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
(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应对重大疫情危机的题中之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力物力以及医疗技术等物质保障必不可少,同时也要加强不同群体社会心态的疏导和建设。全国高校近4 000万大学生作为参与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充分认识积极社会心态在大学生应对重大疫情过程中的作用,立足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社会心态的动态性和矛盾性特征,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社会心态疏导机制的有效构建,既是深入推进重大疫情防控的现实要求,对于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重大疫情的发生必然会伴随着社会心态的波动,而疫情的有效应对却又有赖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凝心聚力,其中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重大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冲击,同时还扰乱了社会心态秩序的良性发展。而社会心态作为一段时间内社会群体普遍的心理状态,又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重大疫情的有效防控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基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心态的动态变化及其显著的现实影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心态建设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推动社会治理的实践范畴,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也成为社会各界的价值共识。重大疫情的暴发客观上加剧了人们社会心态的变化和动荡,不仅需要制度决策层面的坚强领导和科学谋划,也有赖于基层实践力量的协同配合,更离不开积极社会心理环境和精神资源的内在支撑。大学生群体作为抗击疫情的生力军,面对重大疫情时能否保持沉着冷静一定程度上会对疫情防控和社会秩序产生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强调重大疫情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并不是简单地对个别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精神鼓励,而是要从多个层面入手最大限度地增进大学生群体对于科学防控疫情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价值共识,最终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起抗击疫情行动最为广泛的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时代发展和民族振兴“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1],突出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责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敢于担当责任应当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重要的精神品格,但是责任意识的孕育和担当品格的淬炼既需要科学思想理论的价值指引,更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熏陶和历练。勇于担当的品格作为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实践主体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意愿等方面来体现。而这也是构成社会心态的基本要素以及在实践中分析社会心态状况的主要指标。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心态与担当品格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和互补性。面对重大疫情强调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既能够体现大学生群体应有的责任意识,事实上也为大学生担当品格的形成提供不可或缺的心理支撑。不可否认,重大疫情危机带来的风险挑战,对于出生和成长在国家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难以给予其有效的心理慰藉,因而出现紧张害怕情绪不可避免。基于此,在疫情应对中注重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疏导和培育,是大学生发挥自身作用进而彰显新时代青年勇挑重担的心理前提。
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在经历和参与重大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斗争中,他们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将得到洗礼并且转化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独特的生命体验,最终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可知,不论是知识体系建构还是价值观塑造以及情感心理发育都尚未完成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尤其是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而精神成长不同于生理成长的逻辑理路,就在于精神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围绕防止疫情扩散而采取的停课、隔离等措施所衍生的各种社会认知、情绪态度以及观念看法,都会对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和价值认识产生影响。因此,重大疫情背景下,通过加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及时矫正和疏通疫情防治过程中大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错误看法与不良情绪,为大学生精神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
社会热点事件、信息传播以及青年自身的思想行为特征,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的重要因素,而上升到全国层面的疫情防控则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变动性和矛盾性。
重大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利用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知乎、哔哩哔哩等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民族志观察可以发现,经过相关专家和主流媒体针对疫情进行的及时有效且广泛持续的宣传教育,大学生群体整体上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危害性与防范措施,都有着相对明确的认识和了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及其蔓延范围的不断扩大,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很好地配合各级政府、高校院系以及家乡社区基于疫情防治开展的各项工作安排。可以说,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以及快速获取与疫情相关信息的能力,客观上使得大学生能够就重大疫情形成科学的理解和判断,从而为其社会心态在疫情防治期间的动态演化奠定较为理性的认知基调。但与此同时,以“95后”和“00后”为主的大学生原有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在个体的物理空间受到限制之后得到进一步强化,置身于移动网络信息和社交媒体境遇下,任何社会个体或群体关于疫情灾害的错误认知和恐慌情绪,都能够通过群体传播的方式实现社会化的传播和扩散[2]。少数大学生在重大疫情面前难以做到明辨是非和沉着冷静,个别学生还通过转发信息充当了不实言论的“二传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3],在疫情防治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整体表现出来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从来都是同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各界对重大疫情防治举措的深入推进和全面落实,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也在具体的抗“疫”实践行动中不断得以显现和强化。不论是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主动参加各个层次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还是积极利用网络技术优势迅速组织筹款捐物,以及进行抗击疫情主题艺术创作活动与有序开展防疫舆论信息宣传引导,都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在重大疫情面前的积极参与和使命担当。事实上作为时代先锋的大学生群体,不论是在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还是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时期,一直以来都不缺乏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根脉。然而随着疫情短时间内迅速扩散的同时,是各种舆论声音在网络空间里的此起彼伏。尽管在疫情阻击战中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表现值得大加称赞,不过透过疫情期间由若干国内外社会事件发酵的网络舆论热点,我们可以发现个别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思维局限和价值取向不当的问题,而这也是抗击疫情语境下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面临的现实难题。