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经济”发展的高职“新工科”建设路径研究

2020-02-25 21:27李明慧曾绍玮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经济工程技术工科

李明慧,曾绍玮

(1.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2.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重庆 401120)

1 背景

新经济原本指 20 世纪末美国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以“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财政赤字率、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现象[1]。21 世纪以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悄然开启。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其他新兴高新技术群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带动了生物科学、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诸多科技领域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不仅催生了一大批新兴边缘学科,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步,还促进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引致一系列重大颠覆性创新的出现。“新经济”迅速突破原有的地域范围,向全世界扩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构了旧有的经济结构,变革了以往的经济运行规则,还代表着当代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预示着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为适应“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2017 年2 月以来,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相继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召开会议,研讨“新工科”建设问题,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初步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和方向[2]。2017 年6 月,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制定并发布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明确了“新工科”建设的行动路线和总体方案。

尽管前期参与“新工科”建设会议研讨的主体是本科院校,但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在“新工科”建设和“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同样不能“缺位”。尤其在“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找准自身定位,主动承担起“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为我国科技创新、产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高职院校在“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借鉴普通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方法和经验,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工科”建设路径和方法论。“新工科”既然蕴含一个“新”字,即表示当前国内的高等工程教育仍囿于传统教育的范畴,亟需寻求各个方面的突破[3]。而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为发展载体的“新经济”不断涌现,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结构和素质要求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新经济的发展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很有必要面向“新经济”发展需求,对“新工科”建设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深化高职工程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风貌的新型工科人才。

2 “新经济”发展对“新工科”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当今时代,“新经济”的发展全面改变了工程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纷纷大力支持“新经济”发展,加速布局现代化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新经济”发展异常活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兴未艾,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变革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2.1 “新经济”的发展要求面向未来布局新兴工科专业

“新经济”的本质是高新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持续[4]。在科学技术和全球化的推动下,国内外新的经济形态层出不穷,催生出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商业模式,推动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促使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工科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面向未来布局新兴工科专业,力求适应“新经济”,引领“新经济”,这是我国工科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工科教育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具体来讲,一方面,当前国内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人才供应严重不足。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编制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到2020 年,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人才缺口预计将达到750 万人,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才缺口预计为 68万人,而大数据产业领域的人才供应不足的情况将更加严重[5]。在这样的形势下,工科教育必须加快面向新兴产业进行专业布局的步伐,深化工科教育改革。另一方面,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这必然引发新技术的加速裂变,甚至产生新的颠覆性技术,这一切既为“新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为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工科教育除了要适应新兴产业发展以外,还应当承担起引领技术创新的职能,面向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提前进行专业布局。早在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6]。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高新技术正是被广泛应用并且仍在持续创新、进步的科学技术,“新工科”教育要面向未来,就要依据“科学→技术→产业”的内在逻辑,保持对国际前沿科学技术发展动态的关注度和敏锐性,及时发展新兴工科专业。

2.2 “新经济”的发展要求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新经济”的“新”与“新工科”的“新”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新经济”包括新的经济理念、新的技术内生动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新的商业形态、新的消费结构等[7]。“新工科”包括新的工科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标准等。“新经济”发展与“新工科”建设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两者能够充分结合的逻辑基础,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变革的动力和空间,后者则为前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知识、技术以及人才的储备。可以说,按照“新经济”的发展要求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我国工程教育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工程教育引领“新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方面,“新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理念改造传统的工程教育,为“新工科”建设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和时代内涵,更好地指导“新工科”建设实践;同时要求建立更加具有现代性的工程教育体制机制,逐步打破传统工科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学科壁垒森严的“藩篱”,促进各个工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建立现代大工程教育体系。

其次,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新经济”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术紧密结合的特征要求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跳出传统的封闭式学校教育环境,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道路,只有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得到验证和运用,才能促进工程科学知识的内化,提升工科学生的实用技术水平。不仅如此,“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大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与之相对应,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尤其是要不断提高工程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丰富工程教育资源,拓展工程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工程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全面创新。

2.3 “新经济”的发展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较高的复合性素养

“新经济”与创新的关系十分密切,“新经济”的出现源自于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是“新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如信息技术、清洁能源、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经济”领域的重要元素无不来自于科学技术创新;“新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如共享经济的兴起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加速裂变,电子商务的发展则有力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更新迭代。不仅如此,当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商业经营、民众生活等诸多领域时,创新便进一步突破了科学技术的狭窄范畴,延伸到了社会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不仅创新的外延大为扩展,“新经济”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可以说,“新经济”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紧密相连并相互促进的。

要使未来的工程技术人才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要求,工程教育就应包含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把塑造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创业技能摆在工程教育工作中的突出位置[8]。“新经济”作为一个跨界性的概念,不仅包括第三产业中的大数据、移动互联、云平台、物联网等新兴发展业态,也包括第二产业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等,同时还涉及第一产业中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经济等。由此可见,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持续拓展和延伸是“新经济”的重要特征,跨界性是“新经济”的重要属性,当代经济领域中的诸多新业态、新产业、新商业模式都是在经济活动的跨界融合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我国未来的工程技术人才要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具备跨界整合能力,不仅要有多专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还要有整合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等资源的能力,相应地工程教育就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交叉融合,培育更多具有较高复合性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

