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前言:翻译作为一种不同文化主体互动交流、信息传播的手段,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个体思维及交际语境下,采取多元化翻译策略进行思想内涵的组织与转换,以更适宜于目的语读者的认知、学习和理解。当前有关中英文化内涵的翻译理论,主要包括信达雅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不同翻译理论从文化背景、英汉语言表达、句型结构的差异方面入手,采取直译、意译和音译等方式,对多语境中的中英文翻译作出语义、文体最贴近目的语的自然表达。在全球文化交融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源语文本表面意义、内在涵义等的翻译,要秉持着寻找语言翻译共识的思想,进行不同词汇、语法或句式的准确界定,解释中英对话文本、跨文化交际作品的本质性关联,从而达到源语、目的语较为客观一致的语义翻译结果。
我国翻译理论构建最早源于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译例言:“译事三难,信、达、雅”。该理论指出译文既要准确、不偏离原文意义,也要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对于词汇、语法及句式的选用要得体,追求一种简明、古朴与优雅的翻译效果。随后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革命家鲁迅,指出翻译要“宁信而不顺”,在不能同时保证通俗易懂、文辞得法的情况下,尽可能保留原作字面上的意义,忠实于基本内容。之后现代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从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中英文翻译要兼顾到忠实、通顺、和美等翻译原则,不能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牵强、拼凑的翻译痕迹,要尽可能保留原作的字面意义和内涵。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学界对于中英文化作品的翻译,则将翻译与译介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进行有效结合,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话语体系,保证源文与译文在理论意义、思想内涵表达上的广泛共识。
而西方对于中英文内容的翻译理论,则通常包括克里斯蒂娜·诺德(Christina Nord)的功能翻译理论,以及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其中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指出,在译语环境下词汇、语法及句式等的翻译,要按照忠实原则、连贯原则与目的原则,进行原文、译文之间语篇内容与表达方式的衔接,在保证中英文翻译内在联系的同时,易于被目的语受众所接受和理解。而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出,在两种语言翻译时,不应过度追求文本表面意义的互相对应,而要在不同语言内涵、情境意蕴表达方面达成功能上的对等。该理论强调使用最恰当、自然的语言,进行文体对等、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的翻译,创造出既符合源语语义,又体现目的语文化特色的翻译作品。若不能同时兼顾文本意义、文化内涵表达,可以在译文中舍弃形式对等,或者通过对源语语义、表达形式的再造,来解决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最大限度消除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理解差异问题。
文化意识指的是某一社会主体的群体性文化认知,是在存在其他文化作为参照的情况下,对于本国、本民族文化的深入完整理解。而由于东西方文化本身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译者对于中英文作品内容的翻译,通常会从源文本、目的文本两种文化意识的角度考虑,对其中存在的文化传统、民风民族、习语俚语等作出深入研究。如“Let the cat out of bag”为中世纪英国的习语,意思为一些不法商贩将猫放进袋子里,冒充乳猪来欺骗顾客,指导顾客回家把猫从袋子里拿出来,才发现是骗局,这一习语的真正涵义为“泄密”、“走漏风声”,但却被直译为猫从口袋里跳出来,显然与原有文化内涵相差甚远。而“as cool as a cucumber”,真正意义为“泰然自若”、“冷静放松”,但常常被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为“像黄瓜一样凉爽”。
