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风亮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学生支部党建工作属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党建逐渐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渠道与方法,尤其对学生党建工作而言,结合“互联网+”背景优势构建新型党建工作模式,具有提升党建工作系统性与实效性的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学生支部基于“互联网+”革新党建工作模式,应根据新型模式构建意义与问题,在多方面采取党建工作模式构建措施,以党建工作模式有效构建,满足学校学生党建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需求。
基于“互联网+”背景,我国高校学生支部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具有提升党建工作系统性的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使高校学生党支部结合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新模式成为必然。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新模式基于“互联网+”表现出的更高系统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新型工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更加顺畅,党建教育工作能够做到全面且深入,“互联网+”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多种平台载体与形式多样的丰富内容,使党建工作真正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体现党建教育的制度化与常态化,实现党建工作在大学生党员培养中的有效贯彻与落实。另一方面,“互联网+”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模式,运用大数据技术与分析统计手段,可以对大学生党员的动态进行及时把握,准确掌握党建工作难点与重点,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有效党建工作方案,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提升学生支部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基于“互联网+”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具有丰富学生党建工作内容与途径的重要意义。高校传统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存在内容形式单一的问题,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大多以党校集中培训、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与专题学习研讨等为主。这些形式的党建教育工作需要学生党员为此付出较长的参与时间,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教育效果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会限制学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而互联网与学生党建的融合,可有效激发学生党建参与热情。学校与学生党支部可以借助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与官方微博等,构建多种学习教育平台,使用党建QQ群、微信群等社交软件,加强学生党员与辅导员、党务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新媒体与新技术的有效利用,得益于互联网时代背景提供的优势,高校与学生党支部基于“互联网+”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应用这些新技术与新媒体拓展学生党建工作实施途径,扩大学生党建工作空间,提升学生党员党建工作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的同时,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远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模式的有效构建,面临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复杂化的现实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普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密切接触新技术与新媒体,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媒体与技术获取海量信息。网络为大学生提供的信息是海量且庞杂的,需要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的过程中,能够自主进行甄别,吸收有益信息,摒弃不良信息。但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心智发展时期与“三观”形成期,缺乏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与是非判断能力,在面对网络中极端、激进的思想观念与不良信息时,受自身“三观”认识尚未深入的影响,容易被不良信息影响或左右,致使大学生思想行为趋向复杂化发展。同时,“互联网+”时代中网络信息的匿名性与虚拟性,也会增加学生辨别信息真假的难度,使部分学生复杂化的思想行为愈发混乱,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有效革新增加难度。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基于“互联网+”构建新型党建工作模式,需要重视学生思想行为复杂化问题。
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基于“互联网+”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面临现有党建教育载体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党建教育载体创新性不足,主要体现在现有教育载体过于单一,并未结合学生实际诉求,影响学生党建工作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分析我国高校现阶段学生党建工作情况,可以发现,部分高校在建设学生党支部、构建党建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存在重视党建教育工作形式、忽视党建教育工作效果的问题。我国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过于重视学生党员党建工作的开展形式,忽视学生党员党建工作的效果,使现有党建工作模式脱离学生实际诉求,难以对学生党员进行继续教育与有效教育引导,降低学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成效。“互联网+”下的学生党建工作,需要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载体,但是现阶段高校只注重教育工作形式的问题,使学生支部党建工作载体局限在活动教育与网络理论教育层面,难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党建教育工作互动性与趣味性不足,降低学生参与积极性,弱化学生支部基于“互联网+”构建有效党建工作模式的实际效果。
