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英明,于金辉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我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真脱贫,脱真贫”的关键节点。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不断反复的社会现象,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措施。根据社会学相关理论,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完善丰富,在应对危机方面就越从容有效。因而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给贫困人口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从而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和返贫发生。
基于此,从目前农村地区健康扶贫的社会支持状况入手,针对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后脱贫攻坚期健康扶贫中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后脱贫攻坚期是一个时间(或时段)概念,指的是中央提出脱贫攻坚战的后期,也是指脱贫攻坚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从内容来看,既指脱贫攻坚这一阶段临近结束的时段,也是脱贫攻坚结束后的持续反贫困时期。由此可知,后脱贫攻坚期反映的不是一个精准的时间概念,而是指与贫困群体的脱贫密切相关、具有反贫困意义的经济-社会时间[1]。因为贫困具有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致贫的原因复杂多样,而日常生活中也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已脱贫的个体甚至群体返贫。为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不仅需要加大扶贫力度,更需要建立长效防范机制,这时在农村为广大居民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就显得尤其重要。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接触,个人能够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信息以及新的社会接触等。社会支持网络可以细分为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社会网络就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构成的一种虚拟网络。社会支持则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前者主要是指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正式的群体支持,后者则包括家庭、亲友以及邻里构成的非正式群体支持。同时,社会支持还包括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和组织提供的专业技术性支持。
致贫原因的多样性导致扶贫工作的复杂性,其中疾病是导致贫困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健康扶贫是需要重视的议题之一。要想让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成效,除了要为因病致贫、返贫群体提供直接的资金和医疗帮助,还应为其构建以政府、企业、家庭、社会工作以及其他组织等多元主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为贫困人口提供物质、精神支持,改变其所处的贫困环境,为其提供健康保健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因此健康扶贫要解决的不仅是因贫困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同时还有因健康导致的贫困问题。
2.1.1 以政府为主的行政性组织是健康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
目前我国农村因病致贫、返贫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普遍较为单一,主要以政府、农村社区、三级医院等为主体,以“单方面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2]。在当前的健康扶贫工作中,政府从最初的健康扶贫政策设计,包括基本的医疗保险政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等,到政策出台后的宣传推进,都起到了主导作用。而扶贫工作开展阶段则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扶贫干部的扶贫帮扶以及相应医院的治疗工作为主要内容。除了政府和村委会以外,三级公立医院也是解决贫困人群健康问题的重要主体,在诊疗、保建、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1.2 非政府组织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参与不足
目前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的农村家庭正式支持主体较为单一,其他非政府社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承担的责任较小,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除了政府提供的正式社会支持外,农村贫困家庭得到的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正式社会支持较少[3]。企业的社会救助参与特征主要体现为企业整体规模和影响力较小、参与救助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内部缺乏专业的社会救助人才等[4]。
除了社会组织对健康扶贫工作支持不到位以外,广大贫困人口对社会组织的了解较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想不到主动去找社会组织帮忙,即使一些低保家庭对社会组织有所了解,但他们也不愿意找社会组织求助。而社会组织在弥补政府工作如提供资金和精神支持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应该被社会重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1 家庭在物质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支持尚有不足
家庭方面的支持现状不容乐观,这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密不可分。相关研究发现,贫困家庭内部成员缺少交流,往往会求助亲戚,但现实中也会遇到较多问题。
从“调研河北”活动中发现,在健康扶贫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他们的子女大部分已经成家立业,平日里都忙于工作,陪伴父母的时间较少,大部分子女仅是在老人生病需要照顾时,才短期陪伴在父母身边。
2.2.2 邻里支持被忽视,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邻里同样是低保家庭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低保家庭提供物质帮助、生活照顾、情绪疏导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根据相关研究可知,维持有意义的社会联系能够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邻里支持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调研发现,大多数贫困人群仍以家人为心理压力的倾诉对象,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与邻里的相处较为和谐,但是交往仅停留在表层的人际往来上,很少能够提供深层次的情感帮助。农村社区在社会学意义上属于一个微型社会,当这个社区中的人际关系友好、交往亲切正常时,有利于整个社区的正常运转,也有利于村民个人的发展。
2.2.3 社会工作专业支持严重不足
社会工作是指由专业人员秉持专业理念,运用专业的技术和方法为受助者提供帮助,最终实现自我帮助的职业。扶贫必须从“扶智”和“扶志”抓起,只有让村民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脱贫成效才能长久保持。从保定市阜平县一些村庄的实践看,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脱贫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农村社区的社会工作机构较少,同时缺少经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提到社会工作这一概念时,大部分农民表示根本没听说过。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较小;二是社会工作者流失现象严重;三是农村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对于社会工作人员缺少吸引力;四是政府缺少相应的鼓励社工机构下乡、社工人员扎根山区的扶持和支持政策。