但也有部分的中英成语、典故等固定搭配,在文化语义表达中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广泛共识。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翻译为“条条大路通罗马”非常直观形象,表达出英语习语的真正涵义。“from head to foot”、“from bottom of heart”,直接翻译为从头至脚、从心底里,形成两种语言完全对等的翻译表达。正如尤金·奈达在《语言、文化和翻译》中指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而言,成功翻译往往会准确把握源语、目的语的文化理论,而非仅仅关注单词、句式等基础的文化内容。”
不同中英文翻译情境下,译者对不同内容翻译的文化态度,决定着跨文化翻译的最终结果。一般来说,翻译涉及文化的异化、归化两方面内容,异化是针对源语言的文化态度,而归化是针对目的语言的文化态度。若翻译是面向中国受众的英译汉,则通常会更多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若翻译是面对外国受众的汉译英,则往往会更多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如英语中“meet one’s Waterloo”,是出自滑铁卢战役的一个词汇,原本意义为“遭到惨败;大吃败仗”。但为贴近汉语意义的事物表达,使用异化翻译策略,将该词汇翻译为“四面楚歌”,借助楚军被汉军包围的情境,更有利于国内受众的准确理解。而汉语词汇“走马观花”则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按照西方受众的认知翻译为“to know about roughly”或“to have a brief look”。因而译者对不同中文、英文内容翻译的文化态度,会对翻译文化取向、翻译结果产生巨大影响,使得英汉/汉英翻译更接近目的语的 认识。
东西方文化内容的翻译过程,也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分享过程,为完成中英文基础理论、潜在思想内涵的翻译任务,翻译人员必须对源语言、目的语言有着深入的认知,包括词汇、语法及句式表达的认知和理解,以及能够对比不同语言所具有的差异性。能力。在这一东西方文化表达能力要求下,译者要找出中英文文本之间存在的普遍性特征,根据原始文本的普遍性作出接近于目的语的文化内容翻译。由于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中英文本表面意义、内在涵义也被嵌入到源文化中,因此译者不仅需要精通两种语言表达方式,而且要寻找两种文化之间的共识,做好文化语义双语的转换,才能客观准确完成目的语语言文化的翻译工作。
传统翻译理论侧重于翻译文本、语言的忠实还原,试图从对等角度,找到与源语文化相对应的目的语翻译方式,将不同社会语境中文化元素的翻译,视为一种实践经验对接的活动。国内外多种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标准、翻译文本或规范的讨论阐述,常常会建立起一套自身的理论体系,进行多种翻译程序、翻译策略的合理设计。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中指出:“翻译译文应完整说明原文的内容、想法,其翻译方式和写作风格要尽量与原著相近,且要能够表达出源语本身的内在涵义。”
在国内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思想,以及国外克里斯蒂娜·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采取较为恰当的切入角度、翻译方法,将源语言文本和消息内容,与目的语文化之间形成联结。一是结合源语言文本的文本背景、民族或民俗表达方式,对其中涉及的词汇、语法和句式进行深入理解,遵循原文文本的主要内涵,忠实保留原文消息的整体性叙事进行翻译,作出接近于其表面意义、内在隐藏涵义的翻译表达。二是针对源语言文本的外在呈现形式,对上下文语言风格、语义连接性进行客观分析,从源语和目的语翻译的优雅、表现力方面着手,设置与之相对照的社会文化语境、翻译词汇和语法表达方式,使之从译文翻译的呈现形式上,达到与源语表达的动态对等。《圣经·申命记》中摩西发布的法令:“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 a hand for a hand”。其表面意思为“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以手还手”,而出于中文读者的阅读、理解习惯,翻译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与之对应,以生动表达源语内容的真实涵义。
