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飞翔

2020-02-26 15:41:19梁瑞虎
卷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济南创造性阅读教学

梁瑞虎

(江苏省宿迁中学分校,江苏 宿迁 223800)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激情、对话、开放、创新”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激发兴趣,让阅读成为生活的需要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说”的储备、“写”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才能更加迅速地萌动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与激情。因此,我利用每周的读书课给学生讲名人勤奋读书、善于发现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最想读哪篇课文,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学生搜集读书名言、谚语,开展名言、谚语朗诵会,品味书中的魅力;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学生一同阅读,畅谈读同样的文章不同的感受……这样,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接受美学家尧斯用“期待视野”指一种接受者在对文学作品体验之前就已经存在心理期待结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的期待,让他们明白阅读不可通过外在的统一训练或灌输而进行,是一项伟大的发现活动。就如教《都市精灵》一课时,我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角色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学生有了教师的积极期待,一定乐于阅读。

2 重视感悟,为阅读提供有利的支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吟诵和感悟结合起来。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情境中进行自主的阅读感受,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目的,有趣味。吟诵后的感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作为学生一种情感意识共同投入的学习行为,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如在教学朱自清《春》时,我反复让学生朗读课文,接着提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吗?”学生纷纷发言:“我感受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我也想像小草那样。”;“我在春天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图中描写的景色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虽然这些学生的回答与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有差距,但我还是认同了。阅读感悟的多样化,正是体验了生命的自由,尊重了学生生命的独特存在。正是有了吟悟,学生创造性阅读才有了支点,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悟出更多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多。

3 注重积累,为阅读奠定结实的基础

学生的创新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知识靠什么?靠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会、学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建构去获得知识。离开积累,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创新思维的火花将难以迸发。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我让学生试说:当你欣赏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时,你会这样感叹:。学生语言丰富,思路开阔,有的说:“济南的冬天不像我们这儿冷,很温暖。”“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济南的冬天给了我特别温柔的感受。”……有的巧用修辞:“济南的冬天像母亲的手抚摩着我,让我感到温馨!”;“读老舍《济南的冬天》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能活用词语,巧用修辞,与平日学生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得好“厚积而薄发”。试想,如果没有平日的阅读积累,学生能有如此精彩的语句,能有如此壮举吗?

4 灵活运用,为阅读营造广阔的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让学生“言论自由”。“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健康理念表明:“学生是人本,自由、多元和个体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全方位地解放学生,不但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而且要解放学生的眼睛和嘴巴。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群体的语言交流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说,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阅读的成果从“零碎型”过渡到“整合型”再发展到“价值型”。这样的“言论自由”为学生创造性阅读营造更多交流空间。

在创造性阅读中,教给学生多样的方法也是必要的。教者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填补课文的“空白”。如《七根火柴》一文中有几个省略号,教师让学生根据写作背景和具体的语境,想象还有哪些可能的情况,填补了这些“空白”也需要一定的积累。利用“不确定性”寻求多种答案。由于作者描述中的某些跳跃,会给作品的意义留下“不确定性”,这里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到底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几个,这就是创造性阅读的好素材。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续编文字,拓展内容。如学完《刻舟求剑》可以让学生想想这个人没有找到自己的剑,会怎样想?怎样做?既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

化,同一读物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中会产生新的意义。这种阅读更具有创造性。如《秋天的怀念》这一名篇,我们历来都是从“母爱伟大”这个角度去理解、感悟。我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却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抓住“好好儿活”。告诉人们,人生难免会受到挫折,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我们要“好好活”,要活的坚强、勇敢、淡雅、高洁、热烈、深沉、潇洒、浪漫等等。这样的阅读需要较高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交流的时间、表达的机会,为创造性阅读营造广阔的空间。

5 延时评价,让阅读富有个性的见解

一个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如果过早地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在教学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课时,学生对“我的思念是圆的”提出了质疑:“思念怎么会是圆的呢?”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一个学生说:“西瓜、苹果一般是亲朋团聚,茶前饭后要吃的水果。因为它们是圆的,所以思念是圆的。”应该说这个学生说得很不错,理解的也还行。但是我还是没有马上评价这个学生的回答,而是继续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另一个学生说:“因为中秋佳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八月十五的月亮和月饼是最圆的,所以我思念是圆的。”说实话,这个学生的理解超出了我的意料,它闪耀着学生思维的火花和个性的光彩。如果没有延迟评价就没有这么鲜活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产生了。

总之,创新型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爱,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而且是学生身心发展,生命成长的原动力,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整合力量。创造性阅读正是诱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这种爱,在教育上也应是一种“活”的教育,应提倡“畅所欲言”,提倡学生“思维无禁区”,让学生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学生也就能插上放飞的翅膀,尽情翱翔。

猜你喜欢
济南创造性阅读教学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防爆电机(2021年5期)2021-11-04 08:16:36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Paving Memory Lane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济南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5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视野(2014年17期)2014-08-25 03:38:36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