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磊磊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山东 东营 257100)
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学生学习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课堂中开展往往存在较大难度,而中学物理竞赛辅导往往人数较少,时间、形式相对灵活,学习内容难度大,正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笔者在辅导实践中尝试构建物理竞赛团队,依靠学生团队的力量促进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合作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合作学习很快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推崇,已经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由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2)分层教学理论。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收获到符合自己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单一的教学关系,使学生改变只是被动接受的状态,改变角色,也思考起来,通过给小组同学讲解问题,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感悟学和教的内在联系和差别,从而发现自已在以往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1)竞赛团队成员的选拔。(1)选择物理竞赛团队成员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学生对物理竞赛的兴趣。物理竞赛中所涉及的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的方法也很抽象,而这都需要学生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自觉地钻研课外知识。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物理竞赛没有浓厚的兴趣,而只是抱着功利的目的来参加竞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2)竞赛成员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物理竞赛学习的内容基本都是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生课程,课程的学习需要以《高等数学》为基础,如果数学学习不到位,很多知识上的学习就会理解不到位,运算也会频频受挫。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说“物理过程分析对了,方程列式也正确,就是解不出结果来”。笔者认为,解不出结果的原因就在于数学功底薄弱,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重视。(3)竞赛成员必须善于讨论交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在物理竞赛当中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构建一个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各抒己见的团队氛围,让讲述者理清自己的思路,找到自己的不足,让学习者学习别人的独到之处,在讨论中一起成长。2)竞赛团队的构建。要构建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学习团队,必须要对团队成员的构成进行规划。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并且个人能力对团队学习起到最大的推进作用,笔者尝试将竞赛团队限定为16人,再按1,3,3的比例,划分为三个梯队,再将团队平行分成两个小组,每组8人。团队建立之后,必须设计较为合理的制度以便对团队行为进行规范。
1)建立“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高中物理竞赛涉及的知识面广而深,涉及高等数学和大学普通物理的内容,学生在高中这样一个本身就紧张的大背景下,要在不耽误高中基本课程学习的下,去额外的学习物理竞赛,会面对比一般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老师讲解是行不通的。参加物理竞赛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钻研能力,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就能把老师的教,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学,逐步形成“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顾问,教师从单一的知识讲解,转变扩展为提炼方法、典型示范、及时纠错等。同时学生也放开了手脚,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疑难并探索新知识,形成学生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又发现问题— —又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建立一种开放自主的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自主能动性。2)应用“独立思考+学生讲课+自由讨论”的教学方法。建立一种“独立思考+学生讲课+自由讨论”的教学方法,即学生首先独立完成任务,老师再进行评估,然后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讲解不同难度的题目,其他同学可以就讲解的问题进行提问。(1)学生在自学和习题训练时独立思考。物理是一门基于客观实际又建立在一些抽象概念上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需要做到深刻地理解,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在竞赛训练的时候必须进行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才能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方法、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教师鼓励学生上台讲解。学生自己讲习题课,这样做的好处是:老师把习题课的主导地位让给学生,对于老师来说这样减轻了教学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在教学的资料收集和整体规划上,同时旁听学生的讲解还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做题、听别人讲题和给别人讲题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能够把内容讲解出来,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同时还要让听者明白自己的思路。经过对竞赛小组调查,学生在讲台上训练,从局促到大方,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且学生在讲台上遇到同学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走下台与老师磋商,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3)鼓励学生讨论,取长补短。竞赛小组学生是同龄人,在一起讨论问题,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积极思维,敢于发表意见,在一个高的层次上有共同的视角但又各有洞天,个体在讨论中吸取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合作互助意识,有利于启发扩展思维,有利于激励落后者发现差距努力赶上整体水平,也有利于整体得到进步与提高。如竞赛小组同学在讨论的过程中经常各抒己见,寻求多角度思考物理问题,彻底弄清楚物理根源、现象、结论,学生讨论不能解决的就查询资料或请教老师,培养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物理竞赛教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尖子生的优势和作用,以促进尖子生的自我成长和实现,带动中档生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其实并不能完全置身事外,要随时关注尖子生的辅导流程及思路导向,适时纠正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讲解技巧,不过,不应过多干预,以免损伤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
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竞赛学生虽然在智力因素方面有诸多优势,但是并不意味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也高人一等,指导老师要结合竞赛中出现新的非智力问题,作好心理辅导工作,注意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结合,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充分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协调发展,以提高教育和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