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2020-02-26 07:55
关键词:协同马克思主义育人

李 战 奎

(陕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计划”)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提出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政课第二课堂体系。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讲话中明确提出社会各界“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这个“主渠道”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其他部门”如何实现“相互促进”指明了发展方向。协同效应原意是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到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关系到学生成长、学习的各个年龄段,涉及到教师、学生、学科、专业各个领域。因此,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家庭在配合学校办好思政课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共同关注、支持、办好“拔节孕穗期”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也要求学校和社会各界在办好思政课这个问题上需同向同行,以共同的价值取向引领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共同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建设进程,共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协同育人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主要是指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思政课与课思政、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共同协作,以更好地发挥思政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对思政课教学的必然要求。学以致用是教与学的共同期盼,基于中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基于弥补当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自存在“短板”的现实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德树人、终身受益”教育理念成为思政课建设与改革的中心环节与核心问题。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长期以来过于重视“政治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与鲜活而丰满的社会现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有效的对接与融合流于形式,无法实现与“立德树人、终身受益”教育理念的有效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魅力。

通过思政课理论教学正本清源,用中国故事讲好马克思主义,让身边的生活、生产实践的发展变化阐释好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不断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廓清迷雾,明辨是非,切实避免大学生受到错误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这对我们避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至关重要。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然要承担起这一责任。遵照中宣部、教育部“创新计划”关于“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政课第二课堂体系”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有关精神,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育人,切实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实效性不高、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

2.思政课与课思政相结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有益补充

进入新时代,大学生面临世界经济全球化、逆全球化进程同步显现,国际局势趋于复杂化,各种文化思潮多元碰撞、新媒体时代社会认知碎片化的影响铺天盖地。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想、情感、观念、感觉、思维、心理等方面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碎片化的先入为主思想认知主导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在此情况下,传统的“主阵地”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降低,非思政课、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巨大,因此在思政课之外的其他教学环节贯穿思政教育元素迫在眉睫,课程思政应运而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政课和课思政的共同目标。思政课重在理论宣传,课思政重在展现各自不同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现实成果。二者的协同可以避免出现作为主阵地的思政课努力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其他课程用局部事实、个别问题、虚无历史冲击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现象。

3.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必然途径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媒体的普及,使得当前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没有了校内、校外的界限之分,这就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脱离校外环境闭门搞建设,切实抓好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结合、协同育人。通过安排大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大学生科技活动、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活动、校企合作等活动,建立学生与社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学习通道,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把思政课教育的范围由课堂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身份转型为关键,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模式。

4.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时代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教育与互联网合作共存将势不可挡。在这次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在线教学成为大中小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现实选择。各类院校纷纷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因其特有的优势与发展前景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但对于高校思政课来说,此模式在运用过程中要求很高。线上教学具有不受空间限制、提供海量资源、可以反复学习等优势,但一段时间的在线教学进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对思政课而言,在原有的“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的困境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生的“实践性不强、操作性不足”的问题又凸显出来,因此如何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克服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打通线上与线下,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新时代增强思政课协同育人效果而需解决的新课题。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实践教学既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把理论知识及时地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检验,从而使学生坚信理论的正确性和深刻性,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实践中的理论检验不仅涉及到被应用的理论,还要协同支持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可持续进行的相关理论。协同效应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1.协同效应理论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理论依据

