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华 张文涛
2017年5月17日22时30分,随着新一班航班的到来,原本空寂清冷的甘肃省兰州市中川国际机场瞬间热闹起来,近百位旅客携带着各自的行李,顺着机场出口逐次离开。
22时35分,嫌疑人朱东和张强出现在警察的视野里。一切看似都和往常一样,却又不一样。朱东穿着黑色的夹克上衣,背一个黑色的双肩背包。张强穿着绿色的上衣,戴着口罩,也背一个黑色的双肩背包。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过闸口,准备顺着出口离开。4名警察走上前,分别拦截住朱东和张强。
面对突然出现的警察,朱东和张强之前刻意装出来的那份轻松和镇静顷刻间土崩瓦解。很快,警察就发现了他们的破绽。尽管两人都背着双肩背包,实际上携带的行李却很少,对到兰州后的去处和具体目的、实际联系人等信息也回答得遮遮掩掩。朱东承认认识张强,张强却否认认识朱东。警察随即将朱东和张强带到中川国际机场毒品查缉站进一步盘问。
在例行毒品检测时,警察未在张强身上发现任何毒品,其本人也不曾吸食毒品。同样,朱东也没有吸毒迹象,但当警察给朱东做X光照射时,却发现其体内有大量的圆柱形状的成像,依照以往多次检测经验,警察判断这些东西或许就是毒品海洛因。而此时,仍然心存侥幸的朱东拒不承认自己吞毒,拒绝配合警方工作。警察一番政策攻心,在得知如果不及时排出体内的毒品自己有可能毒发身亡,就算不排出来毒品,警方也有其他证据确认其罪行之后,朱东最终自愿接受医生帮助,分5次排泄出了60颗共计295.52克海洛因。面对物证、人证,朱东对自己以体内隐藏方式运输毒品的事实供认不讳。
经警方查明,朱东是河南南阳人,原本在南京一家企业打工,因为赌博欠下巨额债务,频频被债主追债。为了偿还债务,他在手机上加了一些QQ群找兼职。他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叫“豹哥”的人。在“豹哥”的拉拢利诱之下,偷渡出国,去往缅甸充当往国内携毒的“骡子”(运毒的人)。朱东先是于2017年5月13日乘坐高铁到达昆明,之后又按照“豹哥”手下马仔的指示,于当晚8时乘坐大巴到达云南瑞丽,再转乘出租车到达云南德宏自治州陇川县医院门口,和一个马仔接头。之后,朱东于当晚9时30分转乘摩托车到达缅甸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在小镇上,朱东第一次见到了本案的另外一个嫌疑人,也就是负责押运朱东人体携毒的张强。
和朱东顺利接头之后,张强给朱东安排好住处,二人暂住酒店等待指令。2017年5月15日凌晨4点,在医院门口接应朱东的马仔再次出现,他给张强送来两包毒品海洛因,大概130多颗。张强分给朱东60颗,让他吞到肚子里。
由于是第一次吞食毒品,朱东非常不适应,强行吞下毒品之后不久,他的身体出现了排异反应,肚子胀痛难忍,在宾馆的卫生间里,朱东提前排出了两颗毒品。看到朱东提前排出毒品,张强逼迫朱东再次将这两颗毒品吞到肚子里。
当天下午4时,“豹哥”派来的另外一个马仔给朱东和房间隔壁另外一个吞毒的“骡子”每人500块钱,然后由张强安排他俩乘坐面包车到达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北客运站,准备辗转回国。此时,朱东的身体再度不适,出现剧烈腹痛,难以出行。在请示老板“豹哥”之后,他要求朱东立刻回缅甸,但这时,朱东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再返回缅甸了。无奈之下,张强只得先带另外一个“骡子”去昆明。当晚,腹痛难忍的朱东再次在芒市一酒店内提前排出55颗毒品海洛因。
5月16日凌晨8时,接到张强指令之后,朱东再次将自己先前排出来的55颗毒品洗干净吞到肚子里。处理好毒品之后,朱东乘车前往昆明,于5月17日凌晨在某酒店和张强会合。
两个人再次会合之后,张强给朱东和他自己订了去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航班。然后张强去商场给朱东和自己买了新衣服和双肩背包,这些都是道具,为了显得更像是旅客,干扰警察的视线。随后两个人在宾馆休息了4个小时,22时30分,航班到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
登机之前,张强反复交代朱东,一定要镇静、放松,特别是进出机场时,见到机场工作人员和执勤警察时,一定不要表现出异常来,越自然越好。如果被抓获,一定不要轻易交代,不能承认运毒的事,也不要承认两个人互相认识。
朱东、张强机关算尽也没有料到警察早就在机场出口等待他们多时了,踏上飞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那一刻,他俩就已经踏上一条不归之路。
