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敏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近年来,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思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动了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最终落实,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课题。而现存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存在的问题也由来已久。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以强调知识传授为中心,教法也主要以讲授法和语法翻译法为主,班级的规模对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冲击并不明显,因此,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高校扩招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学校教育的逐步渗透,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也从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但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班级规模的扩大,大班教学中的负面问题显得愈发突出。因此,如何解决大班英语教学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大学英语大规模班级课堂教学的形式,营造魅力课堂、实现师生共赢,就成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国内外教学研究中,班级规模问题一直备受重视。Jeremy Harmer认为大班的人数“一般都超过30或者50,有时甚至在100左右”,而Coleman H把大班定义为50人左右的班型。尽管我国学校管理规程规定每班学生的标准为45人,现实中我国学校的班级规模许多己远远超过45人,形成许多“大班”和“超大班”。雷沛华认为在我国专业英语教学中30人以上就算大班,对公共英语教学来说,60人以上可以称为大班。针对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较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如1985至1989年在田纳西州进行的“生—师成绩比率计划”(STAR Project)测验结果表明小规模教学会产生积极效果;G.V.Glass和M.L.Smith在研究中认为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L.S.Cahen运用综合分析法研究发现班级大小对学生成绩有影响但并无显著影响;Natalie Hess则认为大班中较多的学生人数可以为班级互动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国内对大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大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王薇、张加明认为在大班教学中教师难以满足所有学生需求;戴炜栋发现大班教师教学费时且效率低下;王晓军、于海霞则提出了改善英语大班课堂教学的一些前提条件和实施关键。
根据近年来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主要问题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教授的主体,大学英语教师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主体,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英语底子薄、基础差的问题。由于班大人多,就同一个教学班级来说,学生之间存在程度不齐、分化严重的问题,导致教学要求难以统一。
教学环境: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在教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座位编排、教学设备、班风学风以及课堂气氛等四个方面。
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以掌握语言知识为主,教学内容以词、句的意义和语篇分析为主,教学方法以讲解和翻译为主,成绩测试以书面表达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影响了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表现。
教学反馈: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在教学反馈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作业和学业成绩测试上。
要改善我国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必须立足于现实,从解决大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具体措施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增强主体意识、强化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多种途径,既可以通过在岗学习,也可以通过离职进修;既可以通过教师自主学习,又可以通过对教师的集体培训。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提供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3)优化教学环境:a.发挥分组教学在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b.提高教学媒体的利用率,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
4)改进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编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5)强化教学反馈:a.改进作业评阅方式,切实提高作业质量;b.树立创新理念,完善测试方式与评价机制。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从理论到实践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其中有些是大班本身所特有的,有些则是涉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制度层面上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大班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凭借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这一有利条件,对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做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所取得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中感性的成分多于理性的成分。但愿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获得大面积教学质量提高的地方综合性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