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进行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心态持续调查显示,社会大众对于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心态总体上是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4],青年人对政府部门、医护人员等各方面战胜疫情的信心显著提升[5]。事实上,青年大学生乃至于整个社会对于战胜疫情的积极自信,是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一是基于“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6]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多次取得抗击重大自然灾害胜利的历史事实而形成的正向集体记忆,为人们面对疫情整体上能够保持乐观态度提供情感保证。同时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维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抗击疫情的能力以及资源更为强大和雄厚,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心态发展态势积极向好的现实基础。然而,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全国高校的正常计划安排,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求学、考试、毕业以及就业等现实问题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的影响,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出现焦虑情绪。
社会心态的生成离不开认知情绪、价值观念以及实践意愿的共同作用,这也是应对疫情有效引导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主要作用机制。
一个群体社会心态的基本状况,与其社会需求的满足或实现程度有很大关联,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需求,主要侧重于物质生活、学习就业以及舆论信息层面。首先,坚持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与解决学业就业问题两手抓。“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7]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是保证社会秩序以及社会心态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专门针对大学生在求学、考研、毕业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做出妥善部署安排,尽力降低和克服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夯实大学生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社会民生基础。其次,坚持加强权威信息的有效供给和打击各类非法信息传播并重。“社会认知是社会心态的重要指标,而社会认知的依据是信息”[8]。面对各类媒体平台关于疫情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以及不同网络声音的相互叠加,各级政府、高校以及主流媒体积极利用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先进的数据技术手段,努力实现专业化、多层次以及高密度的信息供给。既要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公开的真实性、透明性和及时性,又要根据大学生群体思想特征进行差异化的精准传播,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进而改善社会大众关于疫情的碎片化认知。最后,坚持推进正面宣传和及时回应处理社会关切双管齐下。信息本身包含着一定的认知与情绪,因而在持续选取青年人鲜活的、积极向上的抗“疫”素材,努力凸显和壮大舆论宣传的暖色调与正能量的同时,更要通过建立健全疫情信息沟通表达机制渠道,努力回应网络舆情热点与社会大众的共同关切。广泛报道普通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在抗“疫”前线的生动故事与事迹,譬如通过“90后”“95后”的“逆行”、坚守和担当及其展现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发和增强大学生抗击疫情的斗志与勇气。
社会心态一定意义上既是社会现实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大众价值观念的风向标。重大疫情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价值的引导,是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关键举措。第一,通过理解抗击重大疫情体现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坚定大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部署和推动多层次联动联控防疫措施的有效运行,高度诠释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疫情防控过程中由中国制度创造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以及由此凝结而成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不断夯实大学生抗击疫情的思想定力。第二,通过批判疫情防控过程中各种错误论调,增强大学生抗击疫情的信念。培育积极社会心态不仅要与新冠肺炎疫情病毒做斗争,同时也不能忽视基于疫情而产生的“舆论病毒”的袭扰。要着力肃清附着在疫情上面的诸多意识形态偏见、抹黑言论或虚假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污染,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回应和击破西方少数政客与媒体宣扬的种族歧视论、阴谋论,同时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疫情防控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抗击疫情的价值立场。第三,通过见证和参与全民抗击疫情而结成的民族凝聚力,孕育大学生奋勇搏击的信念。全员参与疫情阻击的人民战役,再一次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拼搏的精神力量,而这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取得胜利的不竭动力。立足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全民抗击疫情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所迸发的磅礴伟力与彰显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感召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利用这一历史契机,教育引导大学生将青春梦想融入抗击疫情斗争以及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奋斗之中,从而为大学生的奋斗道路指明前行的方向。
社会心态既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又会对其产生反作用,健康的社会心态一般总是同积极的行为意愿和社会实践参与相联系。因而根据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探索形式多样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是疏导和培育社会心态的重要环节。一是要有序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突出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人们的物理空间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绝大多数大学生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了解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网络信息,从根本上来看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不利于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在充分保障大学生自身安全不受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社区或学校等途径有组织地参与社会基层防疫工作,亲身经历的疫情防控实践不仅有助于大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疫情阻击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也能够深切感受社会大众共克时艰的“硬核”精神力量以及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媒介手段灵活参与疫情防控,发挥网络社群应对疫情的组织动员和情感联动功能。作为大学生社交实践的主要形式,网络“圈群化”交往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大学生社会心态生成蔓延的重要作用机制。不少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网络社群进行疫情防控舆论宣传、物资筹备和数据信息分析以及家教辅导等实践活动,既能够快速高效地为疫情防控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在参与疫情防控的身体力行中不断实现社会认知和情感价值的理性塑造,有助于推动积极社会心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形成和传递,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群体抗击疫情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