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陶然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浙江宁波315010)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总书记还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包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而贯彻落实“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就是要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探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有机结合,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生态共同体。
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这个生态共同体中,“思政课程”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主讲堂,但立德树人涉及到人才培养中的细枝末节,而“思政课程”,总有不能涉及的学科和知识边界,这就影响了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作用的发挥,这时就需要“课程思政”发挥全方位的辅助和有机补充功能,借助其他专业课、选修课等合力形成一个“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程生态共同体,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不管是“思政课程”,或是“课程思政”,两者的育人目标是同向的。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就要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品德修养,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做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做一个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新时代青年;树立法治意识,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先锋。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关注点,这需要各课程的协同培养,思政课、专业课、选修课,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生态共同体。[2]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使高校思政教育更加虚实结合、棱角分明、情义兼顾、滋味皆有,这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获得感的提升,还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需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形成教育生态共同体,由内及外,既发挥主渠道的引领作用,又提升其他专业课、选修课的辅助和有机补充功能。
新时代,大学生会直面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和观点,接收到各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同时,00后的大学生有新生代的性格特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外在的影响,就业压力大,功利主义思想突出,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坚定的毅力。如果只靠“思政课程”单肩挑,很难取得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在如此多元化的新时代时空环境下,立德树人,任重道远,需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形成教育生态共同体,全面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友好共生关系,发挥协同育人的功效。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人的本质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更需要全面的发展,包含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总和能力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发展,而这些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养料的供给。“思政课程”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养料,但是还需要“课程思政”来提供其他不同元素的养分,并在校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家长、同伴、其他社会成员的协同培育下,形成一个协同培育的生态共同体,全面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
复旦大学的思政课已经建设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包含三门思政示范课、两门中国系列课程、十三门综合素养课、二十八门课程思政的专业课,各类课程之间互相融合、有机补充,共同发挥着立德树人的功效。
在复旦大学的思政课程体系中,思想理论课发挥着引领作用,位于体系的核心地位,中国系列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共同形成了多维互补的课程思政第二梯队,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渗透到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各个课堂之中,教师团队通过教学改革,产生了一批焕然一新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让学子们如饥似渴,凸显出新时代青年一代的底色——“红”。
上海大学开设了一门“大国方略”思政特色课程,该课程有实力团队助阵,将校内外教学资源有机联系起来,与顾晓英工作室协同教学,运用“项链”模式进行串联教学。每个教学模块安排两个以上专业老师授课,优选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更加新颖,也开创了课程思政的创新模式。
《大国方略》等系列课程在上海大学目前已推出了“大国方略”“创新中国”“创业人生”“时代音画”等四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品牌课程。此类课程在学生中间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课堂上通过师生的思想碰撞,生发出新的思想的火花,使思政课堂更加有滋有味。[4]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掘课程育人功能,把“盐”融进“课程思政”建设,让专业课变得“有温度”、思政课变得“有滋味”、第二课堂变得“有意义”。学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一些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巧妙地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法治素养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程的育人作用。
该校主要从思政元素的提炼、知识传授和育人的融合以及言传身教三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批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如“互联网金融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从“蚂蚁花呗”恶意套现看消费金融诚信;“外贸物流单证制作”的“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单元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培养耐心、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成本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突出法治教育、坚守会计底线;“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传承文学经典、坚定文化自信;“管理学基础”的“管理主体—管理者”单元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缅怀革命先烈、做合格接班人;“仓储服务与运作”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论仓管员的自我修养……学校从申报的110个思政案例中推荐出70个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汇编成册,以期让更多的老师在“课程思政”的道路上,努力探索教学改革、执着践行育人初心。
1.思政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评价方式多元改进
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首先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评价方式等进行多方面的改进,可以根据每个学校的学情,重点凝练出符合学生思想实际需求的教学主题,并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和困惑,把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理论通过生活实践得以检验。
如上海教委组织的“超级大课堂”就值得学习和思考。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学生生活中的人生困惑,而这些问题都事先进行有选择性地搜集,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自主搜集问题,形成最具代表性的困惑,最终通过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在专业的一线教师的指引下得以解惑。“超级大课堂”通过教师团队协作教学,努力打造成全市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开示范课。[5]这样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解决的是学生内心的困惑,关注度和抬头率自然高。
