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楠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张友鸾在评价《金粉世家》时曾说:“《金粉世家》如果不是章回小说,而是用的现代语法,那么,它就是《家》;如果不是小说,而是写成戏剧,它就是《雷雨》。”[1]可见《金粉世家》与《雷雨》是可以比较分析的,故选取冷清秋和蘩漪这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以窥两部作品的差异和同一。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是一曲关于封建豪门贵族衰落的挽歌。这部小说以金燕西与冷清秋的感情生活为主线,描绘了在北洋军阀羽翼下的官僚们如何争权夺利、骄奢无度,在内阁总理这一封建大家族的兴衰过程中,一群啃老族如何醉生梦死、坐吃山空。在《金粉世家》中,登场的女性人物不少,而在这其中,张恨水竭力塑造了冷清秋这一女性形象。
冷清秋,人如其名,清秀淡雅、娴静端庄、知书达礼。关于冷清秋的外貌,正如金荣所说:“那样一位鲜花般似的小姐在街上走着,狗看见,也要摆摆尾呢,何况我还是个人。”[2]5可见冷清秋容颜之姣好。冷清秋生于书香门第,清丽脱俗、德才兼备,是金燕西心心念念的姑娘。疯狂的追求使人失去理性,冷清秋禁不住金燕西糖衣炮弹的诱惑,逐渐开始接受首饰、丝绸等礼物的馈赠。金燕西在婚前伪装出一副上进青年的模样:创办诗社,与文人交友;对待清秋又处处让着,彰显出谦谦君子的风范。于是,冷清秋被这些假象蒙蔽了双眼,选择与金燕西结婚。但是,假意、假象是维持不了多久的,金燕西婚后常到外面寻花问柳,把妻子当作花瓶,冷清秋一再忍让,而金燕西却更加肆无忌惮。冷清秋虽然高傲,却又自卑,虽然爱慕虚荣,却又在金府这个金丝笼里保持着自我,她在婚姻中极力做一名合格的妻子、儿媳,努力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她为丫环被拐卖的不幸经历感到悲伤:“我总不愿在我手上买使女。一个人不买使女,两个人不买使女,大家不买使女,这拐子拐了人来,没有人要,也就不干这坏事了。”[2]928可见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冷清秋在与金燕西的一次冷战后,住进了小楼学佛,后在一场大火中不知去向,趁机逃离了金家。
戏剧或剧作家的成功最终取决于角色,角色是所有好剧本的核心。曹禺在《雷雨》中塑造了蘩漪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蘩漪是“五四”以来从没出现过的形象,她的言行举止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蘩漪是接触过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拥有美丽的容貌,但她是阴郁的、愁闷的,她的目光时常充满着经历绝望后的痛楚。蘩漪嫁给了大自己20岁的丈夫,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丈夫周朴园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把蘩漪当作木偶去压制、去奴役,蘩漪在家里只能做一个“服从的榜样的木偶”[3]52,这样没有尊严和自由的生活是蘩漪所不能忍受的,她要改变这种境遇。随着“五四”新思潮的兴起,周萍出现在了这个家庭,他和蘩漪两个共同生活在这种压抑环境下的青年男女走到了一起。蘩漪遇到周萍犹如枯木逢春,她的灵魂被唤醒,开始追求单纯,有了拥有美满婚姻的想法,甚至不惜舍弃自己的声誉和生命,也要将爱情托付给周萍,她的情感得到了暂时的寄托,但周萍是“一棵弱不经风的草”[4]563,胆小怕事,立场又不坚定,当周萍发现四凤比蘩漪年轻、可爱、天真,也更能满足他的期待和欲望时,就决心抛弃蘩漪,投入新欢的怀抱。就这样,刚刚看到希望的蘩漪重新坠入不幸的深渊,“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3]65多少人被她这句话震得心灵颤抖,多少人哀悼这一可爱的女人,多少人赞美这一叛逆的灵魂。当蘩漪在众人面前戳穿周朴园和周萍虚伪的把戏,她就由爱情的痛苦转向了刻薄、报复,甚至毁灭,这些都拜周萍所赐。蘩漪虽然行为不检点,做了许多错事,但这些都需要勇气。曹禺认为她是一位英雄,因为她“敢于冲破一切桎梏”[4]536。
冷清秋和蘩漪都是在爱情漩涡中挣扎的不幸女人,二人的结局都是悲剧的:冷清秋带着儿子离开金家在街边卖字画谋生,蘩漪的复仇毁灭了周家,最终失去了儿子、爱人,成为了一个“疯婆娘”。
从金燕西开始追求冷清秋,就注定冷清秋是他的玩偶。出于猎奇心理,金燕西去结识冷清秋,相处一段时间后,金认为冷清秋会对他很包容,结婚后也不会干预他,所以开始猛烈的追求冷清秋。金冷二人结婚后,两人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冷清秋喜爱安静,不爱与人交际,喜爱读书;金燕西则截然相反:好热闹,喜交际,花钱没有节制,毫无进取心。冷清秋不能接受变化如此之大的金燕西,所以她想改变金燕西,希望他可以像婚前一样有抱负,能够回归家庭,自食其力。但在金燕西看来,这些都是桎梏,根本不为所动。金铨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坍塌,但金燕西依然没有醒悟,为了继续享乐,他抛妻弃子,去追求以前的女友白秀珠。遭遇背叛之后,冷清秋终于大彻大悟,看透了金燕西的本性,决然带着孩子离开。婚姻破败,无所寄托的冷清秋选择到昆明湖投湖自尽,就在投湖的瞬间,念起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家中的母亲,又重新唤起了求生的意念。
