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翔
1993年郭店楚墓出土的楚简《老子》(以下简称“楚简本《老子》”)出现“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相比通行本《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楚简本《老子》缺了一个“有”字。由于楚简本《老子》是目前发现的《老子》的最早版本,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研究。
一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和“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的文本差异意味着什么?王中江说:“老子对‘有无’关系的说明,是学术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焦点在于,‘有无’是对等的关系,还是‘无’比‘有’更根本。从它本‘天下之物(或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来看,显然‘无’比‘有’更根本。但是从简本‘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来看,‘有’、‘无’完全是对等的关系,‘无’并不比‘有’根本。”①邓谷泉:《郭店楚简〈老子〉释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6页。陈鼓应认为楚简本与通行本,“虽一字之差,但在哲学解释上具有重大的差别意义。因为前者是属于万物生成论问题,而后者是属于本体论范畴”②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参照帛本最新修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19页。。
按照这种思路,楚简本《老子》的出现乃是肯定了通行本《老子》中“有生于无”是本体论的观念。关于通行本《老子》“有生于无”是本体论的观点,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早有此说:“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不是说曾经有个时候只有‘无’,后来有个时候‘有’生于‘无’。它只是说,我们若分析物的存在,就会看出,在能够是任何物之前,必须先是‘有’。‘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6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由于冯友兰、陈鼓应等学者将通行本《老子》“有生于无”解释为本体论,加上楚简本《老子》从产生时间上看早于通行本《老子》,陈鼓应在解释通行本《老子》“有生于无”时,基于楚简本“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认为通行本《老子》“有生于无”的命题,疑为后出。④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参照帛本最新修订版),第217—218页。赵建伟从语言学角度支持了这种观点:“仔细考察会发现帛本、今本重出的‘有’字可能是有意识增出的,原本‘有’字不重。”理由是“天下之物”是两个“生”字的形式主语(即“受事主语句”,也叫被动句,即天下之物既被有生,又被无生),多一个“有”字,则两个“生”字,字句已被割裂。①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载陈鼓应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60页。
将通行本《老子》中“有生于无”解释为“本体论”遭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如叶维廉就认为:“不少的注释者,经常把重点放在‘有生于无’(老40)这句话上面,然后又对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42),说“无”是‘有’(万物)的根本(如王弼),说这个‘无’,如‘道’字,是形而上的实体(如陈鼓应),甚至说是仿似西方的本体。这种说法是相当误导的。”②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楚简本“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一出,通行本“有生于无”与其他各章的矛盾能够得到解决,通行本《老子》“有生于无”的观念是无意的衍文造成的,楚简本《老子》的表述更合理。
综上,通行本《老子》“有生于无”本来就存在是万物生成论还是本体论的争议,楚简本《老子》的出现让问题更加复杂化。在通行本《老子》与楚简本《老子》的关系上,“有”字是通行本的有意增出,还是无意的衍文,或者是楚简本无意的脱落,各有支持的观点。欲辨明楚简本《老子》与通行本《老子》为何会有这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是否就是生成论与本体论的差异,不妨从追问“有生于无”观念从何处来开始。