注重贫困易发、多发农村地区居民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与完善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正式社会支持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必须继续发挥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3.1.1 牢固树立政府的主导地位
政府行政部门具有宏观调控职能,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政策制定、实施,资金保障以及统筹协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脱贫攻坚要想取得重要成果,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因此在后脱贫攻坚期需要继续支持与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巩固已经取得的脱贫成果。
3.1.2 注重发挥村委会的作用
村民委员会是一个村民自治组织,直接管理村内的各项事物,是联系村民和政府的重要纽带。村干部和扶贫干部对村民的情况更加了解,因而在现实中开展工作也更为便利,同时在宣传政策、进行贫困识别和贫困帮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村委会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工作流于表面,在直接的钱物支持上发挥作用较小等。因而要引导和规范村委会的扶贫工作,继续发挥其在管理村民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3.1.3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健康扶贫的工作中
从实际扶贫工作中可以看出,仅依靠政府开展扶贫工作容易出现政策不够科学精准,对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不足,工作推进落实不够及时,政策宣传解释不够深入,主动纠偏意识不强等问题[5]。因而需要引入多元的正式社会支持主体,规避单一主体扶贫出现的问题。
社会组织在经济救助和劳动就业等方面都能为贫困家庭提供支持,同时政府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工作[6]。要想让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因此,为了保证社会组织在健康扶贫以及巩固脱贫成果中真正发挥作用,应该从以下3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牵头引入社会组织深入贫困地区。由政府联系相关的社会组织,更容易让广大村民接纳与配合。
其次,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村民的健康状况开展有效的扶贫工作,巩固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社会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弥补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重物质轻精神的工作缺陷,为贫困村民提供情感支持。
再次,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将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措施落到实处[7]。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可以较好地弥补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短板与空缺,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3.2.1 兼顾家庭成员间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支持与个体尤其是老年人的幸福感密不可分。老年人的家庭幸福感主要来源于物质和心理两个层面需求的满足,而且心理层面需求远大于物质层面需求。良好的家庭互动与支持在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家庭在老年人的情感支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贫困老年人往往因为缺少关爱和子女的陪伴而感到孤独,因而需要家庭成员在重视金钱支持的同时,还应重视情感支持。子女应该多抽时间陪伴父母,如果子女与父母居住距离较远,应该借助手机等通讯工具多与他们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支持。
3.2.2 发挥邻里支持作用,构建友好和谐的农村社区
邻里守望相助既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同时能维护农村社区的和谐,是支持贫困人口的重要力量。可以由村委会、社工等组织在村里开展相应的活动,增强村民间的友好往来,增强村民对村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拉近邻里间的距离。
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交往双方的平等互惠关系。村民之间建立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情谊为基础的,在鼓励尊重彼此情感的同时,也应该给予提供帮助的村民一些鼓励或支持。这样既能够减少贫困人群受到帮助时产生“人情债”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能培养持久的邻里互助好风气。
社会工作作为专业性助人活动,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几代社会工作者的努力推动下,特别是随着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自然灾害防控与处置、弱势群体的帮扶与救助、社区建设与发展等领域都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期,社会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将社会工作引入健康扶贫并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一定会使社会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大、更好的发挥。
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要从根本上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重物质轻精神问题。健康扶贫是将扶贫工作的着眼点集中于健康上,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心理健康,一方面应重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应重视文化贫困的产生[8]。
在生理健康方面,健康扶贫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广大村民的健康意识,提升预防疾病的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此,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村民集中学习,普及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和疾病预防常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小组活动,培养村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
在心理健康方面,贫困往往会使贫困对象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挫败感以及被边缘化的感觉,从而形成对贫困的错误认知。有的贫困者自认无能,有的感叹命运不公,有的甚至抱怨他人、抱怨社会,认为是他人和社会不友善、不公平导致其贫困。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手段预防贫困个体及群体不良心理的产生,同时能对受上述问题困扰的个体及群体实施干预,缓解不良心理,改善心理状况,从而让“慢鸟”产生“想飞”的愿望,有效防止贫困文化的形成,消除既有的文化贫困。
要想降低贫困发生率,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就要构建完善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继续发挥政府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入其他社会组织加入健康扶贫工作中,同时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支持作用。此外,应重视家庭和邻里等非正式组织的支持,尤其是重塑邻里关系,发挥邻里支持的重要作用,在后脱贫攻坚时期尤为重要。健康扶贫难以实现一劳永逸。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需继续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为贫困人口提供社会支持,降低返贫、致贫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