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秀华
(中煤第五建设公司职工医院超声科,江苏 徐州 221000)
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属于小静脉的血栓,大部分是腓肠肌间静脉血栓,多发生于手术后、长期卧床和外伤、长时间坐位。小腿肌间静脉分支较多,且静脉丛管径纤细,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1]。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症状较为隐匿,只有轻微的疼痛、肿胀,为此在初期难以引起患者重视。虽然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血栓脱落风险较小,但随着疾病的发展,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只有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及时控制小血栓,将其消灭在萌芽时期[2]。X线静脉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中较为常见,前者为有创性检查,患者接受度较低。本研究通过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分析该检查方法在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中的价值,具体如下。
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30例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6~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取俯卧位,将探头频率调至5~8 MHz。若患者下肢水肿明显,将探头频率调至3至5 MHZ.垫高踝部,探头置于体表,对侧比较动脉。增加挤压小腿的力度,检查静脉管腔。腔内有回声,增加压力后血管形态无较大变化
本次研究需记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检出率=(检出例数)/总例数*100%。
对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检出率进行对比,对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检出25例,检出率为83.33%。其中左下肢13例,检出率为43.33%,右下肢12例,检出率为40.00%,其中8例单纯肌腱静脉血栓,检出率为26.67%。8例合并腓静脉血栓,检出率为26.67%。9例腘静脉至腓静脉血栓,检出率为30.00%。对患者予以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血栓消失。
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与手术、长时间卧床等等有关[3-7]。该疾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小腿有轻微的肿胀、胀痛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血栓脱落风险较小,这也是大部分人未能引起重视的原因,此外由于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大部分患者延误诊断,直至肿胀感、胀痛感持续,进而引起运动障碍。
在疾病早期进行诊断,有利于及时加以干预,促进治疗效果。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三大诊断方法为X线静脉造影、静脉测压、超声检查。X线静脉造影在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中较为常见,该项诊断方式出现较早,方便快捷。造影剂随着血流充盈下肢即可实现对下肢静脉的有效观察[8-10]。但小腿肌间静脉的血流速度较缓慢,即使存在血栓也对主要静脉回流影响较小。静脉测压能够间接地了解瓣膜功能,是静脉血栓的筛选检查技术之一。但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方式呈现多元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呈现静脉血管腔内的状况,且该检查方式为非侵入式,患者更易接受。通过调整探头的频率、位置、挤压力,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为此我院在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检查。
本次研究显示,对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25例,检出率为83.33%。对患者予以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血栓消失。由此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在疾病早期诊断出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形成,为医生对病因的评估提供有效依据,
总而言之,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显著提高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检出率,该方法具有一定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