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梅
笔者曾听过一节小学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名叫《设计订阅号菜单》。这节课总体效果不错,让听课老师感到耳目一新。不过,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感觉课例存在着硬伤——这硬伤是由执教老师“贴板书”的行为引发的。
执教本节课的年轻女老师课前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带领学生围绕“外来工”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课上,老师先请各小组汇报已完成的活动,包括:参观农民工博物馆,了解了外来工的历史;上网查资料,了解了外来工心理、身体健康;采访社区诊所负责人;发放问卷,调查外来工子女的教育情况;考察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采访其工作人员,了解了外来工的需求;查询了与外来工相关的网站与机构;调查了小区居民对外来工的接纳度;搜集了外来工的励志事迹与英雄壮举。
学生汇报完毕,老师询问全班,外来工迫切的需求或较大的困境有哪些?学生陆续回答:办居住证、找工作、子女入学等。之后,老师指出,学生在调查报告中提到想以公众号的方式帮助外来工,这节课就来了解公众号。她用微信截图展示了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要学生分析其特点,看哪一种适合外来工。学生毫无例外地认为是订阅号。于是,老师一一呈现申请订阅号的方法,说自己尝试申请了一个。她再以“广州政府网”“广州医保”“广东省中医院”为例,要求回答这些订阅号名称的特点。学生感悟“简洁明了”之后,通过小组合作为老师的订阅号设计名称。
设计名称是本节课的第一个任务。小组合作讨论之后,老师选出“外来工子女教育”“弘扬外来工”“外来工之家”几个名称,引导学生进行点评,最后,选择“外来工之家”为订阅号的名称。
于是,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即“设计订阅号菜单”,老师顺势在黑板上贴出课题。
学生接下来的任务是:观察“广州政府网”和“广州医保”主菜单的个数及每个菜单的字数,思考主菜单和名称之间的关系,并在组内讨论。小组代表汇报时,老师逐步贴出设计主菜单的“方法”:根据目的,定主菜单(多角度、概括性),并佐引超市货品摆放的例子。
设计主菜单是本节课的第二个任务。但是,学生的设计活动似乎不太理想,老师选了两组设计作对比、点评,第一组是“就业”“教育”;第二组为“走近外来工”“外来工服务”“信息咨询区”,一些学生认为第二组的比较好。
在各小组还不太明确自己组的主菜单是否“靠谱”时(有的好像还没完全出炉),老师已经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让学生观察子菜单的个数及每个的字数,思考子菜单和主菜单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贴出设计子菜单的“方法”:细化内容、定子菜单(从属、同类),并再次佐引超市货品摆放的例子。
于是,开始了本节课的第三个任务:设计子菜单。老师巡视时挑选了两组,但由于时间不够,她只分析了第二组设计:走近外来工(外来工历史、外来工事迹、外来工健康);外来工服务(放松娱乐、法律援助、智联招聘);信息咨询区(积分入学/户、工作信息区、政策信息区)。其他学生评价时认为“信息咨询区”的子菜单少了点,可增多热点信息;老师则建议把“工作信息区”“智联招聘”合并、单列,使受众更广。至此,下课音乐响起。
结课前,老师做总结,呈现菜单(树形图)的其他用途,并布置作业:各小组课后继续修改本组菜单,下节课选出最优菜单,作为老师申请的订阅号菜单。
《设计订阅号菜单》选题,在以创新为核心价值的当代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维度的高级思维能力。如果实施得理想,就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综观本节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学生的综合素养较为理想,合作学习习惯良好,设计活动真实,师生活动内容新颖,紧跟了时代潮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但是,从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和提高活动的质量等方面来分析,则存在较大的问题:教师被“固化”的板书束缚,教学指导蜻蜓点水,学生“创造”的火花没有被完全点燃。
不难看出,课例兼有“设计”与“方法学习”的特点,相当考验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和应对生成的教学机智。笔者认为,就算是完全的“方法”指导课,小学阶段也要淡化指导的痕迹,重在感悟运用,也就是少些深奥的方法(术语),多些“练兵”的空间和时间,以提高活动的效率和品质。
回看本课例,从“分享小组主菜单”环节开始,学生就有点云里雾里了:他们只知道有一个组的设计获得了老师表扬,自己组的比不上;再想一想、改一改主菜单行吗?没时间啦,老师已经进入子菜单教学环节。难道就按照眼前没什么把握的主菜单来设计子菜单?据笔者的经验,即使该班各小组真的课后设计出了五花八门的订阅号菜单,照这节课的上法,再花一节课,也未必真能评出最优。而且,笔者向来觉得,课堂上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要留到课后。
那么,这节课到底能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高级思维,让他们在课堂上“创造”出一个较理想的订阅号菜单呢?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看,应该不是难事,关键之处在于改变“贴板书”的思想。教师课堂上“贴板书”,大多基于以下考量:不用写字,贴出的板书整齐美观;更易掌握教学节奏,节约时间;如果板书堂上生成的内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老师的应对困难。有的时候,则是老师没有意识到“以生成为板书内容”会比“预设板书内容”更有教学价值,恰如本课例。
从课堂学习效果来看,布满黑板的抽象的、较深奥的“方法”,并没有对学生的设计起到很大的助益。所以,建议老师在第二大块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捕捉住生成的“外来工之家”,把这个订阅号名称先写到黑板上。其次,讨论清楚:受表扬小组的主菜单哪里要修改?修改后是不是全班最好的?如果学生觉得没有更好的了,老师再板书到黑板上。学生根据最好的主菜单,比赛设计子菜单。经过研讨、点评后,优秀的子菜单再被板书出来。這样,一个漂亮的订阅号菜单就形成了。这样,黑板就变成鲜活、有吸引力的图标,既能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活动要求,又能助推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方面的思维活动,还能提高全班合作学习的兴趣、效率,凝聚学生的智慧,使他们群策群力设计出一个完整的作品,而不是半成品或者“待定品”。
很多年前,有语文教学专家极力批判语文课上教师的“贴板书”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与语文不同,但更没有“贴板书”的理由:因为过程生成、问题解决等是该课程的显著特征,黑板也应成为老师应对生成、解决问题的最好见证。只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举重若轻地应对课堂生成,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深度,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才能逐步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出现曙光。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