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本海 郑澄澄
(1.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 “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 “‘一带一路’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1]。“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美好夙愿而推出的国际公共产品,是中国应对国际形势深刻调整而给出的中国方案。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并不积极响应。地处南亚次大陆核心位置的印度,居于亚欧非大通道的中间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之不断上升的国家实力,决定了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深入分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以及此等认知的背后逻辑,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印度国内对“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存在两种态度,积极态度认为印度应该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而另一种则是保守态度且在整个印度占主要地位,认为印度不应该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印度政府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否加入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合作和外交表态问题,其背后蕴含着更多的国际战略关系和地缘政治考量。综合分析印度持保守态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在面对是否加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时,现实主义思想在印度具有很大市场。在国际交往中现实主义者更多看重相对利益的分配,而非绝对利益的增长。即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虽然中印双方都是互利共赢的,但印度现实主义者则认为,在绝对利益增长的基础上中印双方关于相对利益的分配则是不对等的,而且印度处于不利一方,所以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度而言就是非理性选择。在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印度宁愿选择放弃绝对利益的增长,从而避免陷入相对利益分配中不利的一方。在此等逻辑下印度方面认为在中印关系中,对抗比合作更能给印度带来更多的收益而减少所谓的相对损失。对此,狭隘的现实主义利益观构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保守态度的一大原因。
学者唯杰.沙胡加表示:“‘一路’从根本上说是中国化解‘珍珠链战略’的花招,消除印度洋上的‘中国威胁论’,为中国参与一路沿线海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合法性辩护”[2]。对此关于‘一路’是中国海军进驻印度洋的前奏战略,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的认识在印度战略界普遍存在。这样过分揣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做法,也是印度持消极态度的重要原因。按照此等军事威胁论的逻辑,印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将会给印度带来战略性威胁,其将不断削弱印度在南亚和印度洋一带的核心地位和绝对影响,同时也给印度的周边安全提出挑战。同时印度战略界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美博弈的产物之一,是中国为了反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对此印度政府认为,采取保守态度将更有利于在中美之间获得更多的利益。以上种种皆是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错误揣测,不过其却构成印度保守态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深入分析近年来印度政府对中国外交策略的表现和特点,学者叶海林将之概括为“问题外交”,表现为“印度政府在处理中印关系时,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向中国提出诉求,并且依据中国对这些诉求的回复作为衡量中印关系的标准,进而做出下一步的外交策略”[3]。基于印度对华“问题外交”策略,印度对自身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深以为然,并利用中国方面积极争取的态度,而把是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与中国进行谈判的砝码与工具,并大肆喊价要价以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对此,印度政府对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持保守态度,寄希望于中国政府为了争取印度的参与而在其他领域做出让步,从而谋求附加政治经济利益,即使这些利益和“一带一路”倡议根本无关。所以印度政府的“问题外交”策略构成了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持保守态度的直接推动力。
关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所持的保守态度,中国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基于印度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影响作用,中国仍需积极主动争取印度的加入。同时也有学者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不必过分积极争取印度的加入,因为只要“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南亚地区持续推进,印度的加入只是时间问题。再者,如果“一带一路”倡议在此地区发展迟缓收益甚微,那么印度是否加入也就无关紧要了。总之无论何种观点,如果中印双方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进一步的互利合作都是最好的结果。对此笔者就中国如何应对“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印度因素提出几点建议。
战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础条件之一,“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国家众多,对此发展与巩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战略互信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首要任务之一。因而要想积极推动印度加入“一带一路”建设,解决中印双边信任赤字问题是关键。对此加强中印双方战略对话至关重要,战略对话不同于国际关系中的一般沟通与交流,其更加强调所涉议题的战略性,同时也强调对所涉议题处理的战略性。战略对话具有参与人层次高,所涉议题关系重大的特点,所以加强中印战略对话能帮助中印双方及时了解对方需要,相互沟通彼此立场,从而切实提高双边互信水平促进彼此合作,减少相互猜疑以致引起冲突。同时,在加强战略对话的基础上建立非正式磋商机制也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多边主义的非正式磋商机制,能在处理复杂国际关系时起到一定的释疑效果。对此,在处理中印关系时,加强战略对话与建立非正式磋商机制相辅相成共同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印双边战略互信,从而为印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印度政府提出“季风工程”“香料之路”“东进战略”等,对此国内国际不少媒体和学者将其看作是印度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对冲性决策。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将印度近期的一系列项目与计划作为切入点,积极寻求与印度的项目利益契合点,从而实现项目对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寻求与参与国的项目对接是完全切实可行的,如在“一带一路”提出之初,中国的邻国俄罗斯也持谨慎保守态度,不过在积极寻求双方利益契合点之后,俄罗斯方面也从此前的保守态度转变为积极参与,对此双方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项目对接,共同致力于交通和基础设施共同项目。对此,中印完全可以参照中俄之间的战略对接,寻求更多利益契合点。同时,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下,中印双方必须落实双边务实合作,首先要加快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合作局面,继而积极打造中尼印经济走廊,开辟中印互联互通合作新路径。总之,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规划更多经济合作项目,以具体的项目落实与经济成果来不断促进中印互利合作新局面。
中印两国均是21世纪在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双方都有着深厚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此我们应该看到中印双方要以对方的发展作为发展自身的机遇,而不要互相敌对相互羁绊。发展国家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增强国际话语权是中印双方通有的国家发展战略。对此中印双方要换位思考,一方面中国要充分尊重印度的大国地位追求,同时印度也要充分理解中国的大国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立足双边利益,拓宽合作领域。具体表现为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加强政策沟通,促进金融领域合作、深化能源安全合作,共同开发海上资源、建设各类物流通道,提升外贸交流合作、构建双边应急合作机制,保障双方安全、加强人文交流,促进双边民心相通、加强信息沟通,增强双边互信。
总之,中印互利合作不仅具有双边意义,同时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秩序构建都有着重要作用。解铃还须系铃人,尽管中国对中印互利合作始终持积极态度,但如果印度始终固执己见,继续屯于狭隘的现实主义利益观,继续秉承缺乏国际道义的问题外交,那么这不仅对中印双方是损失,同时也是世界发展的一大憾事,反之如果印度改变态度,中国也始终敞开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