事实上,早在抓捕朱东和张强之前,民航甘肃机场公安局缉毒警察就掌握了两人利用人体携毒来兰州的情报。2017年5月17日当天晚上,民航甘肃机场公安局局长陈贵生亲自坐镇指挥,民航甘肃机场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张育升带领抓捕小组警察,全程严密监视目标对象,安排警力在中川国际机场布下天罗地网。
在朱东和张强落网的第3天,即2017年5月19日,机场公安局就成立“5·17”人體藏毒运输毒品案专案组,对该案进行立案侦查。
表面看来,“5·17”案是一起很普通的案件,嫌疑人朱东、张强携带的毒品量也并不大,但专案警察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细节:这批毒品的纯度非常高,在甘肃地区比较少见。案情分析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这些毒品应该直接来源于毒源地,兰州应该存在一条直通缅甸的贩毒通道。
朱东交代,他在缅甸并没有见到上线,也就是该贩毒团伙的头目“豹哥”,“豹哥”一直隐藏在暗处,只见到他的几个马仔。为了规避风险,逃避警方打击,“豹哥”不会轻易现身。“豹哥”允诺朱东,每带一次毒品给他3万块钱报酬。张强是负责押运的“镖师”,朱东所有的行程都是张强安排的,所有的花费也都是张强垫付的。
据张强交代,之前自己并不认识朱东,一切都是按照“豹哥”吩咐做的。他也没有见过“豹哥”,他只负责接人,押毒品和“骡子”,完成一单押送任务赚3000元钱,他跑过西安、上海、成都几个地方。朱东这单买卖,“豹哥”说事成后给他5000元报酬。张强除了负责押送“骡子”,也负责在网络上招募人选。他们选中的大多是类似朱东这样文化水平较低、无正当职业、法律意识淡薄、经济困难、社会关系比较单一、没有吸毒前科的“边缘人”。
警方决定加大审讯和侦查力度,借朱东和张强这条线索,顺藤摸瓜,一举摧毁这个贩毒团伙。经警察前期的缜密侦查,一个在国内招募“骡子”偷渡出境,在境外吞服毒品再运输入境的跨境贩运毒品团伙浮出水面。警察侦查发现,该贩毒团伙成员超过60人,每月从缅甸大量购进毒品海洛因,通过人体携毒的形式,进行层层分销,他们的活动踪迹遍布了国内多个地区,成都、重庆、西安等地的毒品有一部分就来源于该团伙。
张育升介绍,该贩毒团伙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网上招募“骡子”,有人专门负责偷渡,还有人专门负责培训如何吞毒。该团伙对运毒的“骡子”要求很高:不能有疾病,不能有前科,甚至不能有文身,尽一切可能避开警方的视线。为了笼络更多人,他们给“骡子”的运毒报酬也很高,是其他同类贩毒团伙的两倍到三倍。他们整个携毒过程操作非常严谨、慎重。毒贩派出的马仔先是将每一粒毒胶囊都用保鲜膜、安全套等包裹,然后当面监视“骡子”吞入体内,留下他们的吞食视频、个人身份信息之后,由专人押送他们乘坐飞机运送各地。到达目的地之后,“骡子”会在提前预订的旅馆中将毒胶囊排出体外交给来拿货的人。如果有“骡子”中途想反悔,团伙成员还会用打骂的方式恐吓或拍下吞毒视频作为把柄。大多数“骡子”单次运送的毒品重量超过了200克。
鉴于案情重大,2018年4月16日,民航甘肃机场公安局向甘肃省禁毒总队和公安部禁毒局提交《关于将“5·17”人体藏毒运输毒品系列申报为省部督办目标案件的请示》,当年5月6日经公安部禁毒局正式批准,此案被列为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案件代号“5·17人体藏毒运输毒品系列案件”。随后,民航甘肃机场公安局与深圳公安局机场分局、昆明公安机场分局等单位签订警务合作协议,与各地禁毒专家进行技战法、模型战法研讨,并派驻4名警察前往深圳机场公安分局,进一步分析研判相关数据,用于对此案的进一步侦查。同时,民航甘肃机场公安局与贵阳市铁路公安处联合成立“路航毒品情报研判工作站”,并派遣警察前往贵阳公安处就毒情趋势、情报研判分析方法等扩大交流,充分整合民航铁路数据,全面封锁运输毒品人员从铁路运输的渠道。
由于该案件贩毒团伙主要成员长期盘踞在境外,民航甘肃机场公安局主动请示甘肃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希望在公安部禁毒局的协调下和外省的公安部门联合行动。
陈贵生说,民航甘肃机场公安局联合云南、广东、贵州、四川、河南等多省份的民航铁路地方公安机关成功打击运输毒品人员63人,缴获毒品海洛因35.267公斤,彻底摧毁了这个长期盘踞在境外的贩毒团伙,这也是甘肃省公安机关2018年破获的单案缴毒数量最多的一起毒品案件。
陈贵生向《方圆》记者介绍,从事贩毒的毒贩凶狠异常,往往都持有武器,被抓住之后轻易不会放弃抵抗,每一次抓捕行动,对专案组警察来说,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为了侦查案件,寻找嫌疑人和破案线索,警察们风餐露宿,千里奔波。为了惩治罪犯,他们顶着恶劣天气,24小时不休息追捕嫌疑人。云南雨林地带天气无常,气候潮湿,让习惯西北环境的警察非常不适应。由于贩毒团伙成员活动的区域地理位置偏僻,警察无法入住酒店宾馆,为了办案,不得不借住在边民家里,甚至露宿山林,大家忍受着炎热酷暑、蚊虫叮咬,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山泉。有一次为了抓几个毒贩,警察们长途奔袭近2000公里,为了不暴露,大家吃住在车上,到达目的地时,警察个个都是胡子拉碴、满身臭味。令人感动的是,整个侦破过程中,所有警察没有一人申请年休,孩子高考也无暇顾及,人均年加班500小时以上,先后有3位警察主动推迟婚期。
