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源县教师发展中心
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写作练习才能有所提升。但在备考中,还是有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过作文升格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初中生课业负担比较重,也不可能在修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关键是老师要清楚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才能实现作文的升格提档。
初中作文要求学生贴近现实,在作文中反映自己的生活,省卷的优良传统也是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关注热点。但初中生生活范围比较小,再加上受应试思想影响,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导致学生作文选材平庸雷同,如2018年中考省卷作文题《恒》,大部分考生作文主要内容是学钢琴、练书法、骑车、爬山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但坚持下来最后取得成功的经历,从而明白“恒”的重要性,这样的作文虽符合题意但立意肤浅,只能达到三类、最多二类文的档次。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多读书看报,关注新闻,了解时代信息,将个人感受与时代脉搏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作文主题,使作文具有鲜明的现实意识,这是提升档次的关键。如“恒”这个题目,有考生写到白发苍苍的木雕艺人将一生时间奉献给木雕事业,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小作者把艺人“择一事终一生”的不懈追求上升到坚守传统文化的层面,深入阐述“恒”的内涵,时代感强,立意深远。
构思是写作之前的总体设计和构想,关系到文章的成功与否。作家创作,一般要构思酝酿很长时间。考场时间有限,讲究速战速决,要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关键是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思维来开创构思方面的新局面。巧妙布局是易于掌握且行之有效的一种做法。学生平时接触的记叙类文章大多按时间顺序叙述,从小学写作开始也养成把一件事从头到尾讲清楚的习惯,中考作文也自然而然地采用这种写法。如“恒”这个题目,有学生写自己从小学钢琴,但是慢慢地觉得辛苦想放弃,后来从蜗牛的爬行中得到启示,坚持下来并最终取得成功。人的审美都会产生疲劳,更何况这样的题材和结构几乎千篇一律,毫无美感可言,自然毫无疑问地会被归入三类文。其实只要将结构稍微调整一下,采用倒叙,先安排上台表演钢琴收获掌声和鲜花的内容,再回忆学琴的过程,最后再回到表演成功的场面,点出“恒”的重要性。这样的安排首尾呼应、突出主题且使行文有起伏,不落俗套,给老师新鲜的感觉,自然能提升档次。转换角度、创新文体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2019年中考优秀作文《突破黑暗,寻觅光明》,小作者穿越时空与苏轼携手同行,心意相通,凸显苏轼坦然面对黑暗,寻觅光明之乐观豁达的家国情怀,视角独特,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所以,平时要多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创新表达”,为升格提档做铺垫。
中考的许多文章总是让评卷老师感觉枯燥无味,印象不深刻。其实,大部分初中生还是基本懂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使表达生动的,但效果不是很好,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细节描写。人们常说,文到细处方传神。文章需要细节来点缀,才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打动人。近几年的中考优秀作文,都有几处细致的描写,如2018年中考优秀作文《恒》,描写姑姑在台上的表演“指点金花的水袖似游龙潜渊般百转千回,朱唇咏吟的是婉转清扬的唱腔,琉璃瓦脊般上吊的凤眸分别倒映着霞光般灿烂的颜采”,这段描写将“姑姑”出神入化的演绎在读者眼前展现,生动地阐述了那份来自普通人的热爱和坚守,让人对“姑姑”用三十余年的时间书写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的故事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说,细节描写就是文章中的生花妙句,能成为增分点,使文章提高一个层次。当然,教学中老师还要强调,不是要把文章中每一处都写得细就好。细节描写必须要服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中心思想表达的需要。因此,必须抓住能够展示人物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主题的关键环节,这样才能详略得当,突出中心。可见,在平时强化细节描写的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
中考作文分数几乎占据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只有重视作文升格教学,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经验,提升作文能力,并能在中考作文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