协同效应原本是发挥增效作用的一种物理化学现象,本来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于各种要素单独应用时发挥作用的总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将协同的理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协同理论成为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建构以协同育人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打破传统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观念和做法[3],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生活化。通过社团活动、公益活动、高校联谊会、校园文化活动、校企合作、研学实习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借助各方的协作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强化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意识,协同育人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水乳交融,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促进协同育人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哲学基础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哲学的视野来看,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具体表达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黑格尔认为认识论的本质就是以绝对理念为研究起点的唯心主义,但在其唯心主义认识论中也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内容,恰恰是这些内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费尔巴哈的直观主义认识论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其直观感性的认识方式具有对唯物主义认识的不彻底性。马克思的认识论克服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缺陷,彻底实现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认识论的真正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论中的主体与客体是通过实践关系来定义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构成实践的主体,只有在物质生产实践的方式中才能确立主体性存在,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存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物也只有成为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和认识的对象时才能被称为客体。这就说明我们的认识是受制于客观现实条件的,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规律的、曲折的,人的认识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并沿着一条错综复杂的曲线运动发展。这就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提供了根本的认识论和一般方法论的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依据。“实践高于认识,它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在实践中验证前人的认识成果,同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体验的理论是抽象的、无价值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哲学基础,也为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体系建构提供理论指导,只有大量的、多元的、多层次的、多要素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大学生正确理性认识的形成提供素材基础和条件。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社会认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知识的获得)是在共同体中通过协商、对话进行构建,它超越了传统认识论中的主客观的二元对立性,为教与学提供了新的可能,由此掀起了教学领域的一次革新。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身仍存在许多争议,但大致通过注重学习情境、学习主体性、对话和协商、“意义建构”四个特征演化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3]。开展学习情境的设定,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自我教育,突出师生和朋辈的对话、交往、获得价值判断和行为抉择能力系列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主构建”,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不仅是学习的辅助者和帮助者,更是实践教学设计的灵魂。在学习情境的设定、实践方案的制定、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上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大学生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体系项目选择和设计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恰恰构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项目选择和设计的重要要素。

4.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理念指导

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必须聚焦新时代和担负新使命,即立足于自身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战略定位,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这一目标,各高校在积极推进专业认证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4]。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单纯地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完成教学过程。OBE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收获,伴随学生认识提升中的学习过程的持续改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形成与社会各界实践交往的效率。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价值取向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是思政课堂的延伸,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突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辩证思维、自我解放、共建共享的价值取向。

1.突出一个中心立场:人民中心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寻求救国之路的历史,之前一系列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人民解放之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改革开放进程、新时代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当作自己的宗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思政课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人民中心立场,理论分析要从广大民众的现实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现实状况出发,在回应现实中把握趋势,在参与现实中体验生活,在总结现实中提升理论。这就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切实回到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生产实际中去,在体验、感受民众的现实疾苦中理解民众,增强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自觉性。

2.强化一个核心理念:实事求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5]。我们党就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6]。思政课教学在校内校外协同育人实践中强化实事求是的核心灵魂。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许多普通民众通过中国与西方其他国家在抗疫中的不同表现就能切身感受到实事求是精神的差异。中国广大民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真正从疫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制定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抗疫的初步成果。西方个别国家不是从疫情发生、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更多考虑的是政客的利益和需要,最终使得抗击疫情的斗争不断延缓、疫情范围不断蔓延。实事求是这个核心的确立,能够确保学生在时代的转换中时刻紧跟时代主题、深刻领会时代精神、切实把握时代矛盾,不断概括和总结指引时代发展的理论成果,从而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中茁壮成长。

3.培育一种思维方式:辨证思维

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坚持辩证思维回应历史虚无主义现象。从根本上讲,历史研究要体现和反映历史的“总体性”,对历史作出整体、深刻、全面地解释。历史辩证法反对不去关注史料的以偏概全,反对随心所欲地挑选历史中个别的、偶发性的、孤立的乃至片面的历史事实材料,并加以涂抹或剪裁。真正的历史研究最终要反映历史的内在整体性,关注历史的发展趋势。我们知道,历史研究是一件极其严肃的活动,需要论从史出,以史为据,将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整体性分析研究,从原子式的历史碎片中不可能打捞到整体而真实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要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端正学术研究的态度,以历史辩证法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迷障,加强对历史辩证法深刻地、系统地理论构建,从史实出发,以科学严谨的方法分析历史事实并用之解释历史和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讲深、讲透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和本质。

4.形成一种科学理念:自我解放

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7]无论是大的社会制度更替,还是重大的社会变革,无不有伟大的思想解放作先导。解放思想有大有小,大解放大发展,小解放小发展,不解放不发展。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解放应该是大解放,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要教会学生勇于自我革命,敢于自我否定,敢于“自以为非”,敢于自我超越,实现自我解放。

用伟大的自我解放推动社会发展。自我解放包括自我方法论解放和世界观解放。二者归根结底都需要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不二法宝,更是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想保障。

5.贯彻一种实践方针: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8]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共建共享的特征得以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我们一方面保护合法竞争、合法收益不容侵犯,另一方面避免市场失灵和市场竞争弊端的出现,积极倡导社会各阶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共建共享。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过程中,共建共享的方针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奉献精神,有利于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来,共同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协同马克思主义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