二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印度《梨俱吠陀》和基督教神学也有“有生于无”的观念。印度《梨俱吠陀》中《众神颂》(第10卷第72曲)曰:“楚主充空气,犹如一铁匠;诸天初现时,有从无产生。诸天初现时,从无产生有,其后生方位,其后生纵向。”③巫白慧:《吠陀经和奥义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54页。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第12卷七、八章)中,天地是上帝的创造,但天地并非来自于上帝的本体。上帝从空虚中创造近乎空虚的,未具形象的物质,又用这物质创造了世界。④奥古斯汀:《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80—281页。从不同文明间比较来看,“有生于无”乃是一种古老的万物生成观念,是人类共有的关于万物如何产生的追问。
《老子》中的“有生于无”具有相似的万物生成论特征,但是与《梨俱吠陀》中的“楚主”与基督教神学中的“上帝”相比,《老子》中的“道”不是造万物而是生万物,故很难将“道”与造物主联系起来。《老子》中的“有生于无”固然可以看成万物生成论意义上的,但是造物主角色的缺失,为“无”与“道”的联系提供了可能性。《老子》中的“道”无形、无名、无为,但并没有说明“无”就是“道”。《老子》中既有“有生于无”,又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生于无”的“无”是“道”还是“没有”,确实存在可讨论的空间。
既然通行本《老子》中“有生于无”是万物生成论还是本体论尚无法确定,不妨从《庄子》中的有无关系进行分析。从《庄子》中的有无关系来研究《老子》中的有无关系,前提是承认老、庄之间的继承关系,即庄子在延续老子思想的同时,也推进着老子的思想。
《庄子》内篇主要突出“道”的地位,摒弃“有”与“无”的区分。《庄子·齐物论》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郑开认为,“此处庄子似乎在讲一个复杂的宇宙论,实际上却在展示宇宙创生论的局限性”①参见郑开:《庄子哲学讲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4页。,这是有道理的。《齐物论》整篇都在突出生与死、始与终的局限,在否定万物生成论“有生于无”的基础上突出“道”的地位。因此,通行本《老子》中“有生于无”之“无”是否就是“道”虽不能确定,但《庄子》中“有生于无”之“无”不是“道”是可以确定的,万物生成论意义的“有生于无”观念不可能晚于《庄子·齐物论》。
在万物生成论“有生于无”的基础上,《庄子》外篇与杂篇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有与无的关系开始向着形而上的观念发展。首先,出现“有形”生于“无形”的观念。《庄子·知北游》曰:“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有形”生于“无形”,是对万物生成论“有生于无”观念的创造性解读,将时间先后意义上的有无关系发展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这就为“有生于无”的“本体论”阐释打下基础。其次,出现将“无”阐释为“道”的萌芽。《庄子·庚桑楚》曰:“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万物出乎无有”是“有生于无”的相似表述,“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则是对“万物出乎无有”原因的阐释。然而,从“天门者,无有也……圣人藏乎是”的表述来看,“无有”又具有本体论特征。又《庄子·天地》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相比《老子》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与“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三十四章),《庄子》“泰初有无”明确将宇宙的源头追溯为“无”,而从“物得以生”来看,此处“无”与“道”已经可以等同看待。因此从《庄子》中有与无关系来看,“有生于无”观念向“本体论”的发展恰恰是建立在“有生于无”的万物生成论基础之上。
最后,《庄子》中还出现了“道统有无”观念的萌芽。《老子》中的“道”具有“最高者”的特征,而《庄子》开始强调“道”的“普遍性”特征。在《庄子·知北游》中,庄子曾用“道在屎溺”来说明道无处不在的特征,这实际上蕴含着“道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的观念。《庄子·天下》曰:“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关于“常无有”的阐释,宋代之前一般都是将“无有”解释为“无”,而宋代之后开始将“无有”解释为“无”和“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受佛教“一即多,多即一”观念的影响,理学家开始强调道与物不可分离,即道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另一方面《庄子》本身蕴含的“道”无处不在的观念可以视为“道统有无”观念的萌芽。楚简本《老子》中“万物生于有,生于无”,学者普遍阐释为万物生于有形与无形,很可能与《庄子》中“道统有无”的观念相关。楚简本《老子》中“万物生于有,生于无”虽然也是一种万物生成论,但并不是最早的万物生成论。
三
