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月梅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指导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的指导下,高校党建工作内容不断创新和发展。通过创新新媒体平台、强化组织管理方式和丰富党员活动形式等方式,促使党员主体性增强和高校党组织凝聚力不断提高,促使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取得实效性成果。
关键词 高校党建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312
十九大召开过后,全党上下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过去五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高校作为一个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更应认真学习研究十九大精神的内涵,认真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因此,在十九大召开后的背景下,深刻认识十九大报告对我国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总结研究了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探索、新成果。
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颁发和修订的关于高校党建的一系列条例、实施意见、工作细则等.显示出国家对高校党建工作重视与加强。十九大的召开以后,我国对高校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分别体现在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指导思想以及新目标上。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
没有方向,就不能把握大局。不能把握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就不能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所以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异常重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政治发展是党的本质性建设,决定党的发展方向和最终效果。”对此,高校党建工作中必须把政治方向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否则就会使社会不稳、国家不稳,出现安全隐患。我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必须坚持中國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增强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大局意识,在行动上、思想上、政治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高校党建的正确方向。
(二)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十八大以来,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更加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对此,深入学习并贯彻这一思想,也是高校的根本政治任务。当前高校要发挥党对高校的建设和领导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学习,深化思想认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实党支部建设,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三)高校党建工作的新目标
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校党建工作要适应新的历史形势,应把党的建设要求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目标的出发点,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及发展特点来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解放思想,深化基层党建改革,加强学生党员的培训学习,强化党的主体责任感,坚持群众路线,提高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高校党组织建设。
(一)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指导,完善高校党建制度体系
新时期的党建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的理念,立足实际,整体规划党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制度体系。首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基础性、关键性的制度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两会一课”制度,加强高校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其次,开展党日活动,使党员坚持学习党章党规,并且在支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改革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组织工作制度建设,使党的组织工作制度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加符合党的自身建设规律。不断充实和完善现有的党建制度,积极推进党建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创新,使高校党建制度体系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
(二)以新媒体平台为传播途径,增加党员活动新阵地
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新媒体环境”对我国高校传统党建工作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党建工作者对新媒体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考验,党建工作者必须学会使用新媒体技术、灵活运用新媒体手段、科学构建新媒体平台,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目前,微信、QQ、微博等主要形式的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平台,高校党建工作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结合传统的党员活动方式,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党课培训,构建高校党建网站,开设官方帐号,及时上传和共享党建活动信息和教育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发挥手机的上网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优势,在手机新媒体党建平台组织一些极富互动性和吸引性的主题活动及节日纪念活动,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日,让学校全员都感受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平台中互相交流、沟通,不仅可以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爱国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兴趣和活跃度。
(三)以强化基层组织管理为根本,改进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来,在新思想、新理论的指导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围绕组织管理、党员发展工作、组织党内民主生活等内容,切实落实每一项工作和开展活动,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向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引领型、战斗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高校党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基层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思想,抓实基层党建责任制,明确基层党建责任清单。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过程中,对高校从事党务工作领导干部责任制不断压实压紧,一方面严格党务工作考评问责,贯彻落实民主评价机制和党员评议制度,对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做到部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不重视党建、工作不落实的党务工作者采取约谈和限期整改等措施,倒逼党务工作者将各项事宜落实到实处。同时,在党员干部任用、选拔、评先评优考核中将工作实绩作为重要依据,促使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另一方面,高校党组织不断拓展多样的组织活动载体,有效运用组织载体的强大优势,全方位加强校内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三严三实”“三会一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专题党日活动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党纪以及党史的全面性教育,将学校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及目标全面贯穿在党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让大学生党员在活动过程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学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一)党员主体意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断提升
党员主体意识指的是党员对于在党组织中的主体义务、权利和地位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對于党的事业的自觉参与、自觉奋斗、自觉认同的指导理念。十八大以来,高校在党员主体意识上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断提升,在理论上,党员自身对于理论学习的重视有所增强,党规党章、政治理论的学习,并养成关注时政的好习惯。此外在党员的义务意识上,很多党员都能够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的身份,并按时缴纳党费;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上,许多党员以身示范,发挥自己应有的先锋模范的作用。十九大报告充实了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内容。高校把十八大与十九大关于党建的要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实到了基层的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落实到党组织的服务、学习、创新中,落实到党员的发展、管理、教育中,以党建工作的实效引导人、教育、感染人们,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个党支部。
(二)丰富了党员活动形式,实现了党建教育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不断创新了党员学习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工程。高校通过建立党建工作QQ群、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来进行大学生党课培训和学习,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转载、链接等形式,及时推送和分享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党性原则和政治修养。并且可以在平台举办线上党建知识竞赛,激发党员学习和参与的兴趣。高校党建新媒体平台的创建,创新和丰富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和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载体,使党员活动形式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介和定时定点开会的模式,扩展了高校党建工作的空间,也延长了党建工作的时限,切实增强了高校党建工作的生动性与活泼性,提高党员干部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完善了党建工作的质量监督,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
十八大以来,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通过工作报告、工作总结、集中学习会议、专题学习、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学习“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精神,认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完善了高校党建政治建设质量监督,增强高校党组织凝聚力。另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从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着手,既推进责任问责制,又落实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使党内政治有了积极的转变,党内政治生态得到净化,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建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目标等都有了新的认识和变化,不断改进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式,并且总结了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成果,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综合运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改进和完善高校党建制度体系,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和实效性成果的取得,做好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党领导一切的伟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