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模式之我见

2020-02-26 15:41:19
卷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师生学科

朱 江

(辽宁省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00)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国高校迎来了教育机制的革新机会,各行各业面临机遇挑战的同时也让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有了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全新的教育需求,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让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需要得到满足,更好的为高校师生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1 积极转变思想,对服务人员基本结构制度进行调整

管理思想是决定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在不断发展创新管理模式的同时也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思想。让服务形式得到一个创新变革的机会才能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整体趋势,让高校师生更好的在图书馆中享受到优质服务,发挥高校图书馆自身的馆藏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目标的实现[1]。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原有的规划结构不够合理,高校图书馆本身的服务对象是师生,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研究工作,学生本身对知识也有深度的探究欲望。这样的服务对象对于传统高校图书管理员来说具备较大的服务差距,很多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都只有高中毕业水平,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差距很容易让原有的创新模式出现问题,不利于图书馆本身的服务质量提升和信息质量融合,长此以往很容易影响图书馆健康稳定的发展[2]。专业人才匮乏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就是管理模式不够先进,缺乏正确积极的管理思想。单一化的知识结构让高校图书馆的效用难以发挥,自身的地位也逐渐降低,人员调动不频繁的前提下无法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图书馆学缺乏深入研究的基础也会让其逐渐在高校中没落。

所以当前针对类似的管理情况,高层管理者需要对管理人员的机制结构进行整体改革,利用创新管理思想对当前的服务形式进行积极变革。当前的服务本身存在一定的被动性,服务人员自身和师生之间的差距需要及时扭转,让主动服务形式在高校图书馆中积极应用才能实现图书馆自身的专业发展。目前大部分的管理人员都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适当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设立相关的培训机制,可以让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服务人员进行专项服务内容的学习,为图书馆后续更多服务形式的开展做铺垫。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服务人员可以适当更换,让其在其他岗位中散发出自己的能量,空余岗位则可以对一些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开放,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革新做出更大的迈步。无论是新引进的人才还是后续招纳的人才都需要对其实行考核管理制度,让创新思想融合考核制度对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督促,帮助其提升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3]。同时内部工作环境也需要进行创新思想的融合,根据全新的管理思想对内部工作环境要进行适当的净化,让裙带关系、攀比现象等不利于图书馆管理模式革新的现象逐渐消失,服务人员群体的组织性、纪律性也要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4]。

2 实现理念更新转变,更好的为高校教育体制服务

理念更新转变的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高校的基本需求,让知识传播的主要阵地自觉提升服务意识,进行管理模式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体制问题,传统体制的影响下,图书馆的职能主要局限于借书还书,图书馆内部的馆藏资源也无法发挥出效用,大规模的区域也缺乏科学管理,很难对其中信息设施以及其他有效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应用。组织结构难以满足师生的需求也让图书馆的知识储存、收藏和传播集散地作用无法发挥,服务能力在局限性的发展前提下无法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传统体制的桎梏[5]。

针对这样的问题,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加快传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紧跟高校教育体制系统化、规范化的脚步对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进行提升。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自身的升级和活力,实现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进一步取舍。配合创新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前提下,传统体制还需要对原有的功能模式进行整改,重视图书馆中资源的效用,让专业型的发展方向逐渐调整为复合型的调整方向,一专多能的项目实践才能让图书馆超越原有传统体制的局限,加强图书馆对师生不可或缺的价值和影响力。除此之外,对于基本的区域划分,也要根据创新体制改革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保证科学划分策略在其中的应用。工作人员要积极构建聚合优质资源的共享联盟,让馆藏资源和数字资源成为网络免费资源,积极融合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能保证创新管理思想在其中的应用,合理引进人才配合科学管理机制才能让图书馆积极散发出原有的活力和生机,更好的为高校教育体制服务。

3 创新管理模式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立保障机制

管理模式在创新过程中要以图书馆自身的学科服务为基准,传统模式影响下的图书馆学科服务难以具备一定的保障机制,战略规划不够科学,学科服务难以成为图书馆组织结构的主线。所以当前管理人员要积极创建学科服务的科学战略规划,让学科服务成为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业务流程的过程中要让原有的职能结构朝着精简流程的组织结构转变。实现学科服务延伸之后才能让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不断增强,让服务的快速反应能力达到师生的满意程度。其次就是在进行学科服务优化的过程中,对具体的业务流程和图书馆知识管理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学科服务团队本身就是以创新型组织为主要核心动力,将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应用到组织内部形成一定的推动力的重要力量,所以当前想要实现进一步的知识发展,需要对学科馆员进行组织性的培训和管理,让学科服务团队可以朝着一线展开知识服务。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应用到网络技术,让师生在图书馆中可以体会到专业化、特色化的建馆理念,通过具有高效特征的专业特色数据库,让师生享受到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服务,设计出符合学院专业特色的管理模式。最后就是让相关机制可以对图书馆学科服务保驾护航,让原有的特色理念和数据库资源等内容获得管理机制的庇护,打下未来创新发展的良好基础。

4 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不断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机制也有了更多创新的机会,想要适应学生和教师的需求,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管理理念对管理模式进行革新。服务和管理共同满足创新需求,才能让高校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效用最大化,并且让高校图书馆自身的服务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根据时代发展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工作量。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师生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中国火炬(2011年12期)2011-07-24 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