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对策

2020-02-25 12:47:43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选举权听证会公共政策

(湘潭大学 湖南 湘潭 411105)

在一个民主社会,公共政策要获得正当性并为公众所认同和接受必须考虑其“公共性”,公共性意味着政策的制定在价值取向上不能与公众相差太远。公众参与为“公共性”的获得提供了途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在给公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造成公民之间的利益差距,公民在争取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了解和参与。公众的参与将公众价值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导向,增强了政策在执行阶段的可接受性。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存在各种问题,其中政府的问题有:公民参与制度存在缺陷、公民参与方式比较缺乏、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低;公民自身的问题有:普遍缺乏参与公共政策的能力、参与的意识还不够强等。直视问题,才能提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民主性。

一、完善法律,保障公民参与的权利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权利被我国宪法所保护,实际上,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最有效武器。但现阶段我国在法律上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但是存在着较为笼统、不具体的缺陷。所以我们应该要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法律法规,可以系统的保护公民的参与权。我们可以在法律的三个方面作出调整。第一,我们应该为保护公民参与而制定专业的法律,并且该项法律应该尽可能的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第二,我们要出台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程序法。这个程序法应该细化到公民参与的各个环节,各个参与步骤,尤其是结果,必须公开,这样才能增加公民的参与。第三,我们要设立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相关法律,因为政府的信息公开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只有政府信息足够公开,公民与政府之间才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出现公民只是名义上参与的情况。我国目前政府信息的公开普遍存在过于模糊化和概念化而导致公民无法真正有效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之中。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我们才能真正的从法律的角度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二、完善公民参与渠道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渠道虽然比较多,如比较常见的选举制度、听证制度和信访制度,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络参与,这些途径都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但它们也都有优缺点。所以,我们应该在对原有的途径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再增设新的公民参与的新途径。

第一,选举制度的完善。在美国,经常能够看到公民投票选举国家总统的现象。实际上,在我国,同样如此,国家领导人是由人大代表代表我们选出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最为基本的权利。但我国的选举大多是小范围的选举,多是在选择代表的时候拥有选举权,而不具有公共政策参与制定的选举权。在公共政策上拥有选举权的多是被选择出来的代表,而事实上选择出来的代表政府官员的比例占比很高,超过总数的一半,所以,我国的公民拥有的参与公共决策制定中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范围应该得到扩大,包括所用公民能涉及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其次,听证制度的完善。听证制度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项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听证会所涉及的问题通常与公民利益直接相关,公民通过听证会参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这可以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也有利于维护公民自身利益,更有利于我们国家政治参与氛围的形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听证会存在着参与者缺乏代表性,听证会召开具有随意性和临时性,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听证会的质量,会造成公民无法有效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所以我们必须要规范听证制度。此外,听证会是有程序的,我们一定要做到听证前、中、后程序的规范。第三,信访制度的完善。信访制度是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又一项重要途径。信访制度是直接反映我国公民诉求的一种制度,是我国政府和公民联系和沟通的重要桥梁,但是,我国事实上存在着政府强行截访、侵害公民权利的扭曲现象。这会严重影响公民的利益,也会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所以,我们必须要完善和规范我们的信访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我们的选举制度、听证制度还是信访制度,我们都应该做到采取公民的意见,不能只流于形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通过一些新途径使得公民能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如公民意见网络发表和投票、公民意见调查等新形式。这些新的途径主要是针对年轻人,年轻人可以在忙碌之余通过在网上进行投票、参与网络意见调查的形式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

三、宣传公民参与政策,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

想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需要政府作出很多的努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公民自身应提高对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公民参与的引导力度。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首先,政府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认识到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的重大作用,不应对公民参与仍然持怀疑的态度,应从内心深处欢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其次,政府要加大公民参与制度的宣扬力度,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公民参与思想,让公民认识到自己不可或缺。最后,公民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提高自己对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应该对政策表现出一种麻木的、无所谓的态度。应该主动了解我国的政策,认真的学习,充分的行使自己参与、建议、监督的权利,不浪费国家赋予我们的职责和权利,对这个国家和社会要时刻保持一份责任感。

四、培育公民政治参与文化

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是民主社会的必然要求。而这种文化的培养,需要政府从社会这个大方面着手,使用网络等手段,慢慢的让参与文化渗透到各个阶层,让每个公民都感受到参与文化的好处和魅力。欲培育公民政治参与的文化,首先,政府自身要摆脱我国长久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当今是民主社会,早已不是封建主义社会,时代已经不同,观念自然也要随之改变。有些官员不应坚持陈旧的观点,应相信公民参与对社会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其次,学校应该通过开设政治参与课程,主动承担起政治参与氛围的培育。学校是公民年轻时呆的最多的地方,对公民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公民参与的教育和传播从小就在学校进行,对公民参与文化的培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应该多开设政治课程及其相关的活动,让公民从小就接触政治参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锻炼他们的参与能力,让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被人们所习惯。最后,新闻媒介应发挥其宣传作用来培育公民政治参与的氛围。对那些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公民,进行大肆的宣扬和表彰,让社会形成一种以参与政策制定为美的风气,带动其他比较麻木的公民,让他们也积极参与进来,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选举权听证会公共政策
在拒绝让出座位前,罗莎·帕克斯就已是一名长期争取选举权的活动人士 精读
英语文摘(2021年5期)2021-07-22 08:46:08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新闻传播(2018年10期)2018-08-16 02:09:58
法院不予受理选举纠纷案件产生原因及解决途径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20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痕迹化管理”确保62万选民选举权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6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4
充分尊重民意,就是成功的听证会
浙江人大(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醒世图
杂文选刊(2012年8期)2012-05-14 13:38:02
被践踏的民意
源流(2012年3期)2012-04-29 14: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