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豫全
摘 要:基于专家对计算机专业课堂的诊断及建议,文章将“芯能”实训平台、职业素养平台、雨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问卷打分和专家评课,可以发现,专家对这些信息化手段应用于计算机课堂表示认可,能够改变过去教学互动差、教学效果难以实时反馈、职业素养缺乏过程性评价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诊断;中职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1-0086-04
一、教学诊断的概念及内容
2015-2016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连续发布两个教学诊断文件,涉及教学诊断的开展以及指导方案,由此可见教学诊断工作的重要性。教学诊断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内发生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成的“教”与“学”为诊断客体,并对该客体的价值偏差进行分析,最终找到偏差出现的原因[1]。其目的是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不断优化课堂的教学环节,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以提升教学效率。
经过文献调研得知,有关教学诊断的内容有两种解释。从宏观的角度看,教育部文件将教学诊断的内容归纳为:教学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程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等10个方面。向长征提出教学诊断包括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堂教学等方面[2]。从微观角度,代天真等学者从诊断主体的角度指出教学诊断内容包括诊斷教师、诊断学生、诊断师生关系三个方面[3]。因此,笔者将从将微观角度出发,将诊断内容集中在教师课堂教学。
二、教学诊断开展及存在问题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教育局的安排,2017-2018年,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全员开展教学诊断活动,旨在聚焦课堂,开展教学诊断,提高教学质量。参与的专业教师达到3O多位,听课、评课专家有20余位,一同对教师的教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专家与上课教师在课后进行交流,提出诊改建议。从专家的反馈意见来看:①许多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专家非常认可,例如蓝墨云班课、UMU等;②一些教师上课的课题比较新颖,能与当前计算机前沿技术相接轨,如网络安全体验、二维码应用等。同时,专家也指出了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不足。
1.教学效果难以实时反馈
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主要有三种途径:①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教学效果;②教师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抽查,了解教学效果;③教师通过课下批改每位同学的作品对教学效果进行判断。采用上述方法,教师很难全面把握学生对知识点、技能点的掌握,关注不到每一位学生。虽然课下批改、分析学生作品可全面了解教学效果,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只能等到下节课讲评,起不到实时反馈的作用。
2.教学互动较差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教师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课堂教学互动仅仅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答疑,这样势必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影响教学效果。
3.素养目标缺乏过程性评价
随着新版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公布以及校企合作的深入,教师从只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转变为注重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的培养。在中职学校,学生即将面对就业,因此,企业的职业规范需要在学校养成,需要教师长期培养、持续关注。
三、基于教学诊断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
1.使用“雨课堂”平台,提升互动频率
“雨课堂”软件是由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的教学智慧软件,主要目的是提供更好的教学互动方式,提高课堂效率[4]。“雨课堂”软件可实现:①教师点评作品,学生发“弹幕”参与评论,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5];②教师可利用软件中的投票功能开展教学,让学生互评作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共享作品的优缺点。除此之外,雨课堂还具有课件实时推送、作品点赞等互动教学功能。
2.采用“芯能”实训平台,实时反馈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学习效果难以实时反馈问题,学校自主开发了“芯能”实训平台,可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芯能”实训平台上,教师可方便地查看学生的练习情况,包括最高分、最低分,以及不合格人数及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这些分析功能,可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整体讲评,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对个别学生实施精准教学。
3.采用职业素养平台,对学生职业素养情况进行记录
针对素养目标缺乏过程性评价的问题,学校自主开发了职业素养平台,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过程性培养。在职业素养平台中,不仅记录着学生的每节课素养情况,而且还采用了综合评分排名机制,给予学生一个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自发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平台如图2所示。
四、教学实施
基于专家对计算机专业课堂的教学诊断,结合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与改进方法,笔者以 “一维码制作与应用”为课题,实施了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专家、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了教学评价。
1.教学模式及主要流程
教学主要流程分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练习三个教学环节[6],如图3所示。
(1)课前预习。教师采用“雨课堂”软件发布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文字、PPT、小游戏,以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概念及难点。对于概念理解有困难的同学,提供了问题讨论区,学生之间可互动讨论;此外学生还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解答疑问,以此提高预习效果。为检测学习效果,要求学生完成平台中的测试题,教师可查看学生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前预习流程如图4所示。