2019年1月21日上午,甘肃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由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明通报2018年全省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工作情况,并发布2018年“全省公安十大精品案例”。“5·17”人体藏毒运输毒品系列案件集有效应用情报分析、指挥决策、实战行动三位一体的合成作战模式,为各地公安机关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了有益借鉴,被评为“十大精品案件”。
2018年,甘肃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毒品案件1600余起,抓获作案成员1900余人,累计缴获毒品390余千克,强制隔离戒毒4100余人,禁毒工作卓有功效。
在警察行动抓捕涉毒团伙的同时,2018年1月26日,朱东和张强被甘肃省兰州市检察院提起公讼,3月9日兰州市中级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
兰州市检察院派代理检察员宋潇滢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朱东及其辩护人、被告人张强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据宋潇滢介绍,针对本案系从境外人体携毒至兰州、存在是否认定胁从犯与受他人指使等争议点,承办检察官在庭前认真查阅案卷材料,多次召集合议庭成员研究案情,对事实认定、案件定性及量刑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特点,对庭审提纲进行多次修改,做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力求在充分保障被告人及辩护人诉讼权利的同时,充分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旨在实现繁简分流、节约司法资源的诉讼价值。
最终,法院经审理认为,朱东无视国法,采取体内藏毒的手段大量运输毒品海洛因,张强明知朱东携带的是毒品还为其提供费用,安排协助朱东共同实施运输毒品的犯罪行为,二被告人构成运输毒品罪的共犯,在共同犯罪中,两人的作用地位相当,故不予区分主从犯。鉴于朱东在侦查及开庭期间对其所犯事实均供认不讳,认罪态度较好,可从轻处罚,依照刑法第347条第2款第1项、第25条、第59条、第61条、第64条之规定,判处被告人朱东犯运输毒品罪,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万元;被告人张强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万元。
接受采访时,张育升告诉了《方圆》记者一些事关朱东的个人情况。朱东的个人遭遇也令人叹息。他被捕后,强烈拒绝警察给亲属通知。每当警察问起朱东的家人,朱东都会流泪。他告诉警察,自己很小时,父母就离异了,是奶奶辛辛苦苦把自己抚养长大,奶奶一直教育他好好做人,为自己争口气。如今,自己走到这一步,愧对奶奶的撫养和教育。奶奶岁数已经大了,身体也不好,怕自己的这个事刺激老人家。
张育升说,这次朱东真算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体内携毒的最大风险就是毒品容器破裂,这会导致毒品被胃肠道及身体其他器官迅速吸收而引起急性中毒,病患会有昏迷休克、血压降低、呼吸衰竭等症状。毒品物质进入血液之后,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人就会休克死亡。另外,将毒胶囊吞下以后,由于胃中长时间存留不能被消化的物体,胃酸将会加速分泌,提升了毒品包装物的腐蚀速度,导致携毒者中毒而死。朱东携毒过程中,几次出现剧烈的腹痛,并且两次提前排出体内毒品,非常危险,真算他命大,如果不是警察及时查获,他很可能会因为体内毒品破裂中毒而死。令人恐惧的是,在他两次提前排出毒品后,张强都强迫他再次吞下毒品,毒贩趋利之心狠毒,完全不顾他的生命安全。现实中,曾经发生过携毒者途中毒发身亡,押送的毒贩分尸取毒的惨剧。
(文中涉案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