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0-02-25 03:5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大学生活动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过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动力源,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所追求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然而,尽管第二课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V.Tinto and B.Pusser,2006),但过去的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普遍化课程式学习”,对于课程外特定学术和非学术经验的长期影响关注甚少(Ernest T.Pascarella,2006),从而使得人们普遍将第二课堂视为第一课堂的“附加物”,因此其课程建设也常被忽略,育人效能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由此可见,如何建设好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这一平台,使其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摆在创新创业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21世纪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国内学界大致有三种理解:第一种理解就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第二种理解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教育;第三种理解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认为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理解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为基础。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天然的内在联系,国外通常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一体。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非简单的“创业教育+创新教育”,而是在理念上和内容上实现了对创新或创业教育的超越。

高晓杰等人(2007)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指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基本内容,注重实践,讲究创新的教育(曹胜利,2009),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思维、能力和人格的高素质新型人才”,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生存、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唐嘉芳,2008)。石国亮(2010)进一步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与符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发挥受教育者主观的能动性,提升受大学生的思想及能力;并将改革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创新与创业教育活动统一整合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视角、新实践,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综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一种兼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并为大学生创业奠定扎实基础的新型教育思想、观念和模式。

二、第二课堂的内涵及其优势

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都是学校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课堂主要是指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体系清晰的课堂内教学活动(罗海燕,2013);第二课堂通常是指在常规课堂教学、实验和实习等第一课堂之外的,结合国家、地方及高校自身的办学需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形式灵活、内容多样的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安美忱、张卫国,2016)。目前,第二课堂通过提供知识应用与补充、能力提升与拓展等场景,其丰富性、趣味性以及灵活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一课堂的场地和时间限制,成为第一课堂知识点的重要延伸。因此,在日益强调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今天,广泛开展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以实践创新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第二课堂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载体。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于实践,第二课堂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实践载体。一是如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内外各类实习实践基地以及为大学生开放的各类实验室等实践场所。二是为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通过第二课堂而组织形成的各类师生团队或学生团队等天然的团队载体。三是第二课堂活动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项目培育、竞赛组织、素质培训等竞赛平台。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团队形式参与各项创新创业活动,从而促进思维的碰撞,利于克服课内教学的“一对多”的单向思维交流。由此可见,第二课堂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实践载体,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天地。

(二)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重要途经。

首先,第二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机动灵活,内容新颖且形式丰富多样,并能快速将各种即时信息分享给学生,因此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第二课堂活动以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补充和延续第一课堂的内容,促使学生将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基础知识与科技信息密切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大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文体竞赛、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其非智力因素可以得到有针对性地开发和锻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增强人生发展内驱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第二课堂为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众多选择。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前提,第二课堂以不同于第一课堂传授基础知识以达到专业能力的标准要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开展的一系列开放性活动弥补了第一课堂在时空上的不足,并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大学生自身的潜力,培养大学生的自身特长和优势。如第二课堂提供的很多交流、分析和探索活动,在题材上方式上可自行选择,大学生可以更自由地加入活动,从而激发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者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顶层设计

首先,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但是一些高校管理者并未充分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片面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没有将第二课堂真正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未将其上升到战略任务高度。其次,近年来高校对第二课堂的投入不足,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均偏少。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体系不完善,多方管理难以协调

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管理工作大多由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创业科技园以及各个二级学院等多个部门来共同完成。因此,各部门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易产生沟通不畅、配合力度不够以及内耗等问题,从而导致出现重复性、同质性以及资源浪费等现象,最终协调联动效果不明显,阻碍了第二课堂活动的高效开展。

(三)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有待提高,专业性指导不够

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多以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以及教授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教师为主,第二课堂没有对应匹配的负责教师,因此其育人作用的有效性受到了限制。同时,目前师资队伍中缺少真正经历过创新或创业实践过程的教师,很难教授给大学生包括创业经验、企业运营模式、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从而无法将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有效地融为一体,难以给予大学生更加全面的指导。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不合理

就高校而言,第二课堂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对大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应有的作用,首先,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多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且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项目还存在监管不够,创新成果较少,科研项目流于形式等问题。其次,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更多的是集中于少部分人参与,且在大学生中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不高,尚未完全发挥普及创新创业文化的作用。从而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创新创业类的第二课堂活动仅仅是为了凑学分等情况的出现。

四、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课堂建设经验

(一)校内外协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

高校是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不断改善硬件设施条件和政策保障,强化校内外资源协同配合和产教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浓厚氛围。具体而言,结合学校实际,立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基地实践”模式,将第一课堂课程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协同运行并具体化管理,并在有效利用政府资源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化服务机构,社会化运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化,有效完成与政府和企业的对接。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调发展,创新教学模式

对高校而言,第一课堂是核心方面,在这个基础上对第二课堂进一步发展,二者结合才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因此,需要将第二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培养方案,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将第二课堂教育内容由“活动”提升为“课程”教学,同时在第二课堂评价中引入学分制,合理制定学分标准,以定量评价代替定性评价。此外,在与第一课程内容相融合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连续化的课程设置,并运用好自媒体等手段,使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媒体表现于一体,图文并茂直观的展示效果,调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锻炼其自主学习、创新、实践与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兼结合,多元化的指导教师队伍。

高校应注重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引导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加强培训、实训和交流,鼓励教师深入创业企业实习锻炼,经历创业过程,搜集案例资源,从而开展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相一致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要坚持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将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政府经济部门专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孵化器管理专家、法律专家等纳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中,建立学术与实务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大学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生之歌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