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索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02-25 22:08:33李寅玉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发包人承包商管理制度

李寅玉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387)

一、施工索赔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施工合同索赔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施工合同的不规范。引起合同签订不规范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签订合同时双方没有依据标准合同示范文本进行签订,导致所签订的合同不够严谨、规范,容易出现漏洞,出现合同纠纷,使后期双方合作关系破裂,工程难以进行,既造成了承包商的损失,又造成了业主的损失。这主要是由于双方签订合同时没有明确规范双方的责任,对违约的惩罚不严重或者合同中存在一些有歧义、争议的条款等一些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承包商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没有高度重视规定,没有认识到标准合同文本中的严谨性和合理性,致使施工合同不规范。不合法的施工合同、不符合标准的施工合同,语言失误或某些条款的说明不够清楚等都是不规范的情况。

(二)施工索赔意识薄弱。许多人认为索赔是不必要的,是在合同中钻空子以获得意外收获的一种方式。因此,受损失方通常出于维护公司声誉和未来承包项目的考虑不敢提出索赔。这是对索赔的理解不到位的表现。索赔是正当的补损行为,并不是惩罚发包人。导致索赔的发生有很多,常见的主要原因包括违约、合同错误、合同变更、环境变化、不可抗力因素等。在实际工程中,几乎全部的施工项目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都会发生索赔,索赔是在相关政策许可下赋予的一项合法权利,要充分理解并应用才能在相对出于劣势的竞争市场环境中得到发展。

(三)索赔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与技巧。一般而言,索赔具有复杂性、多样性、资金大的特点。所以只有专业的人员才能进行施工合同索赔。索赔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索赔人员的素质和谈判技巧。高素质高水平的索赔人员,往往在和发包人进行谈判时,可以为企业争取到最大的权益,最大满足企业的索赔要求。所以,专业索赔人员必须要有好的口才和谈判技巧,熟悉法律条文。

(四)缺乏规范的索赔管理制度。正是因为缺乏索赔管理制度,所以才会使索赔工作十分困难。索赔工作困难又会反作用于承包商,致使其不重视索赔机构的设立,由于缺少相应的索赔机构导致索赔工作困难,这两方面相互作用引起恶性循环。索赔失败又是承包商不设立索赔机构主要原因,进而致使承包商缺乏相应的索赔制度。因为承包商缺乏完善的索赔管理制度,所以导致承包商对合同里的条约理解不够充分。如果承包商对合同不够理解,就有可能在签订合同时考虑不够充分,致使承包商缺乏适当的索赔策略和方法,导致索赔失败。

(五)不注意收集相应的索赔证据。在进行索赔工作时应具有科学充足的索赔资料,否则,总监理工程师将不会进行批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承包商没有向发包人递交书面通知,有可能出现承包商提出索赔时,发包人还不知道的结果。在施工过程中签证是搜集资料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索赔纠纷发生时,承包商提供的索赔资料没有发包人的签证确认是不具备法律效力,不能当作索赔证据的。有效证据必须是原始的,与事实相关并由双方签字。在实际索赔过程中经常由于承包商缺乏索赔证据造成索赔失败。

二、施工合同索赔的对策探讨

(一)规范使用合同文本。在制定合同时要严格按照《建筑法》、《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条理清晰,结构严明的合同。合同中要有合同要件,特别是对工程变更、合同的违约责任、合同的变更范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索赔和争议解决条款等做出明确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合同纠纷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二)加强施工合同索赔意识。承包商必须具有较强的索赔意识。当承包商识别到索赔机会时,有必要通过索赔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敢于向发包人提出索赔。承包商应在仔细执行施工合同的同时寻找补偿机会,并注意获取索赔的最佳时机。索赔是一种低成本的活动,但同时也是会给承包商带来高回报的一种活动。良好的索赔工作既可以给承包商带来赔偿资金,并且还能提高承包商在业界的声誉,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培养掌握索赔技巧的优秀人才。当前,最具有专业索赔知识的人员在监理行业、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如果监理行业和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培养专业索赔人才的新业务,那么我国缺乏专业索赔人才的现状将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的改善。从长远来看,为得到更多的专业的索赔人才,我国的各大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索赔专业,让当代的大学生在掌握更多的索赔知识的同时懂得其它的工程、法律和经济等知识,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才,为以后的索赔谈判打下基础,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带动我国工程索赔水平的发展,追上甚至超过国际工程索赔水平。

(四)不断完善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制度。承包商内部必须建立专业的索赔部门,并且引进专业的、高素质的索赔人员。要定时定期组织公司施工人员对《建筑法》、《合同法》等法规进行学习,使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为索赔做准备。对项目来说施工单位要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项目经理必须向相关人员交代清楚施工合同的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其明确工作是否属于合同范围。索赔人员必须密切关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索赔问题。

(五)强化施工合同索赔证据的收集。在我国标准合同示范文本中规定,索赔事件发生后,承包商必须在28天内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索赔报告。这就要求承包商的索赔人员,在实际的施工中,收集并整理可能成为索赔证据的资料并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索赔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司递交索赔证据,为公司争取索赔时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证据包括招标文件、工程合同、补充协议、签证资料、工程联系单、工期、施工日志、结算、各种合同、质量、签证资料等。这些资料都应在施工过程中大量收集,一旦索赔发生,这些资料便会成为最有力的证据。

结束语

索赔是一项需要专业性知识和谈判技巧的工作。目前我国的索赔存在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索赔意识薄弱、缺乏高素质的索赔人才、企业内部索赔制度不完善和不注意收集相应索赔资料等问题。本文对目前索赔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在查阅文献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认为承包商首先应该了解到索赔是一种弥补自身经济损失的一种手段,同时还要敢于索赔,并且知道怎样进行合理索赔,本文提出了规范使用合同文本、加强施工合同索赔意识、培养施工合同索赔的优秀人才、不断完善施工合同索赔的管理制度和注强化施工合同索赔证据的收集等对策。

猜你喜欢
发包人承包商管理制度
工程总承包项目《发包人要求》核心内容及编写难点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上海建材(2019年1期)2019-04-25 06:30:52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35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印章之争
未经验收已被使用的工程欠付的工程款是否具备支付条件?
承包商如何进行最低价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