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波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所谓的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均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在成本核算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严格审核,避免对其生产效益、发展效果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促进建筑类企业发展、保持其良好生产经营状况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成本核算的关注度,深入分析存在的相应问题,避免加大建筑类企业的经营风险。
具体指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直接参与项目的工人开支费用,涵盖基本工资、福利补贴、劳动保护等费用。
具体指工程项目施工当中所损耗的工程实体,包含了施工原材料、构配件、辅助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等的支出,同时材料消耗量、数量及控制量也属于材料费核算的要点。
建筑施工项目本身属于特殊类产品,其质量水平很容易对项目施工安全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项目完成后的安全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有必要核算项目质量成本。
通常施工机械使用费用在整个工程项目成本当中占据较大比重,这也是必须严格控制的费用类型,重点是提升闲置设备利用率和控制租赁设备的成本两方面。
通常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开展所涉及的项目环节较为繁多,并且各环节间关系复杂,导致财会人员成本核算范围相对较大,准确性难以保障。①建筑施工企业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类不够准确,致使财会人员实施成本核算只能沿袭传统核算方式,极大地影响了核算的准确性。②建筑施工企业针对成本核算的程序固化,且不同部门及种类采取的成本核算流程基本一致,严重影响企业成本核算的针对性。③建筑施工企业财会人员实施成本核算时,大多数只针对数据核算问题进行检查,而并不会针对企业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实施核查,进而影响到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主要是指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施成本核算的指标并未量化,其成本核算主要依托人工报表来最终完成,并未由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定量指标。因此存在指标不合理、定量不准确、对项目完成情况心中无数、项目奖罚无量化标准、项目考核无依据等问题。甚至部分项目并未细分阶段等部分成本控制,因而最终项目竣工后的成本难以实现有效控制,最终至结算才发现项目处于亏损状态。
如今企业制度已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因此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现有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难以充分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主要是多数企业缺乏完善成本核算制度,致使其难以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将直接给企业发展造成阻碍。①在权责利方面的成本体制欠完善,主要是企业内部门间、岗位间权责利无法无缝对接。②合同管理不够完善。主要是一些劳务分包合同存在大量漏洞,在合同签订及执行上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不足,存在大量隐性问题。多数情况都是先施工后算账,导致一旦产生问题就互相扯皮,最终阻碍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在进行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其核算方式不够丰富,导致具体的核算工作开展缺乏技术支持,也会使企业成本核算效果、应用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由于对精细化核算方式引入及运用方面缺乏充分考虑,使得成本核算中的技术含量有所减少,由此间接地降低了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的技术水平,使相应的工作计划实施中缺乏技术保障;(2)由于对信息化时代的形势变化及发展要求缺乏综合考虑,导致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中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够充分,因此降低了信息化核算方式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了相应工作开展中的技术优势,难以满足建筑类企业成本科学控制要求。
根据建筑类企业效益的要求及成本核算的利用价值,为了提升其应用水平,则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予以应对。在此期间应做到:(1)将精细化及创新理念渗透到成本核算机制形成中,以增强其适用性,促使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效果更加明显,为其应用质量提高、资金高效利用等提供制度保障;(2)当成本核算机制逐渐完善后,应将其实施到位,促使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满足其应用水平提升方面的要求。
建筑类企业及财务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应给予成本核算足够的重视,了解其核算工作落实状况,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促使成本核算应用更具专业性,为这方面专业化应用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同时,需要从开展专业培训活动、责任机制高效实施等方面入手,提高核算人员基本素质及专业能力,避免人员因素对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效果、应用价值等造成较大的影响。
根据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工作高效开展要求及其应用状况,为了提升这方面应用中的技术水平,则需要关注成本核算方式的不断优化。在此期间,应做到:(1)重视精细化方式在成本核算中的引入及高效利用,不断优化其核算工作流程,促使成本核算在建筑类企业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全面提升其科学应用水平;(2)注重信息技术的引入及作用发挥,提高信息化核算方式在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利用效率,逐渐提升其科学应用中的信息化水平,保持成本核算良好的应用状况。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来构建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处理好作业层、项目经理部及法人层三方面关系,整个成本管理体系围绕项目管理为中心,及时将项目管理情况反馈给法人层,法人层再根据预算情况,提供合理化建议。再就是应当建立有效的内部成本管理机制,实施权责利融合,并严格依照制度执行,由此才能更好地保障工程项目实施质量及水平。此外,还需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良好的合同管理也是控制工程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主要方式。
当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仍然采取经理负责的管理模式,因此工程项目经理在整个成本核算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通常比较关注工程项目的进度情况,在实际成本核算上缺乏先进意识,导致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效果。集中体现为难以有效激发员工的成本核算积极性,多数人甚至将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纳入财务部门工作的范畴,认为与自身工作并无太大关联性。主要是由于工程项目管理者并未深刻认识到成本核算重要性,导致实际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严重缺乏有效交流与沟通,最终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效率水平。
建筑企业在核算前,严格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能支出”的原则,规范预算流程。预算一旦批准,不得随意调整,若有调整,应将调整事项控制在所要预算的费用范围内。在成本核算中也可引入信息化成本核算方式,通过引入编码系统将成本数值计算得更加精确,提高成本估算,如:结算、财务、收支发票等信息,增加成本估算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从而优化成本核算水平。在信息化成本核算中注重应用工业知识产权、计算机系统、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同时建立材料购进管理制度,材料采购人员必须在掌握当前材料价格的基础上,购进质优价廉的材料,并对材料的询价、检验、保存和消耗等方面设置严格的管理制度,以防出现不准确的数据。监督人员发现若有谎报、瞒报数据的情况发生,应当给予严厉处罚。建立成本核算报告制度,会计人员应随时掌握施工成本及成本支出情况,认真审核成本费用开支,并将检查标准落到实处,有关人员必须承担必要的职责,若发现不合理支出要及时上报企业监督领导小组,确保核算数据真实、准确,将企业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达到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应用水平提升的目的,还需要注重如下方面不同措施的配合使用:(1)深入思考成本核算方式、核算机制等要素的整合利用,健全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将其执行到位,为具体的核算工作计划实施提供科学指导,给予成本核算应用水平提升方面更多支持;(2)充分考虑建筑类企业生产经营中原始记录的完整状况、记录情况等,为成本核算工作高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并对原始记录指导完善方面加以思考,使得成本核算在建筑类企业中的应用水平能够保持在更高层面上;(3)重视企业成本定额的合理确定,并对分包工程核算状况是否良好加以分析,同时对成本均衡性问题处理进行深入思考,将核算工作落实到位,促使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结果更加准确,满足其科学应用要求。此外,应处理好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细节问题,避免增加建筑类企业经营成本费用,以保持成本核算良好的应用状况。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极为复杂,要想有效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提高企业内部财务核算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开展日常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增强自身成本管理意识,加强监督,一旦出现问题,立即追责到人,并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项目的经济收益,进而保证企业的整体经济收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可以不断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