。
在骨科急性创伤发生后,患者会存在剧烈的疼痛,同时诱发多种应激反应,以往主要经西医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镇痛效果明显,但同时也容易发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是镇痛药物成瘾。
在中医学理论中,骨科急性创伤疼痛属于伤筋等范畴,同脉络受阻、气滞血淤等有关。外伤发生后,血溢脉外,形成淤阻,所以不通则痛。而且中医学认为:骨科创伤后患者的愈合同肾脏、肝脏等密切相关,所以在骨科急性创伤疼痛患者治疗中,以活血化淤、补益肝肾为主。
在本次研究的中药方剂中,三七是君药,利用其消肿定痛、活血化淤等功效,去淤而消痛。丹参(凉血消肿、活血化淤)、赤芍(缓急止痛、活血化淤 )是臣药,助君药充分发挥活血止痛功效。同时佐以怀牛膝(逐淤除痹、补益肝肾)、熟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木香(活血镇痛、温中行气)、杜仲(强筋 健 骨、补 益 肝 肾)、川 芎(祛 风 止 痛、活 血化淤)、当归(活血、养血、行血)、骨碎补(补骨强骨、接骨续筋)、桃仁红花(活血化淤)、补骨脂(益精壮骨、补肾定心)。甘草是使药,调和药性、缓急和中。上述诸药合用,共奏消肿定痛、活血化淤等功效[5]。药渣煎煮后取药液在患处外洗,经药力、热力促进血液循环,而消肿止痛、活血解痉[6]。
总之,给予骨科急性创伤疼痛患者中药方剂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可降低镇痛药物使用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