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内蒙古中南部是我国最早出现城址的地区之一,对这里进行聚落形态研究是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课题。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的白草塔遗址属于石围墙遗址时代的聚落形态遗址,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复杂、地域特征鲜明。遗址分三期,年代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中期。除白草塔遗址外,内蒙古中南部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的遗存发现有很多,白泥窑子第一种文化代表了内蒙古中南部相当仰韶文化的早中期文化,而晚期文化则是海生不浪文化,包括阿善二期文化,白泥窑子第二种文化以及庙子沟遗址文化。由此看来,内蒙古中南部不仅有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原始文化,文化面貌独特,并有自身传统,虽然不断与周边文化互相交融影响,却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①。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居民沿黄溯流而上,在河套地区经过相互碰撞交融产生了以阿善一期为代表的遗存。随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居民继续北上,使内蒙古中南部庙底沟文化因素越来越显著。在岱海地区及其东北方,以庙底沟为主导因素,受红山文化影响形成了庙子沟类型;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以庙底沟类型为基础,吸收陇山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因素,形成了白泥窑子类型;在河套以北、大青山南麓地带,形成了具有过渡性质的阿善类型。以上三种类型的分布区气候各有差异,白泥窑子类型分布区相对温湿,利于农业发展,庙子沟类型分布区降水量虽高,但气温较低,农业发展不如前者发达。
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早、中期遗存的发现,在80年代以前均为地面调查所获,自80年代以来,便陆续获得发掘资料,包括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早、中期遗存的分布范围。这个范围的中心位置在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清水河县境内。此类遗存的房址多为方形和近方形的半地穴式,居住址附近发现有早期的墓地,用石板砌成棺椁埋葬死者。葬式以单人葬为主,仰身直肢,一般为一次葬,多无随葬品。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并存,也有骨器和陶制工具②。鄂尔多斯东部地区在继仰韶文化之后,出现一种新的文化遗存,以篮纹陶器、白灰居住面遗迹、袋状灰坑为主要特征。这种考古学文化特征类似于山西、陕西的龙山文化特征,因此被有些学者称为“龙山文化”。另外鉴于这些遗址中出土的细小石器,也被称为“细石器文化”③。
1)阿善遗址。(1)阿善一期文化:未发现遗迹。生产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石球、磨石、砍砸器等。陶器以泥质红陶占多数,夹砂陶次之,火侯低。器型有锛、盆、罐、重唇小口瓶等。(2)阿善二、三期文化:阿善二期文化遗存的房址多为半地穴式,呈正方形;居住面用褐色土抹成并经火烤。附近的窖穴多呈圆角方形直壁状。生产工具有磨壳石斧、石锛、长方形或弧背形石刀、石铲、盘状器、敲砸器、磨盘、磨棒、石镞等。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彩陶不多,器型有折服钵、曲腹钵、小口双耳罐等。阿善三期文化的房址,分为半地穴式和槽沟结构的地面建筑两种,居住面用草拌泥抹成后略加烧烤。附近的窖穴多圆角方形。生产工具有磨制石斧、打制石斧、有孔长方形石刀、单孔石铲、长柳叶型石镞、镶石片刃的有柄骨刀等。
2)庙子沟遗址。发现房址、窖穴、墓葬等遗迹。房址均为圆角长方形浅地穴式,居住面和四壁均用草拌泥抹成。窖穴内葬有人骨。房子周围分布着墓葬,有多人合葬、双人葬和单人葬。生产工具中,磨制石器数量多,有长方形有孔石刀、单孔石铲、小石锛、石纺轮等。陶器以褐陶为主,灰陶和红陶次之,少量黑陶。多素面磨光或饰绳纹,彩陶数量不多,以红彩为主。
3)老虎山遗址。早期房址均为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晚期房址多半地穴式,室内地面和墙壁先抹一层黑色草拌泥,再罩以白灰面。生产工具有磨制长方形石斧、长方形石刀、打制的龟背形刮削器、三角形石锥、石矛形器、刮削器、石片等细石器。陶器分夹砂和泥质两类,以红褐和灰褐为主;多为手制,普遍经过慢轮修整。
4)朱开沟遗址(第一段)。发现房址3座、灰坑10个、墓葬10座。房址均为圆角方形半地穴式,地面抹白灰面。生产工具有长方形有孔石刀、石凿、骨镞、骨凿、骨针等。陶器以灰陶为主,褐陶和黑陶次之。手制,模制很少。器形以三足器最为发达。
5)西园遗址。(1)第一期遗存:未见遗迹,除少数陶片外,可确认的遗物仅见陶制生活器皿。遗存时代相当于仰韶文化早中期。(2)第二期遗存:发现房址、灰坑等遗迹。房址均为半地穴式,绝大部分有柱洞。灰坑有圆形、圆角方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四种。生产工具有石器、陶、骨制品等,石器绝大部分磨制,少数为琢制的细石器,种类有磨盘、斧、刀、纺轮等。陶制品有刀、纺轮。骨制品仅锥一类。陶器分为泥质、砂质和夹砂三大类,其中以泥质为主,还有较少的红陶、橙黄陶和黑陶。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慢轮修整。遗存时代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3)第三期遗存:发现房址、灰坑、墓葬、陶窑等遗迹。房址为半地穴式。房屋大体上按东西向成排分布。灰坑仍分圆形、圆角方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四种,直壁占多数。生产工具较多,主要有石器、骨器和陶制品等。石器绝大多数为磨制,只有少量琢制,有斧、刀、磨棒、锛、纺轮、镞等。骨器有刀、锥、凿等。陶器仍可分为泥质、夹砂和砂质陶三大类。遗存时代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