3 高职院校参与“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性

工科作为一门涵盖非常广泛的实用型技术学科,与高职教育具有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工科作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学科,不仅在普通本科院校中拥有数量最多的师资和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工科”建设如果缺失了高职院校的参与,便难以承担起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工程技术人才保障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不仅不应当回避“新工科”建设,反而应当以前瞻性思维提早布局,积极参与到“新工科”建设工作中来,为高职“新工科”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3.1 高职院校工科教育具有独特优势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上往往向普通教育倾斜,加之职业教育一直面临一定程度的社会性歧视,导致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在总体办学实力上存在差距。在工科教育领域,这种差距表现为高职工科教育的总体师资水平、教学条件、教育规模等硬性指标均不及本科工科教育,这也是“新工科”建设发轫于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大原因。然而,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在工科教育办学实力上的差距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就难有作为,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工科教育仍然具有独特优势,这决定了高职院校有能力也有必要参与到“新工科”建设中来。具体而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实践性优势。高职教育是面向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可知,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9]。工科(工程学)是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科,实践性是工科最鲜明、最核心的属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职教育与工科有着天然的内在一致性。我国高职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有能力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科实践教育,这一点是普通本科院校无法比拟的。

第二是产教融合优势。高职教育是跨界型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企业”是高职教育办学的典型特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学结合”始终是我国职业教育坚持的基本方针。自2014 年起,政府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工科具有鲜明的实践属性,所以工科教育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新工科”建设亦如此,而在这一点上,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同样具有比较优势。

3.2 高职院校同样承担着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

工科是一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学科,如材料科学、计算机、信息、电子、机械、电气、建筑、水利、汽车、仪器等都包含在工科范畴之内[10]。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技能应用型教育,其教育主体——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工科相关专业,全国各地还有为数不少的工科类高职院校,可以说,高职院校是我国工科教育的重要主体,同本科院校一样承担着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尽管当前的“新工科”建设还局限于普通本科院校之内,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新工科”建设的纵深推进,高职院校必然会深度参与到“新工科”教育行动中来。

从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随着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由外延式规模扩张向内涵式提质增效转变的新阶段,提高教育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已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主题。与此同时,我国“新经济”的崛起与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时间窗口高度重叠,这种局面一方面为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也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广大高职院校积极参与“新工科”建设,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倒逼”高职院校自我突破、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完成提质增效改革任务的内在要求。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来看,还是从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来看,高职院校都必须积极参与“新工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让“新工科”建设真正承担起为“新经济”建设的健康、长久、稳定发展培育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

3.3 高职院校“新工科”建设与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互为补充

在工程教育领域,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承担的任务和职能不同,使二者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互为补充的关系。

第一,技术创新动力上的相互补充。就教育活动本身的属性来讲,高职教育侧重于实践推动技术发展的过程,本科教育侧重于技术理论推动实践发展的过程[11]。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是起源于技术的。在原始时代,人类尚未形成抽象的科学知识,但依靠实践经验就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生存技术,如发明弓箭,使用火、打磨石器等。正是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人类才最终总结、概括、提炼出了抽象的知识,并进而形成理论。当人类拥有了知识和理论以后,实践就变得更加具有方向性、目的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生产效率提高了,技术进步也加速了,由此构成“实践—技术—知识—理论”之间循环往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这一循环关系中,高职教育重在前半个周期,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后半个周期,共同形成了技术进步创新上的相互补充。

第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的相互补充。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在办学定位上的差异,决定了二者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构成了相互补充的关系,其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专业建设上的互补,二是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互补。就前者而言,普通本科高校布局“新工科”专业时,依据的是工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按照学科分支设置“新工科”专业,其优点是保持了学科知识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缺点是对实践性的考量不足[12]。而高职院校布局“新工科”专业时,依据的是产业行业分类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按照现实生产实际中行业、岗位的划分来设置“新工科”专业,其优点是彰显了工科教育的实践性,缺点是造成了学科知识的碎片化。就后者而言,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的是创新型、研究性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宽口径、宽基础的人才培养,其素质主要体现为完备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擅长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13]。高职院校培养的则是复合型、职业性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对现代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的掌握及其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其素质主要体现为“专业知识+核心职业能力”,擅长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总之,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动力层面,以及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工程技术人才支撑的人才培养层面,都具有互补性,因此高职教育在“新工科”建设工作中不能“缺席”。