相比于国外严谨规范的翻译风格而言,近年来我国译者对于国外文学、文本内容的翻译,通常会引入一系列的新思想、翻译方式等。除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外,林语堂、朱光潜、钱钟书及傅雷等文艺界人士,也纷纷提出一系列从自身角度出发的翻译理论,包括林语堂围绕现代语言学、心理学,指出翻译要在忠实表达原文意义的同时,展现符合文化背景的语言叙述之美。朱光潜则提出“从心出发、用心翻译”的理念,钱钟书及傅雷也提出“神似要大于形似”、“化境”等翻译观念,表示“译文的阅读感受要不像译本,而要像原本一样通顺、流畅与自然”。但对源语内容、表达翻译的大幅度更改,也开始显现出源语/目的语文本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以及翻译形式化突出的翻译问题,这些问题使得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思想文化、基本内涵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如“I get a kick out of You”,通常从表面意思被直译为“我被你踢了;踢水桶”,但其实际意义为“你给我带来了极大快乐”、“我为你痴狂”,属于百老汇社交环境下的用语,但在翻译过程中的意思,与其真正意义相差甚远。Kick是用脚踢的意思,不管是人或马的脚,被踢的人一般来说是会感到很痛,但其真正涵义却恰恰相反。之后《圣经·旧约·诗篇》中的“the apple of the/one’s eye”,字面涵义翻译为“苹果一般可爱的眼睛”、“眼睛的瞳孔”,但其真正涵义为“求你像保护眼中的瞳孔一样保护我”,但向国内读者翻译、译介该书籍时,通常被译作“掌上明珠或珍视的宝物”,这就与原有文本、文学叙述的内在涵义相距甚远,容易引起受众的理解障碍或误解。
不同地域文化内涵、语言内容的翻译,是对原有文本的深入理解和重新建构,因此要通过以源语客观事实为翻译标准,进行文化背景、文本内容与译者主体的三方对话。首先在汉译英、英译汉等的翻译工作实施前,要依照严复信达雅理论、克里斯蒂娜·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围绕某一固定的翻译目标,进行翻译词汇、语法及句式表达的组织,具有开放性或非封闭性特征。
因而通过一系列合理性的制约条件,针对中英翻译的共识性真理观,提出与社会思维、语言表达相契合的翻译方案,为全球不同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翻译,提供较为客观准确的翻译情境、内容传达机制。如我国伯父、叔父、叔叔和舅舅的翻译,常常用英语uncle、aunt等进行表示,以此在称谓上达到一种基本的对应。而“您”、“寡人”、“朕”中文词汇,则不存在共时性英语词语与之对应,往往使用“I或you”代替。
在面对不同文化情境、翻译类型作品情况下,对于英语词汇、成语或典故等的翻译,应在本质主义翻译理念指导下,寻找两种文本之间存在的非本质共识,也就是从中英文化翻译的表达形式上作出改革创新。如比喻修辞是东西方文化内容,都会用到的艺术表现手法,英语诗歌中“Hark,hark!”、“Hence,hence”,以及汉语诗歌表达中“唧唧复唧唧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等,都是通过词语叠化方式,增强艺术呈现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如“Hence,hence,all your vain delights”,通常可以翻译为“因此,因此,你所有虚荣的快乐”,或者说“于是乎,于是乎,你那虚荣的快乐啊”。利用一系列较为抽象的气声词、辅助用词,进行多种语言具有共识性的翻译表达,以便于目的语读者更加容易、便捷的意义理解,达到中英文化翻译中思想内涵、外在形式相融合的表达。
不同地区文化通常分为历史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生态文化等,根据不同文化内容往往采取直译、意译和音译等方式,对多种外在事物表达与交流作出呈现。根据我国翻译学家谭载喜在《翻译中的语义对比分析》中提出的理论,当下多种汉英词汇包括词汇偶合、词汇并行等共识特征。因而,采取音译、意译或音意兼备等翻译方式,针对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具有共识性的内容表达,在开放化语境中,进行词汇、语法、句子等的翻译和理解。如西方词汇“democracy”、“Science”在刚进入中国时,被翻译为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简称德先生和赛先生),后续由于民主运动、学习科学等活动的发展,才将其翻译为民主和科学。因此利用共识真理观理论,以及其他具有指导性的翻译理念,将有效促进全球文化作品内容的妥善翻译与传播。
传统翻译模式主要以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为主,进行直接字面意思翻译、思想内涵的拆解与重组翻译,容易隐去译文原有的语境意义,或者出现文化理解与表达的间离问题。因此在全球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发展的情境下,对于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翻译表达,需要围绕一系列的文化词汇、成语、典故等内容,依照多种翻译理论的内在要求,进行源语文化思想内涵、表达形式的选择性翻译,尽可能在展现出区域文化独有的历史积淀、叙述差异性的同时,保证不同文化共识内容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