6)白泥窑子遗址。石器有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压制的细石器。器形有石斧、石铲、刮削器、尖状器、盘状器、石刀、石镞、纺轮、磨盘、磨棒、砺石等。陶器以砂质和泥质红陶为主,并有少量灰陶和彩陶,均手制,有罐、深腹钵、折口钵、折沿盆、瓮、尖底瓶等。
7)海生不浪遗址。石器分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有敲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磨制石器有斧、带孔刀、镰、锛、磨盘、磨棒等。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并有少量砂质红陶和泥质灰陶、褐陶和彩陶。均手制。
8)大口遗址。石器以磨制为主,也有少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有斧、锛;打制石器仅见尖状器。陶器主要有泥质和夹砂灰陶、泥质褐陶,有少量的夹砂褐陶、泥质黑陶。还有少量彩陶。
9)转龙藏遗址。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陶器三类。石器中以打制石器为主,器形有石叶、石核、刮削器、尖状器、镞等。磨制石器有斧、梯形锛、有肩铲、长方形带孔刀、磨盘、磨棒等。另外还有少量骨铲、骨锥和有孔陶刀等。陶器以泥质灰陶最多,皆手制。
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寨子塔遗址的石围墙是目前发现的最进步的石围墙遗迹,主要体现在其双重石围墙。两层石围墙的寨门不可以直通,内石围墙的寨门与外石围墙形成似“瓮城”式的构筑方法,加强了防御作用,这对后来瓮城门的发展和构筑方式及对我国早期城市的形成,都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同样拥有双层石围墙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小沙湾遗址,该遗址两道石围墙构筑的方法相同,均是先在地表用一块块石块叠砌石墙两侧,砌到一定高度之后内充碎石块,然后再用同样方法分层逐渐向上砌到顶部,只是第二道石围墙的墙体比第一道石围墙的墙体宽。双重石围墙酷似一小型城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在寨子塔遗址的四周发现了石围墙建筑,因遗址东、西、南三面为绝壁或沟坡,故石围墙缘边亦时断时续,保存虽不甚完好。石墙多以片岩逐层叠砌,所用石块大小不等,石块间隙内填以小石块或黏土。目前,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的石围墙建筑,已有阿善、黒麻板、沙木架、纳太、威俊等几处。这种以石筑围墙和石筑房子为基本遗迹特征的聚落遗址群出现在黄河两岸,根据推测,其绝对年代应在距今4500年前后。这种现象很可能反映了当时人口密度急剧增加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并由此造成了各部落间相互掠夺和征战的事实。对这类遗址的这种遗迹现象进行深入地探讨。
河套东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以南地区,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阶段大约和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时期相当,遗址有白泥窑子、台子梁、海生不浪等;后期阶段则和龙山文化时期相当。白泥窑子的遗存有早、晚的区别,早期遗存受到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影响,出土物中有尖底瓶、圜底钵、曲腹钵和碗等,彩纹中的宽带纹、弧线三角纹等,均具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特征。
阴山山脉北侧和南侧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差别使得两侧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产生差别。阴山以南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过科学发掘或试掘的只有阿善和转龙藏遗址。纵观阴山山脉以南的河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特征如下:1)阴山山脉以南的诸遗存有大量的磨制石器,器形有石斧、石铲、石刀,还有陶刀。代表着以粟为主的农业经济类型,与阴山以北的狩猎经济类型有明显的区别。2)阴山以南地区的诸新石器文化遗存,其石器中常有一定数量的细石器,如石镞、刮削器、石叶等,这说明狩猎经济仍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3)阴山以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除有自身的文化特征外,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其规律是,阴山南侧的东部地区的文化遗存带有仰韶文化因素和龙山文化因素④。由清水河至托克托的黄河沿岸,仰韶文化的居民在河边台地上建立起他们的聚落,这种聚落遗址面积一般约为数万平方米,可见当时已有相当规模的社会生活。遗留下的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铲、石斧、刮削器、砍砸器和砍伐器等,说明人类当时的经济生活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⑤。
注释
①魏坚:《准格尔旗白草塔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91年。②汤卓炜:《内蒙古中南部农牧交错带形成的环境背景》,第233-234页,《环境考古学》,科学出版社。
③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文物工作组:《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1期。
④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第297-303页,南京大学出 版社。
⑤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沿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