在谈到蘩漪时,曹禺曾说:“这个人物从第一幕到第四幕,一直是发展的,流动的,从未停止在一点上。”[5]蘩漪漂亮,既会画画,又写得一手好字;既接受过旧式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时期以来新思想的影响,她本来也有许多幻想期待,但迫不得已嫁给了周朴园。周朴园在德国留过学,受到德国威廉二世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回国之后变得愈加专制独裁。他对蘩漪步步紧逼,“吃药”的情节表现最甚:周从矿上回家三天了,同蘩漪见面时,就当着孩子们和下人的面逼她吃药。周对蘩漪说要为孩子们作出“服从的榜样”,“服从的榜样”道破了蘩漪“玩偶”身份的真相,周朴园不给蘩漪留一丝女主人的颜面,通过压迫蘩漪来显示他至高无上的威严。蘩漪清楚自己没有病,就算有病,那也是周朴园带给她的忧郁苦闷和周萍带给她的痛苦失望,她已经喝够了苦药,不愿再喝了,可是周朴园还是不依不饶。为了缓解周萍的尴尬,她强迫自己喝下了那一碗苦药。自从“吃药”以后,蘩漪同周朴园的矛盾也就逐渐升级。第二幕中,周朴园逼迫蘩漪看病,蘩漪就公开顶撞,不肯屈从就医;第四幕中,蘩漪雨夜从鲁家回到周家,对周朴园也冷言冷语,反唇相讥,甚至揭他的老底,发泄得淋漓尽致。
冷清秋和蘩漪都有过作为丈夫玩偶的经历,被丈夫摆弄,丧失了女人的尊严,人格受到了侮辱,但最终两人都看透了丈夫的本质,开始走向觉醒。
“所谓文学通过作家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反映社会生活,具体地说,也就是通过作家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等以反映社会生活。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上也就是作家所感受、所体验或所理解的社会生活。”[6]很明显,张恨水和曹禺也是如此进行文学创作——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作品中。
《金粉世家》创作于五四运动的背景下,“五四”期间人们反对封建主义、旧有的封建礼制和婚姻婚俗。当时,张恨水生活在运动中心北平,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所以不难发现冷清秋的形象带有一点儿女性意识觉醒的色彩。波伏娃在其代表作《第二性》的扉页上写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7]她明确表达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统治下被扭曲、被压制、被异化的地位。接受过新思想的影响,冷清秋想要自食其力,提出要到外面教书,但金家认为他们可以养活冷清秋,不需要她抛头露面,损害金家的颜面。作为男权代表之一的金燕西,也没有选择支持冷清秋,他认为金家给予了清秋的一切,服从金家是冷清秋的本分,但是冷清秋为了争取尊严,没有选择服从,把戒指还给了金燕西,还说:“我今天就恢复原来的面目,不用你金家一点东西,这是你的戒指,你拿去。”[2]1111接着她又对金太太说:“我为自己顾全自己的人格起见,我还只有回家去,穿我冷家的衣服,做穷人家的女儿。”[2]1112冷清秋向往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但她在婚姻中看到金燕西的本性后,便决定放弃这段失败的婚姻,从金家逃离出去。冷清秋有对抗意识,这种对抗意识在当时是弥足珍贵的——她完全可以继续留在金家过一种“寄生虫”的生活,但她却选择离家,去街头卖字维生。冷清秋这种坚定的决心更能凸显出她追求自由、独立人格和向往真正爱情的意愿,由此可以看到她女性意识的觉醒。
《雷雨》的作者曹禺生于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曾亲眼见证中国社会的黑暗,因此,他对社会上的不公产生了强烈的抵抗情绪,这些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构思了《雷雨》这部戏剧,并且创造了蘩漪这位具有独特性格的女性形象。古往今来,女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她们被各种规矩约束着,男权文化压制着女性的话语权,因此女性也就沦为了“他者”。在文学作品中,漂亮女人往往是有权势男人的猎物和玩物,不幸的蘩漪被“监禁”在周公馆,周萍的出现把蘩漪引上了一条既不像母亲又不像情妇的道路。她失去了“妇德”,犯下了“乱伦”的罪名,一个女人冒着这样大的罪愆和风险,换来的却是周萍对她的抛弃。曹禺通过蘩漪的不幸遭遇完成了其性格的大开大合,勾画出了她的性格,追求自由爱情的蘩漪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被人抛弃,她接受不了这个结局,由爱生恨,成为了“一片浇不灭的火”。从表面上看,蘩漪没有离开周公馆这个封建统治下的“牢笼”,不及冷清秋果敢,但实际上她勇于鄙夷封建伦理道德,在促使看起来“完美”的封建家庭解体方面,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这些都表现了蘩漪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性别压迫和歧视,女性一直在不断地对抗,她们为争取精神自由、个性解放作出了无数努力。如今看来,冷清秋和蘩漪的追求虽不够明智、不免狭隘,但她们在面对不幸、痛苦时所表现出的对抗精神却显示出五四时期人们的精神觉醒和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冷清秋爱慕虚荣,被爱情蒙蔽双眼嫁给了金燕西,最后看清了他的本质,选择离开。蘩漪虽然也具有女性意识,开始反抗男权,但在意识上仍有偏见:嘲笑四凤,对下人颐指气使。在蘩漪的心目中爱情至上,她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爱情。“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8]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五四”潮流激荡起的时代浪花,它是妇女获得解放的明灯,是最可贵的精神保证。两部作品的结局也都给出了启示——女性要想实现个性解放、精神自由,获得美满婚姻,首先要具有独立的精神。实现女性解放,女性只能依靠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