新时代,思政课的教学评价也应符合时代特征,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评价考核,使学生能时时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并更显客观公平。如智慧树平台上复旦大学联合几所高校共同组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000C,通过网络视频课、直播互动课、校内研讨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并通过线上模块评价汇成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样的评价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掌控自己的学习成绩,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平时学习、线上作业、期末考试、发言讨论等学习模块。
2.专业课教学改革:通过多种途径融入职业素养、价值观教育
专业课在所有课程中具有核心地位,学生的重视度和认可度都较高,如能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实效性,也可以改变学生重专业轻思政现象。在文科类的专业课程中,可以融入时事政治,如当下国家治国理政的方略、国家领导人在世界上的发声;理工科类的专业课程,可以根据每个行业的职业特征融入职业道德和情怀等教学内容。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有一门特色专业课“人体解剖学”,专业课老师讲授完专业知识后,开展了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与遗体捐献者家属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感受捐献者的奉献情怀,能让学生产生源自内心的共鸣。这一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收获较好的获得感。
3.选修课程教学改革:根据课程特色巧妙融入理想信念、道德素养教育
在选修课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各自课程中的鲜活的思政素材,在课堂上运用浸润式教学法,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比如:理工科类课程可以围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来渗入价值观教育;文科类课程可以开展与思政课内容相关的专题研讨和展示活动,艺术类课程可以举办以实现中国梦我的梦、青春与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的专题汇报演出或现场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积极探索选修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新方法,使课程思政更好地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保驾护航。[5]
在生态共同体的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产生不仅仅只是校内的教育问题,更是家庭、社会多个层面的问题,是在多方面影响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找寻高校、家庭、社会的联动共振,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1.畅通家校沟通途径,构建家校教育生态共同体
在思政生态共同体中,家校联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高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相比于中小学而言,重视度和联系度相差甚远。一方面,高校应该为家长提供多种渠道的联系方式,欢迎家长参与到教育生态共同体中。如新学期的开学典礼,趁家长陪同学生报到之际,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定期开家长学校讲座或免费课程,高校与家长面对面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关乎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心理、职业等方面的话题,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获取学生的实际问题,协助他们一起解决人生困惑。
另外,大学生家长应转变观念,通过多种途径及时获取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及问题。很多大学生家长在孩子入学后,会因为异地等因素,忽视与学校及老师的沟通联系,往往无法及时关注孩子面临的成长问题,也会形成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就大学生家长而言,应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邀请活动,如校园开放日、家长会、家长课堂,不定期与班主任、辅导员联系交流,关注学校、班级的公众号、微信群,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及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进行反馈沟通,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在成长路上少走弯路,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促进家社资源的整合,建立家社教育生态共同体
社会是架构家庭与孩子之间的重要桥梁。在新时代,社会可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家社教育的生态共同体。[6]在城市,应积极发挥社区的教育服务功能。社区是联系社会与家庭之间的重要纽带。社区可创建公共教育服务平台或App,向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学、心理学、亲子关系等学习资源,也可不定期安排教育界、心理学界专家进社区,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辅导,以期更有效地帮助家长与孩子一起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困惑。
在农村,特别是网络资讯不发达地区,政府应大力普及家庭助手计划,通过政府或慈善组织把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招募起来,按需分派到贫困地区,帮助农村家庭解决孩子成长及教育上的实际问题。在网络资讯发达的农村,政府可以引进高质量的教育学、心理学、亲子关系等视频资源,为村民们提供免费的学习渠道,也可招募专业的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的辅导。特别是农村留守家庭,面对孩子成长路上的种种问题,政府更需要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帮助,安排专业人员辅助留守长辈做好教育和陪伴。
3.增进校社力量的融合,建立校社教育生态共同体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各种冲击,能否抵挡住错误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这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好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拓展阵地,利用各种本地社会资源,把学生带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如:高校可以加强与各地区的社科联、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联系,发挥社会资源的宣传作用,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讲座、宣讲、现场教学等活动,把优秀的教师资源输入到社会中,既可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也可让更多社会上的群体来获取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讯息。
另外,高校也要积极鼓励大学生主动融入社会,到社会大实践中去锻炼自我,努力做一个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好青年。这也是一种增进高校和社会教育力量融合的途径,需要建立良好的校社教育生态共同体。高校搭建学生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桥梁,把学生从学校带入社会,带领学生去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在社会实践中检验真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为最终步入社会建立基础。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对课程目标和教育体系做出了有序的规划。[7]
1.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
要形成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教育体系,必须慎重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人把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美好情感融入人生的每一个不同阶段,并随着年龄和心智的成熟慢慢得以提升。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重在爱国主义启蒙情感的培植,教育孩子们认识家庭、集体、社会、祖国,点燃他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初中阶段,构建思想基底,根植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素养;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大学阶段,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的先锋。
2.构建幼、小、初、高、大学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设置合理的思政教育课程。如幼儿阶段,可以借助地方文化并结合绘本开设爱心树之类的特色课程,引导孩子爱家、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慢慢融入价值观教育;小学、初中阶段统一开设《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大专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本科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8]
3.制定不同年龄段的思政教育内容体系
教育者首先应遵循受教育者的人生成长规律,在不同年龄段设置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螺旋上升地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教育者也要研究受教育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能力,并根据这个能力特征创新教育方法,如幼儿阶段可以开展沉浸式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合作式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实践式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