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丰
(武警士官学校基层后勤管理系 浙江 杭州 341000)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势必带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创新。近年来,人工智能这一技术逐渐走入了人们的实现,并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在财务会计方面来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缩小了传统的财会人员的生存空间。传统的财会人员主要处理财务管理和相关数据的处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原有的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所以也催生了新的财会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特别是提出了“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改变了传统以来的人工记账、账务处理的模式。因此,面对新技术的冲击,传统财务会计的模式必然会发生改变。
人工智能目前是较为先进的前端技术,在财务方面的各种应用也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可行性。由于全球都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所以财务行业也开始追求信息化和专业化,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帮助传统财会行业进行升级,也会对财会从事人员的技术进行提升,在会计、税务和财务审计等多个方面都带来变革。但是不可忽略的是,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是偏慢的,发展和实践时间太短。所以,需要进一步丰富人工智能在财务行业运用的相关理论,同时还需要积累更多地实践经验。本文基于这一点,对人工智能在财会行业内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同时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研发初衷是代替人类来处理危险的工作,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技能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其理论也越来越丰富,所应用的行业也越来越多,对人类的模仿能力也越来越强。财务机器人的研发,正是为了代替人类进行财务工作的产物,并且在财务行业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虽然褒贬各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财务机器人的应有对于会计管理模式的信息化、专业化的推进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人工智能的优点很多,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不断的完善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对财务从业人员提出新的技术要求,提升自我的能力,在新时代的潮流下也能够长袖善舞。
传统的财会行业由于人工操作的繁琐,难免会出现一些计算错误和疏漏,从而导致错账和漏账的产生。人工智能的应用,符合企业降低账务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对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进行了减轻和降低。但目前来看,我国对于财务信息化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还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虽然已经可以通过财务软件实现发票的开具和报表的制作以及上传,但是在原数据端上,还是依赖于人工来进行记录和计算,仅仅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一些审核。这样的使用没有真正的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所以,对人工智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也是财务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会计体系是有着安全隐患的。首先是因为传统的会计体系都是依靠财务人员来进行财务工作,往往从账目的记录、核算和复审都是由同一人或者同一团队来进行,虽然这样可以节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但是也存在着隐患。财务人员如果为了自身利益做出违反犯罪行为,企业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察觉并作出止损措施。但是在人工智能的使用后,可以最大限度的让财务工作脱离主观化,可以把岗位和权限分离开来,尽可能的降低伪造账目的可能性。但是人工智能也有局限性,因为最终端也是需要人为来进行操作控制的,所以并不能保证账目的劝绝对客观性和独立性。
随着我国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呈现飞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性。特别是人工智能在财务会计领域进行广泛应用时,这种需求日益迫切。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管理者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延续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因此在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到财务工作时出现了较多问题;另一方面是利用人工系统进行财务会计业务工作处理时虽然能够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某些问题,并且在进行法律责任的追究过程中无法明确追踪目标,到底是技术开发人员的过失错误还是财务机器人本身引发的过错都无法进行相应的评判与责任认定。同时,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管理理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能进行明确规定,因此,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实现有效的管理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如何正确的使用人工智能并运用到财会行业中,不单单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核心竞争力,把人工智能运用到财务管理上,既是企业的发展机遇,也是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挑战。本文简要的分析了人工智能的运用背景和相关问题,为企业使用人工智能如何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提供了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