(2)课中学习。课中学习主要针对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展开教学,强调素养目标的内容,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同时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如表达能力、自学能力等。课中学习主要流程(如图5所示):①教师演示技能点,讲解技能点中的难点。②学生在“芯能”平台中,完成技能任务。③教师查看“芯能”平台中的学生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通病”,给予全班性讲解,也可再推送同类型题目给学生练习。④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可关注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习惯,如7S管理、工具摆放等。对于职业规范,教师可进行记录,表扬优秀学生,督促后进学生。利用职业素养软件,记录每一次学生上课的表现,有利于职业习惯的养成。⑤教师讲解完基本任务后,可布置讨论任务,学生分组完成。在讨论中,各自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讨论结束后,学生可按照讨论结果,完成自己的作品或小组作品。最后每个小组派一位组员,从制作思路、实现手段等方面,呈现小组作品,同学们可利用“雨课堂”的“弹幕”功能评论,参与课堂互动,并且可对满意的作品进行点赞和投票。这一环节,不仅仅可增加师生互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课后练习。课后练习主要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与巩固。①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利用美篇工具,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技能点分享至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通过简单的分享,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作业质量,促使学生回顾与复习。②在“雨课堂”平台上,布置课后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通过雨课堂软件,教师可实时了解学生的课后练习完成情况。
2.教学课程实施
基于以上教学流程及模式分析,笔者开设了一堂市级公开课,课题为“一维码的制作与应用”,讲授对象为高一年级物联网班级的学生。课程的知识目标为掌握一维码概念及一维码原理;技能目标为掌握在Excel环境下一维码的制作;素养目标为一维码制作中变量命名规范。教学方法主要为情境引领、任务驱动。信息化工具除常规的PPT、学案帮助、微信等,主要为“雨课堂”、“芯能”实训平台、职业素养平台。
(1)课前预习。教师通过“雨课堂”平台发布文字资料,包括一维码概念、一维码原理、一维码作用,并发布录制的一维码制作原理视频至“雨课堂”平台,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一维码,以及一维码的原理。对于一维码这一概念理解有困难的同学,提供了一维码的案例及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同时提供了一维码的原理、一维码概念两个讨论区,学生之间可互动交流。此外学生还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解答疑问,以此达到本课的知识目标。为检测课前预习效果,教师发布一些一维码相关的检测题目,并实时获取学生完成情况以及成绩。
(2)课中学习。①任务呈现及演示。教师呈现一维码的效果,讲解在Excel下barcode控件的使用,并设置相关属性生成一维码。②一维码制作练习。学会一维码的制作是本节课的技能目标,也是教学重点,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将一维码制作的练习题导入“芯能”实训平台中,要求学生完成,如图6所示。③查看学习效果。传统计算机课程,学生的练习效果依赖于教师的感觉或抽查作品,这样不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在“芯能”实训平台下,教师可利用平台中的实时统计与分析功能,观察学生的分数及完成情况。对于本次课出错较多控件的属性设置,进行集体讲评,以达成该技能的目标。④素养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在制作一维码时,教师还需要观察学生的规范,比如:一维码制作变量的命名规范。对于职业规范掌握较好的同学进行加分,表现差的给予减分,利用职业素养平台,记录学生职业素养情况,期末形成过程性评价,如图7所示。⑤布置讨论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将6位同学为一组,讨论话题为一维码在生活中有哪些场合可以应用,讨论过程中,学生有回答在超市商品中应用,也有在图书馆借书中应用,以及在快递中的应用。讨论结束后,针对每组的讨论,要求学生完成案例制作。⑥作品完成及呈现。学生完成作品后,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制作思路阐述,其它组利用“雨课堂”軟件进行投票,以及发送“弹幕”评论。这一环节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
(3)课后练习。课后利用美篇工具,完成一维码原理、一维码制作的总结,完成后分享到班级群及微信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学生完成“雨课堂”中的理论测试题,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
3.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邀请20多位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了问卷打分与评课。
(1)问卷设计。问卷设计主要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互动三个维度进行打分[7]。具体的评价指标,如表1-表3所示。
(2)问卷打分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平均分数为5.2分;学生学习情况的平均分数为3.5分;教学互动情况平均分为5.4分。从具体指标看,教学目标设定合理情况的分数为1.8分,分数较高,说明听课专家对本堂课认可度高。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讨论,这一评价指标分数为1.7分,表示课堂学习气氛较好。但也有一些指标需要加强,如“学生主动提出疑惑”方面的分数只有1.2分,仍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状态,改进教学方法。
(3)听评课情况。听课教师意见较为集中,认为课程中重视技能目标、素养目标的培养,符合当代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特别是职业素养平台的应用。评课教师还对教师使用“芯能”平台表示了肯定,肯定了实时反馈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五、结束语
针对教学诊断活动中专家的建议,本文提出了使用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可改进教学中互动性差、教学效果难以实时反馈等问题,具有教学互动强、教学效果实时反馈等优势。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听课专家对“雨课堂”、“芯能”实训平台、职业素养信息化工具的应用表示认可,可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促使学生自觉探究。当然,任何课堂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从问卷打分情况看,“学生能主动提出疑惑,阐述见解”需要教师多关注,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完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4.
[2]向长征.基于领导视角的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8(3):28-33.
[3]代天真,李如密.课堂教学诊断:价值、内容及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0(4):41-43.
[4]学堂在线.学堂在线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DB/OL].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60/2016/20160617101758935397134/201606171017589 35397134_.html.2016.8.
[5]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6-32.
[6]胡婷婷.中职专业课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11-12.
[7]周新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诊断体系的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2018(11):15-18.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