基于“互联网+”,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面临现有党建工作队伍素质不足的问题。“互联网+”下的学生党建工作,要求学校党建工作人员与队伍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需要其具备较强的党建业务能力,同时具备高超的信息技术素质。更高层面的要求,使学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对应更大的工作难度,需要党建工作队伍中的每个成员形成主动自觉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意识。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者受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的影响,缺少这种自觉性,并未加强业务学习,对互联网技术也未做到熟练掌握,欠缺“互联网+”思维,无法为学生党员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途径,限制党建工作革新发展。众所周知,党建工作人员在党建工作模式革新中占据重要位置,高水平的党建工作队伍能够使学校学生支部党建工作事半功倍,但是现有部分学校的党建工作人员素质不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学生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降低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新模式的构建成效,需要受到学校与学生党支部的高度重视。
高校基于“互联网+”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需要针对学生思想行为复杂化的问题,结合时代特性,发挥“互联网+党建”作用,实现党建工作新模式的有效构建。我国高校需要重视互联网能够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对舆论主导地位进行牢固把握,建设舆论阵地。而学生党支部需要配合学校整体党建工作,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党建工作的积极影响,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贯彻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为民族复兴提供新鲜血液的重任,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强化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我国高校与学生党支部需要对新兴媒体舆情进行实时关注,利用网络影响力,构建学生与党建工作的良性互动机制。高校需要对 “互联网+”时代的丰富内容与多种宣传手段进行充分利用,鼓励学生关注学校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结合学生党建工作与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这些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三观正确树立,提升学生信息甄别能力,加强学生党建参与热情,促进学生支部党建工作基于“互联网+”优势抢占思想高地,让主流意识形态有效引领学生群体,实现“互联网+”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新模式的有效构建。
基于“互联网+”,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需要结合“互联网+”背景优势,创新党建教育载体。学生支部党建工作中的党建教育载体创新,需要高校结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种党建教育平台与途径,通过具体栏目的设立与相关教育内容的充实,加强党建工作互动性,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性,从而推动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新模式有效构建。高校需要联合学生党支部,搭建线上党建平台,建立微信交流群、QQ 交流群、微信公众号等,以此传播党建工作信息,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学生党员可以通过网络党建平台提供的推送信息与师生的有效交流,了解党建工作内容,明确自身责任义务,积极参与与配合学校党建工作。学校也需要建立党建教育相关官方网站,在网站内创立“青年志愿”、“时事点评”与“聚焦典例”等栏目,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栏目表达自身观点,并且能够与党建工作指导者进行有效沟通,使传统教育方式得到有效突破,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加强党建工作互动性,促进新型党建工作模式的构建。
基于“互联网+”,我国高校学生支部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需要高校革新学生党建工作的管理模式。革新党建管理,需要在加强学生党员培训与管理学生党员信息两方面进行,加强学生党员培训,需要高校与学生党支部以传统学生党员培训方式与内容为基础,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教育管理模式,使学生党员线上学习党建工作相关理论知识,提升学习兴趣,线下实际参与党建活动,感受学习氛围,以此实现学生党员培训效果的整体强化。管理学生党员信息,需要高校与学生支部全面收集大学生党员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培训情况与基本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使高校与学生党支部能够对学生党建工作状态与现实情况进行准确及时地了解,提升党建工作革新的针对性,使高校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更加扎实,为新型党建工作模式的有效构建提供有利条件。
我国高校基于“互联网+”,针对学生党支部建立党建工作新模式,需要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党建工作人员能力素质。高校加强党建队伍建设,需要组建一支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党建业务能力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党建工作队伍,明确队伍内成员的任务分工与工作职责,并建设培训、管理与评价机制。高校需要为党建工作人员提供经常性的培训,组织其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会,使党建队伍中成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借助培训机制实现有效提升,为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保障。例如,高校需要为党建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技术使用类培训、专业业务能力培训、党建实践经验培训与思政素养培训等,充分拓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人员的学习范围,有效提升其工作水平。学校组织党建工作交流会,需要在现有人员构成的基础上,引进优秀人才,使其与党建工作人员开展深入交流,促进党建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提升。在完善党建工作队伍,加强党建工作者培训教育的基础上,高校想要有效构建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新模式,需要建设管理机制,通过党建工作评价考核机制的完善,保证“互联网+”学生党建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高校完善管理评价机制,需要加强党建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考核与工作实况评价,提升其参与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构建的主动性,促进其主动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为学生支部党建工作革新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高校探究“互联网+”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模式,需要高校联合学生党支部,以“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构建的意义与问题为基础,在学生思想行为、党建教育载体、党建工作管理与党建工作队伍等方面采取革新措施,有效构建“互联网+”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新模式,促进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