聂中庆认为:“长达两千多年的‘有’、‘无’之辨,皆由‘有生于无’这一哲学命题而引发。人们虽然明显地觉察到其中的矛盾、悖反之处,然而由于缺少有利的证据而无法使此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直到二十世纪末,随着郭店楚简的出土,此问题之真相才大白于天下。楚简甲本有以下的论述:‘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原来流传两千多年的‘有生于无’本身却是无中生有,‘有’乃是承上文‘天下之物生于有’中的‘有’字衍生出来的。自此,‘有生于无’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老子哲学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有生于无’之命题,‘有’、‘无’是统一于‘道’的,两者不存在本末先后贵贱的问题。道体之‘有’、‘无’是不可分的,正是‘无’才使‘有’有起来,也正是‘有’使‘无’有了存在之根据。无论‘贵有’或‘贵无’皆是对道的割裂。从这种意义上看,‘有’、‘无’乃一物也。”①聂中庆:《郭店楚简〈老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1页。这种观点的基础是假设通行本《老子》中“有生于无”之“有”乃是无意的衍文,却反映出通行本《老子》中有与无关系的复杂性。一直以来,都有观念认为通行本《老子》第四十章“有生于无”与第一章“同出而异名”存在矛盾,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老子·一章》一向被认为是《老子》纲领性的章节,分析《老子》中有与无的关系,常从此章入手。《老子·一章》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帛书本《老子》中“恒无欲也”、“恒有欲也”能够证明“无欲”、“有欲”的区分是早期解读《老子》的普遍观念。对于“两者同出而异名”中的“同出”,河上公注曰:“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王弼注曰:“同出者,同出于玄也。”笔者认为《老子》中的“无”与“有”作为否定与肯定,仍是人的认知区分。正是人的认知区分才有了“天地之始”与“万物之母”的不同,正是从人的认知角度才有了“观其妙”与“观其徼”的区别。因此有与无看似同出于道(玄),实则同出于人(心)。《庄子·秋水》云:“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在庄子看来,“有”与“无”是相对的,这一观念与《老子·一章》早期读法相似,能够很好地解释“有”与“无”观念的早期内涵问题。宋代以后此章“常有”与“常无”连读的读法,则与后来“道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之观念相关。以此观之,后人所谓的“道统有无”,存在早期与后期的区别。早期有与无的区分来自于人的认知区别,后来随着“道”的阐释方法的变化,才出现了形而上之“常有”与“常无”的观念。《老子》与《庄子》中有与无观念的多样性,反映出有与无观念演变的复杂性,《老子》中“有生于无”与“同出而异名”的说法并不矛盾。
再来看“有生于无”与“有无相生”的关系。《老子·二章》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属性,是同一事物所具备的。唯一容易引起误解的是“有无相生”的“生”,因为“生”很容易联想到两个物体,或者是某个过程,但是对照整章语境,此处的“生”不是生成意义上的,而是存在意义上的,即有与无互为存在之前提。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有无相生”之生成义,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虚实相生”,为有、无观念与“气”观念结合后的含义。通行本《老子》中“有生于无”与《老子》中“有无相生”观念也不矛盾。
因此,“有生于无”无论是最初的万物生成论,还是后来的本体论,与其他各章关于有与无关系的论述并不矛盾。楚简《老子》中“万物生于有,生于无”的出现不能成为“有生于无”观念是“衍文”之误读的证明。
四
对于楚简本《老子》与通行本《老子》在“有生于无”问题上的差异,还有一种解释是楚简本《老子》文字脱落。荆门市博物馆的学者们在注释中认为:“简文此句[‘生于亡’或‘生于无’]句首脱‘有’字,即上句句末‘又’[或‘有’]字脱重文号,可据帛书本补。”①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17页。李零对于该句的释写是“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显然认为那个“有”字被忘了写上。②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页。而刘钊在正式释文中直接就写成:“天下之勿(物)生于又(有),又(有)生于亡(无)。”③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页。另外,像廖名春、魏启鹏、李若晖等,皆相信这里或者脱漏了一个重文符号,或者应该将“有”字重读。④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载陈鼓应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第260页。对楚简《老子》文字的脱落的解释,是在汉代以后解读《老子》文本的基础上所作的猜测,这一解读将楚简《老子》“万物生于有,生于无”的观念看成是舛误,大大降低了其在“有生于无”观念演变中的地位。
排除上面提到的楚简本《老子》“有”字脱落的可能,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老子》中的“有生于无”是一种古老的宇宙生成论,“有生于无”的内涵有一个形而上的过程,经历了从万物生成论到“本体论”的演变。楚简本《老子》“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的观念并非最早的万物生成论,而是“有生于无”观念形而上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从万物生成论意义上的“有生于无”,到“万物生于有,生于无”,再到“本体论”意义上“有生于无”的演变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