4 面向“新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新工科”建设路径

在“新经济”发展导向下,加快推动高职“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育工作,不仅要创新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还必须进一步创新教育机制和管理体制,全面实现高职工科教育与“新经济”发展的对接。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最终达成所培养的“新工科”人才适应“新经济”发展、引领“新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而在“新工科”建设的前期阶段,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完善顶层设计,搭建“新工科”教育的科学范式,为未来“新工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4.1 以回归工程实践为主线,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工科是一个追求实践性的学科,与之相对应,面向“新经济”的高职“新工科”人才培养也应当注重教育过程的实践性,要以回归工程实践为主线,深化高职工程教育改革,着力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范式,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工程技术创新与实践能力。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当前,我国“新经济”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大量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等不断涌现。新时期的工程技术人才所面临的“新经济”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明晰,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技术人才要适应“新经济”的用人要求和发展需求,除了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术技能以外,还必须拥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如自主学习、自我驱动、终身学习等,而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高度依赖学生自我意识的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在“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牢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工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是“新经济”中的重要元素,“互联网+”是“新经济”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动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反过来又显著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工科”建设要回归工程实践主线,理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工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工科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让互联网成为“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场景,强化工科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操作能力。

第三,深化“新工科”人才培养领域内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新工科”建设要取得更好的成效,各高职院校就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优势,强化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要着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共谋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加强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并让企业深度参与到“新工科”建设中来。学校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积极聘任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工科专业的兼职教师,搭建“双向”流动的“新工科”师资培育机制,夯实“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师资基础。

4.2 以“新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的“新工科”专业结构

“新经济”既包括现代高新技术群所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也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孕育发展出的新经济形态。“新工科”建设要以“新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为产业需求建专业,建设工科专业新结构”作为“新工科”建设的行动路线,要处理好“增量”专业和“存量”专业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坚持增量优化,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新工科”的“新”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新经济、新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那么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就必须紧跟新经济、新产业发展动态,依据其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变化来调整优化“新工科”专业结构,重点布局与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不仅如此,“新工科”建设还应当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的专业规划布局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列出了众多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情况,其中绝大部分都与工程学紧密相关。高职“新工科”建设应当主动回应产业界需求,着力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专业规划布局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补足当前社会工程技术人才缺乏的短板。

其次,坚持存量调整,积极推动传统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会孕育“新经济”的要素,因而积极推动传统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也就成为高职“新工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高职院校要积极改革创新传统工科专业,根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及时淘汰过时专业,整合优势专业,强化特色专业,构建与“新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产业边界模糊、行业跨界融合是“新经济”的重要特征[14],高职“新工科”建设要适应并引领“新经济”发展,就应当积极推动工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4.3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是“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创业是“新经济”壮大的重要途径。“新经济”发展导向下的高职“新工科”建设,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工科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第一,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学生“创意”。高职院校构建的“新工科”教学体系应包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考核结果纳入学分评定系统。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引进社会性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邀请在创新中取得突出成果、在创业中取得成功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家等到校举办讲座,并指导和参与创新创业教学。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在经费安排、课时安排、社会实践等环节给予更多的支持,充实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可以探索弹性学制,准许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在符合学校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创新创业实践空间。

第二,推动多元协同,保障学生“创新”。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将学校与企业共建共享科研平台作为工作重点,吸纳学有余力的优秀工科学生参与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实践项目,借助行业企业力量提升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高职院校应当想方设法发挥企业的教育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利用企业了解市场、商业运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帮助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能。

第三,营造孵化环境,服务学生“创业”。“新工科”建设既然与“新经济”紧密相连,那么高职院校的“新工科”建设就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而应当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科技和产业变革,建设有效联接国家级实验室、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实践场地和平台支撑。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实践,同时,还要建立包容失败的舆论环境,从精神层面对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和实践形成有力支撑。

4.4 以卓越人才标准为依归,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的“新工科”建设实施体系

“新经济”的特征和形态与传统经济截然不同,其开放性、跨界性、创新性、整合性决定了只有培养一支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才能承担起引领“新经济”未来发展的重任。因此,高职“新工科”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优秀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这个层面,而是要更进一步,以卓越人才标准为依归,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的“新工科”建设实施体系,为建设面向产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工程技术人才大军贡献力量。人才标准能够指引人才培养工作的正确方向,也是检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的标尺[15]。当前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标准,但“新工科”建设迫切需要这样的标准。对此,各高职院校应当大力加强对工科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理论研究,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标准,并采取措施深化教职员工对未来工程杰出领军人才特征的认知和理解,为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的“新工科”建设实施体系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新工科”建设要保持活力,避免逐步落入僵化、封闭的窠臼,就必须建立“规划→执行→评估→优化”不断循环的实施体系。在规划阶段,高职院校要深入研究分析“新经济”的构成要素,并将其分解转化为具象化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为“新工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订提供基础依据,形成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和毕业标准的新要求。在执行阶段,高职院校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将“新经济”要素充分融入工科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工科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评估阶段,高职院校要建立包括专家评审、业内评估、社会评价、师生评价在内的“四维评估”体系,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新工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发现“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优化阶段,高职院校要根据前三个环节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重点做好两个方向上的持续改进,一是通过不断的总结提炼,将碎片化的教育改良转化为系统性的教育机制体制改革;二是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强与国际工科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着力培养工科学生通晓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参与国际工程技术研发的能力,提高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新经济工程技术工科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GDP或增加“新经济”成分
论新经济时代下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对磁浮工程技术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