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教材编写与出版模式探索

2020-02-26 04:51:27薛伟明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资源数字化

薛伟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

高职教育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材,应体现相关专业的技能性和应用性,并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技术手段。如何在现有数字出版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建构对高职教育特色教材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新型出版模式和教材编写形式,已成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当前高职教育教材状况分析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地虽已出版了一批高职高专教育教材。但从整体上看,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教材及其匮乏,不少院校尚在借用本科或中专教材,教材建设仍落后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需要。”

当前高职教材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念陈旧、思路狭窄。高职教材从策划、组织编写到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大多数出版社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采编方式,由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编写后送稿,或是邀请本科院校的知名教授进行高职教材的编写,而出版社也只是从以往常规的要求与标准来进行编审,在社会调研、信息化技术的使用等方面缺乏对高职教材的定位。二是内容陈旧、不合时宜。现行高职教育教材内容不能反映新时期的新知识、新科技和新工艺,与新形势下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脱节。三是实践性内容比例偏少,且数字化程度明显不够。

二、高职特色的数字化教材编写策略研究

(一)以“互联网+”的思维打开数字教材的编写思路

“互联网+”业态主导下的高职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多样。“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常常是实现“金课”的必备条件。艺术设计专业教材的数字化,依托网络平台实现校内外的教学互动,通过网络云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利用网络平台,师生可以通过数字教材建立联系,组建学习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电子通信等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教师之间也可以依托数字教材共享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问题”“设定”“目标”“方法”“结论”等“生成性资源”,它们是网络教学的亮点,是对数字教材知识内容的深化与再加工,既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建,也有利于后继学习者借鉴他人的学习经验。同一本数字教材的每一个后继者都可以对他人分享的“生成性资源包”进行修改和完善,资源包在以数字教材为中心的学习圈中不断演化,最终趋于稳定,从而实现“生成性资源”的共建共享[2]。鉴于此,在编写数字教材时要按照高职教育实用性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使网络技术与教学充分融合,打开教材编写的思路,开发新的教材编写手法与模式,使教师和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

(二)发挥富媒体技术优势,创新数字教材的编写手段

富媒体下的学习资源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它能把文本、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形式的信息通过超链接的形式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快捷传播。依托这种信息化技术来组织教学,非常适合传授非线型的“发散型知识”,适合信息时代人们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富媒体教学注重学生的交互体验,富媒体技术、移动互联网及智能学习终端与数字教材的结合,极大地拓展和改变了数字教材的功能、形态与应用方式,从而产生了富媒体数字教材[2]。

富媒体形式能情境化地呈现知识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现场感”,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从实践角度构建出一个以数字教材内容为中心的立体化教学环境。依据富媒体形式,可以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多种形态的教学资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数字教材为中心的学习平台。用手机扫描特定的App,通过与出版单位以及信息科技公司的合作,获取AR下载实践性演示的动画或制作过程的视频内容。

在数字教材的编写上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打破照本宣科的方式,实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开放性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数字教材编写,要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可操作性,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设定教学空间。教材内容不再扁平化,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用心研究教材,并进行换位思考;还需要揣摩教学方法,预定教学情境的设计,这样才能将数字教材的内容转化为立体化的教学内容,高效课堂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三、高职特色的数字化教材出版模式探索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就业导向、系统培养、产教融合和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出各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对教学资源提出了要求。以往单纯以纸质形式出版的高职教材因针对性不强、与实践联系不强、知识更新较慢等问题日渐凸显,已不能满足当今教育环境的需要。数字化教材就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数字教材’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传播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以多种媒介、多种形态、多个层次进行整合,形成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教学资源”[3]。

现阶段,高等教育数字教材出版发展出两种类型:一种是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紧密配合;一种是富媒体数字教材。这两种教材与高职教育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高职教育涉及知识面广、技术性与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特点,我们认为可以将这两种教材形式结合起来,并借鉴POD模式与OA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要素。

POD是目前新兴的一种出版模式,它可以有效地整合信息资源、物流资源和人力资源。其特征是印刷量越小,价格优势越明显。从全球出版界来看,新科技突飞猛进下的图书出版倾向于个性化和专业化,传统出版模式正在逐步被改变,社会需要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让图书出版更节省成本、更高效、更多样化。POD出版模式的出现让我们看到,出版业正在发生一场变革,一种全新的集出版、印刷、发行一体化的模式已经出现。尤其是在利用按需印刷技术解决少量化、个性化图书出版难的问题上,POD出版模式提供了诸多启示。OA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新的知识信息交流的方法,人们可以及时、免费、不受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目前这种出版模式在我国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体现出的优越性必将为出版服务提供广阔的前景。

就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而言,针对其专业实践科目较多、技能类型多、应用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如果在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融合模式的基础上应用POD与OA开放存取的出版模式,联合若干高职院校,把各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数字教学资源汇总与整合,构建出实践教学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并定时更新校内的项目化教学成果和校外的社会实训基地实际项目实施成果内容,就有利于形成数字教材出版的创新模式。出版社与高职院校优势互补,共享利益,可以有效推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数字教材建设方面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学资源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