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喷施浓度和时间对双季晚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2020-02-26 06:14陈丹丹徐小林李大明余喜初胡惠文叶会财胡志华
农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效唑晚稻秧苗

陈丹丹,徐小林,李大明,余喜初,胡惠文,叶会财,胡志华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331717)

0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生产大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000 万hm2[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水稻机械插秧成为当前农业重要的发展趋势[2]。培育壮秧是保障机插秧栽插效果与产量的关键,通常叶龄3.5叶左右,苗高不高于20 cm,茎基宽且发根力强的秧苗机插后更易早发且抗逆能力较强[3-5]。双季稻晚稻育秧,气温较高,秧苗生长迅速,秧苗弹性较低,且双季稻茬口衔接紧等使得晚稻秧苗苗期管理尤为重要。目前育秧主要通过喷施稀效唑、多效唑等化控方式延缓秧苗的生长,研究表明,多效唑可通过调控水稻体内的生长素含量来延缓水稻秧苗生长[6-8],还能起到降低植株高度、提升抗倒伏能力、促进水稻分蘖增产的作用[9-11]。目前,水稻秧苗期喷施多效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喷施多效唑及多效唑浓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而对多效唑喷施时间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育秧试验,研究了不同多效唑喷施浓度与喷施时间对双季晚稻秧苗生长与秧苗素质的影响,以期为双季晚稻机插育秧苗期定向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6—2017 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试验基地(28°34’N,116°11’E)进行。试验点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727 mm,年蒸发量1100 mm。年均气温17.7~18.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4.6℃,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为28.0~29.8℃。海拔高度25~30 m,为典型的低丘红壤地区。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处理设计,主处理为多效唑喷施浓度处理,设C0(0 mg/L,喷施等量清水代替)、C1(100 mg/L)、C2(200 mg/L)、C3(300 mg/L)4个浓度水平,副处理为喷施时间处理,设T0(0天,0天秧龄,播种时)、T1(5天,5天秧龄)、T2(10天,10天秧龄)3个喷施时期,各处理喷施剂量为100 mL/盘,重复6次。

1.3 测定指标

秧苗株高与SPAD值测量于 5、20、25 天秧龄各处理取代表性秧苗20棵,分别测其株高与最上一片全展叶SPAD值。

秧苗根系数量、长度与根系活力于5、20、25 天秧龄各处理取代表性秧1 盘,随机割取3 个10 cm×10 cm 的秧块,各秧块选取代表性秧苗20 棵,测其根数、根长,将根系洗净后采用TTC 法[12]测其根系活力。

2 结果分析

2.1 喷施多效唑对秧苗株高的影响

喷施多效唑显著影响晚稻秧苗苗高(表1)。与对照相比较,喷施多效唑可显著延缓秧苗生长,20 天与25天秧龄秧苗苗高均显著降低(P≤0.05)。多效唑对秧苗苗高的调控作用随喷施浓度增大而加强,随喷施时间的推迟而减弱。通过方差分析,秧苗苗高在喷施时间(T)、喷施浓度(C)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20天秧龄苗高在喷施时间(T)×喷施浓度(C)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1 喷施多效唑对水稻秧苗苗高的影响

2.2 喷施多效唑对秧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喷施多效唑显著影响秧苗叶绿素含量(表2)。20天秧龄期秧苗叶片SPAD值仅在喷施时间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喷施时间推迟秧苗叶片SPAD显著下降。喷施多效唑25 天秧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片SPAD随喷施浓度增加而增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叶片SPAD值在喷施时间(T)、喷施浓度(C)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喷施时间(T)×喷施浓度(C)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

2.3 喷施多效唑对秧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根系活力是衡量水稻秧苗生长的重要指标。根系生长强弱对于移栽后秧苗返青等具有重要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喷施多效唑显著影响秧苗根系生长(图1)。喷施多效唑显著影响秧苗根系数量,多效唑浓度增加根系数量显著增加,多效唑浓度过高则显著降低根系数量,多效唑对根系数量的促进作用随喷施时间的推迟具有一定的减弱趋势;喷施多效唑显著影响根系长度,根系长度随多效唑浓度先增加后降低,根系长多对多效唑喷施时间的响应不显著;喷施多效唑显著影响秧苗根系活力,多效唑浓度提高根系活力显著增加,浓度过高则显著抑制根系活力,总体上喷施时间过早(T0)及过晚(T3)均不利于提高秧苗根系活力。综合秧苗根系数量、长度和根系活力等指标T1C2和T2C2处理对秧苗根系生长促进最佳。

表2 多效唑喷施方式对秧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手工移栽相比,水稻机插秧具有显著的省时、省工、省地、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低病害等优势[13-14]。水稻机插秧对秧苗具有很高的要求,培育适宜机械化作业、出苗均匀、健壮、生长一致、秧龄适宜的秧苗是保障机插秧质量的关键。秧苗素质是机插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双季稻晚稻育秧时期气温较高,秧苗生长迅速,秧苗弹性较低,目前多数研究认为,晚稻机插适宜机插秧龄为15~20 天,叶龄2.5~4.0,株高12~20 cm。超过20 天秧龄,随着秧龄的延长,水稻株高超过20 cm,根系生长停滞,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下降,秧苗老化的现象[4,14-16]。但是实际生产中,天气、茬口衔接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推迟移栽,秧龄老化的情况,尤其是双季稻晚稻茬口衔接紧密,且育秧时期温度较高,秧苗容易徒长,不利于培育适宜机插的壮秧。为此,延长适栽秧龄,提高秧苗的素质,对晚稻高产稳产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关于调控秧苗素质、延长适栽秧龄的方法,前人已有不少研究,应武等[17]通过播种量和多效唑浓度的试验,得出最佳浓度为100~150 mg/L;屈成等[18]认为,播前用130 mg/L烯效唑浸种24 h,可有效提高秧苗茎基宽、百株鲜质量;苏昭柏等[19]认为,100 mg/L 多效唑浸种可控制苗高,提高水稻发芽率和盘根性。前人研究主要从多效唑喷施浓度对秧苗生长的影响着手,对于多效唑处理时间及其互作效应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通过研究多效唑喷施浓度与时间对秧苗生长的影响,视双季稻间茬口衔接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研究发现喷施多效唑可有效降低秧苗高度、提高叶绿素含量、根数、根长和根系活力,延长适栽秧龄。但不同喷施时期和喷施浓度对秧苗素质的表现不同,在相同的喷施时期时,秧苗素质随喷施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00 mg/L浓度下可获得更好的调控效果;在相同喷施浓度条件下,不同喷施时期对秧苗株高的影响较小,但喷施时间过迟则抑制秧苗根系活力,不利于移栽后根系吸收养分。本研究主要体现了喷施多效唑对水稻秧苗期秧苗生长的影响,而多效挫苗期处理方式对水稻后期生长及产量形成等的影响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水稻育秧期喷施多效唑显著延缓秧苗生长,秧苗苗高显著降低,且控苗效果随喷施浓度增大而加强,随喷施时间的推迟而减弱。合理喷施多效唑显著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多效唑喷施浓度增加,秧苗根系数量、长度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增加,浓度过高(300 mg/L)根系生长显著受到抑制,喷施时间过晚显著抑制根系活力。综合秧苗株高、叶绿素、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根系活力等指标,播种后5~10天喷施200 mg/L多效唑对双季晚稻秧苗素质提升作用最强。

猜你喜欢
效唑晚稻秧苗
多效唑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中药材的影响
晚稻帖(外一首)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广州乘车海南路上
农民
广西乐土成功召开“乐土肥地龙2015晚稻销售启动会”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插秧
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